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杂技团缘何闪耀世界舞台?
人民网重庆9月14日电(刘政宁 黄军 卢圆媛)今年7月,重庆杂技团的魔术节目《伞丛扇影》包揽IBM世界魔术大赛三项大奖;9月初,原创杂技节目《星空下的女孩――舞流星》又拿下俄罗斯“尼库林国际马戏比赛大奖”,获得直通国际杂技最高水平赛场――摩纳哥蒙特卡洛“新一代”国际马戏比赛决赛入场券。
3个月内连获两项国际大奖,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在重庆杂技团“掌门人”陈涛眼里,有幸运的眷顾,更是演员们全身心投入训练的必然。9月13日,重庆市杂技艺术家协会主席、重庆杂技艺术团团长陈涛接受了记者专访,解析获得大奖的“密码”。
重庆杂技团团长陈涛正在指导演员进行排练。 邹乐 摄
谈杂技:练好基本功才有真功夫
在渝中区观音岩车站不远处,一栋不起眼的普通老式楼房,就是重庆杂技团的排演厅。没有电梯,道具都是从窄窄的楼梯搬上搬下,但也是在这里,他们练出了一个又一个全国金奖、国际大奖;从重庆的排练厅,走到国际舞台……
13日下午,排练厅里,演员们正在紧张地练习着。几位演员正在练习车技,陈涛走过去叮嘱他们:“你这个底座很稳啊,尖翻的时候还有点冲,控制一下……”
重庆杂技团,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创团以来,就在全国赫赫有名,至今依然保持全国前五的水平。“现在对我们而言,不仅动作要有难度,而且在编排、音乐、服装等各方面都要一气呵成,要给大家带去赏心悦目的感觉。”这是陈涛现在对演员们的要求。
8岁开始练杂技,陈涛获奖无数,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我也是从杂技演员一路练过来的,知道杂技这个东西是没有假的,练好基本功才有真功夫。”
陈涛接受人民网专访。 邹乐 摄
谈传承:创新“舞流星”和魔术两大招牌
在杂技圈内,一提到“舞流星”,业内人士第一反应,就会想起重庆杂技团。重庆杂技团的这一技艺,自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名声在外,随着1994年陈涛这一批演员的成长,在全国、世界上拿下金奖,几乎成了这个项目的“金奖专业户”。
“传承”二字被陈涛反复提及,能够感受到他对“舞流星”的珍爱。“一个节目要作为传统保留节目延续下去很不容易,更别说延续几年、几十年。传承非常有难度,演员都是女生,对身体素质、技术素养、协调等都有非常高的要求,我们要坚持下去,因为这是一种传承。”陈涛坦言,这个过程中也少不了竞争,“我们最早是佼佼者,但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也有很多模仿和创新。因此,我们不仅要战胜自己,也要战胜他们。所以我们一直在用最高端的技术和艺术来包装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传承下去。”
重庆杂技团的魔术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在国内也是相当有名气。在陈涛的信念里,“要么就不做,要做就要做得最好。这一路走过来也是充满艰辛,大家看到的是舞台上的成功,看不到的是每天的训练,魔术演员练习的时间比杂技训练还要长,吃饭睡觉手都在动,都在训练。”
重庆杂技团的演员正在排练新的杂技节目。 邹乐 摄
谈未来:让世界看到重庆的原创杂技
如今,重庆杂技团在国际舞台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1981年他们曾第一次代表中国参加蒙特卡洛国际杂技节,明年他们又将进入这一有着国际杂技“奥斯卡”之称的决赛赛场。“蒙特卡洛的国际杂技比赛,是最权威的赛场,是全世界杂技人最向往的赛场。哪怕是能在那里有一个亮相,在全世界也都是会轰动的,因为那会是他艺术生涯的一个高峰。”陈涛说。
不仅有比赛,重庆杂技团在海外演出也很成功。有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重庆杂技团已经完成80多次出国访问及商业性演出,足迹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座城市,观众达1000余万人次。他们创排的《花木兰》《红舞鞋》在英、法、美、日等20多个国家近100座城市演出3452余场,观众达300多万人次,创造了国内剧目国外商演场次最多、观众人次最多的纪录。
让民族的成为世界的,是陈涛一直在探寻的道路。随着重庆国际马戏城的启用,他们也在规划新的方向。在陈涛看来,杂技团在守住自己的传统保留节目以外,还要寻求创新和发展。“希望今后在重庆国际马戏城公演,吸引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观众,让他们欣赏到重庆原创、叫得响的杂技艺术。我们还要不断创新,把重庆杂技带到更大的国际舞台,真真正正进入主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