用微创技术攻克“肝胆禁区”难题 ——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主任龚建平
龚建平(左)为患者诊治。受访者供图
用一项名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预防及治疗”技术,让胆管损伤发生率从0.5%下降到0.04%,大幅降低患者胆管损伤风险,这项实用、易推广的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市基层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
推广这项医疗技术的牵头人,正是被授予我区首批科学研究类的“渝中英才”之一、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主任龚建平。
学习与实践贯穿医学生涯
1979年,龚建平考入四川泸州医学院,开始了4年的求学生涯。毕业后,龚建平顺利进入四川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随着在工作中对普外科认识的深入,龚建平逐渐将专业方向瞄准了被医学界称为“禁区”的肝胆外科专业。
为了进一步深入学习肝胆领域的专业知识,1986年,龚建平第一次报考了第三军医大学胆道外科专业的研究生。遗憾的是,由于用错备考资料,龚建平第一次考试就落榜了。
“还要再考一次!”龚建平说,这样的失败没有浇灭他对继续深造的热情,反而激起更强的斗志。来年再战,龚建平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第三军医大学肝胆外科专业的一名硕士研究生。
“其实研究生阶段能学到的知识不多,仅是科研方法而已,但是千万不要小看这点东西,如果能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便可以受用终生。”硕士毕业后,龚建平被分到西南医院肝胆外科从事临床工作,期间,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专业知识让他成为了一名“手术匠人”,帮助了许多患者。
“对于医学生而言,医学就是不断学习与实践的过程,只有不断思考、创新,才能让自己在这个专业领域走得更远。”龚建平说。于是,1996年,他又继续攻读了第三军医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进一步充实自己的医学专业知识。
研究微创技术这个“小把戏”
上世纪90年代,“微创外科技术”的概念刚进入中国医学界。当时,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计划选派1名年轻医生到云南曲靖学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将这一新技术引入重庆。许多同行甚至部分赫赫有名的专家都不看好这个在腹壁上打洞的“小把戏”,认为这是“小菜一碟”。
龚建平了解到这一消息后,主动提出前往学习。学成回来后,他不仅率先在重庆地区运用了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还创造了连续操作万余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无一例胆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的纪录。在此基础上,龚建平还和同事一起开展了腹腔镜结、直肠手术,腹腔镜肾囊肿手术等多项新的微创外科技术,获得了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做好一台手术,可以解除一位患者的痛苦;但得出一个实验结论、完成一项科研课题、改良一种手术技巧,或许可以改变一批医生的观点,给数以万计的病人带来福音。”龚建平说。在肝胆外科领域,最大的难题是如何让外科手术能够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把对人体的损害减到最小。因此,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工作后,龚建平和同事开始在工作之余不断完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相关理论研究,最终形成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预防及治疗”项目。这项技术不仅大幅降低了患者胆管损伤风险,还让手术中的胆管损伤发生率从0.5%下降到0.04%。
今年,在我市向基层医院推广100项卫生适宜技术的名单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预防及治疗”项目成功入选,推广到了许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生的手中。
努力为患者减轻痛苦
“水,水,我想喝水……”2004年2月13日中午,众人的目光聚焦在患者刘丽(化名)喃喃蠕动的嘴唇上。13小时前,刘丽还在受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肝功能失代偿问题折磨,且已有10余年时间。由于每次疾病发作时都疼痛不已,刘丽在无奈之下找到龚建平,希望进行肝移植手术。
当时,肝移植是移植手术中最复杂的项目之一,研究资料相对匮乏,大多情况下全靠手术医生的经验。为此,龚建平与重医大附二院的肝移植攻关小组反复研究手术方案,最终为刘丽成功换“肝”,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当看到患者家属眼角那激动的泪花时,我们无数个日夜的艰辛付出都是值得的。”龚建平说。
如今,50多岁的龚建平仍然在手术台上主刀,完成了多项肝胆外科高难度手术。“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医生,要时刻想着为患者服务。”龚建平说。
龚建平先后获得了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肝胆外科)领衔专家、首批重庆市医学(肝胆外科专业)领军人才,重庆市第五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殊荣,主持或参加的研究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在微创外科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