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母城渝中之渝中非遗 | 巴渝木偶 儿时最经典的“动画片”

微渝中2018-10-10 17:06

我们的童年

没有手机

没有电脑

但我们有木偶戏

在它的陪伴下

我们的童年

充满了无数单纯的小快乐

巴渝木偶扎根于巴渝地区

其表演形式 表演内容

木偶形象 表演技能

无一不体现巴渝地区的民俗习性

有着浓郁的巴人特色

当年

能够看一场木偶剧社的演出

绝对是最洋气的事情

一票难求的情形时有发生

暗藏玄机的木偶人

泥巴塑型、石膏翻模子、砂纸打磨、报纸糊面制作木偶雏形、安装机关、制作特技、上色……

从面部表情到机关设计,反复推敲每处细节后,一个栩栩如生的木偶人便成型了,其中隐藏的重重机关,能让笨拙的木偶行云流水般地, 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的真人动作,眉毛、眼珠、嘴巴、身体会根据剧情的发展而变动。

因此,巴渝木偶表演艺人除了要有声腔、舞台表现等基本功外,制作木偶也是必须的。

从市井街巷的表演到非遗

巴渝木偶,因木杖来操纵动作,表演者一手掌握两根操纵杆进行表演,所以亦有“杖头傀儡”之称,是长期传承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是巴渝文化遗产。

唐宋时期,巴渝木偶已经有了艺人操纵的歌舞戏演出,明清时期,巴渝木偶戏已很流行,并逐渐形成了巴渝的地方特色。

1935年,遂宁木偶艺人罗青云带领永胜乐班来到重庆,在两江沿岸码头及市井街巷表演,此后永胜乐班又组成多个乡班,走遍西南各省,将庙会、茶馆等作为演出场地,为婚、丧、嫁、娶、寿诞等进行专场演出,逐渐形成具有巴渝民间文化特色的戏剧。

木偶戏多以传统川剧剧目为改编对象,因此,总在锣鼓声和唱腔声的交杂中热闹开场。

罗青云巴渝木偶艺术炉火纯青,其戏曲人物造型生动潇洒,都褶子、甩水秀、玩折扇、里飘带等动作都别具一格,表演的木偶穿衣、脱衣、戴帽、脱帽等绝技也令人叫绝。

1953年,永胜乐班被纳入国家规范化表演,更名为重庆新蜀木偶剧社,从此固定在大众游艺园(今解放碑世贸中心迪康百货位置)演出,成为重庆地方戏剧艺术的一个代表性品牌。

木偶社的成立吸纳了一大批木偶表演名家,推出了包括《白蛇传》、《过巴州》、《三打白骨精》等经典剧目,《三打白骨精》更是缔造川东木偶界的辉煌。

巴渝木偶凝聚了本地区人民群众传统智慧的艺术结晶,是长期传承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且一直没有中断,在群众中具有广泛影响。尤其受到少年儿童的欢迎,具有较高的传承保护价值。

2008年,渝中区文化主管部门将其纳入渝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列入市级“非遗”名录,加以保护。

本文由【微渝中】编辑发布

部分图文资料来源于文化渝中

责 编:田一柯

编 辑:吕松泽

责编综合新闻编辑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