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三维共建打造智慧教育新生态
近年来,重庆市渝中区采取行政主导、项目化管理、资源共享等举措,全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构建起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智慧教育新生态。
一是行政主导,顶层设计,铸牢智慧教育根基。渝中区教委成立 “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教育信息化应用指导工作组、教育信息化装备建设指导工作组,采取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导进行推动,在顶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化管理、专家资源引进等方面,统筹推进全区智慧教育建设。切实将智慧校园建设纳入“渝中区教育信息化管理与应用专项督导”评分指标体系,对智慧教育进行全面评估。
二是项目运作,精准投入,推动智慧校园落地。选取试点学校,申报项目,立项评审,试点运行,效果评估后,再大规模推广。2018年全区规划投入2500万元资金开展智慧校园项目运用试点建设,截止目前,渝中区11所校园进行 “智慧校园创建计划”申报。重庆二十九中学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协同教学共同体,创建慧学工作坊和创客教育联盟。复旦中学建成西南地区首家“大数据精准化教研中心”。巴蜀小学推进“学科 技术”变革,打磨神算手、拼音识字训练营、好词佳句天天见、思维训练、英语三级跳等课程3000多节。求精中学探索“基于未来教育的云课堂”教学,搭建 “网络教育平台和课堂教学平台”的双平台体系。人民小学积极研发基于大数据模型下的教学应用、评价、检测系统。
三是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彰显智慧校园价值。依托渝中教育网,先后建立了学科资源、教案中心、课件中心、媒体素材、教育论文、微课资源、微课软件等资源库,免费向师生开放使用。巴蜀中学通过“互联网 STS复合模式”,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用于帮扶教育薄弱地区的学生、教师和学校。重庆二十九中学开展的“千校共建教育云”项目,实现异地联合同步上课、教师远程直播课程、实景课堂等教学手段与方式变革。巴蜀小学通过“优卡学堂”向外辐射,目前注册使用学生超过18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