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教育”,可能会毁了孩子一生
1
前两天,一条15岁男孩被收手机跳江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
新闻标题引人深思,但是事实却没这么简单。
下面是跳江少年父亲的自述:
看到这里,小团团顿觉背后一凉。原来害孩子跳江的原因并不是收手机,而是母亲早、中、晚各一次的责骂以及父亲的“不重视”!
图二更是让人震惊。这是多冷漠的父亲啊,儿子告诉你他要去跳江,你却回他“你去跳嘛”?
为了手机去跳江的确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理喻的,但是在看完整篇报道之后,我却突然有些同情这个孩子。
他所说的“不想活了”并不是因为没有手机,而是因为父母对他的“教育方式”让他难以接受。
父母的打骂是教育方式的一种,有时行之有效,因而次次如此。
但是孩子的自尊心却在一次次被打骂中,渐渐磨灭。认为父母是权威,而自己无法反驳的心情,最终会让孩子成为一个失去希望的人。
2
同样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
10月12日,由于父亲大声责骂自己,要求自己完成作业去上学,孩子冲到厨房去拿了一把菜刀与他僵持。民警赶到的时候,父子俩还在争吵。
10月14日,一名11岁的小学生离家出走,原因是自己作为一个“好学生”,却因为一个小的错误被父母骂了,感到自尊心受挫,于是出走。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有些理由甚至让人啼笑皆非。
我们眼中的“小事”,什么时候起,成了孩子眼中“关乎生死”的大事?
家长们经常留言询问:
“现在的孩子承受能力怎么这么差?”
“不就是骂他两句,还不乐意,谁没被父母说过?”
“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么极端?一言不合就要寻死?”
孩子叛逆的确是让人头疼,但也不是无法解决,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家长身上。
当家长的,不能总是打骂孩子,久而久之会像前文提到的那样,造成严重后果。
3
有的家长会问,不能打骂,那难道就看着孩子走向极端,无所作为吗?
当然不是。
有人曾说教育叛逆的孩子,要“重疏导轻管教”,引导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放弃了火上浇油的“打骂”方式,家长们不妨试试这样引导:
第一
保护孩子,灌输危险意识,告诉他生命宝贵
孩子在叛逆的时候容易“冲动”。乔治.M.卡帕卡说:易冲动的孩子需要不断在不同后果中锤炼,最终才能学会控制情绪。
孩子的“冲动”有时后果很严重,根本来不及让父母放手去锤炼。
这种情况下,家长首先要告诉孩子什么是生死,告诉他一个人死了,就再也不能玩游戏、再也不能交朋友、再也看不到爸爸妈妈了。
让孩子对生命产生敬畏,不敢轻易尝试死亡。
另外家长也需要给有这种心理趋向的孩子更多的关注,一旦感觉孩子不对,就要及时询问,或者请心理医生。
切忌用粗暴的方式沟通,这样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最后酿成悲剧。
第二
尊重孩子自尊心,不可强硬打压
大多数孩子的自尊心跟心理承受能力成反比,自尊心越强,心理承受能力越弱,也就越容易做出极端的事。
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父母需要做到三点:教他正视失败、与他平等交流、努力避免打骂呵斥。
失败并不可怕,正如俞敏洪所说,心理承受能力就是在千百次揉捏后造就的面团,再怎么抻长也不会散开了。
父母要做到就事论事,千万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比如“这种事都办不好,你怎么这么没用!”你的一句话可能影响孩子对自己的认同感,从而事事落空。
教会孩子正视失败,从中吸取教训,越战越勇,才能提升心理承受能力。
另外,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也要注意方法,尽量平等交流,像哥们一样倾听。这种平等环境下,孩子更容易接受你的建议,而且也不会产生逆反情绪。
维护孩子自尊心,不要随便强硬打压,打骂呵斥,孩子就像弹簧,温柔碰摸没事,一旦被压迫到底就会一下反弹起来,伤害自己也伤害家人。
第三
给孩子必要的关注,用询问代替命令
叛逆的孩子常有的心理状态就是:渴望获得关注,以及独立意识的崛起。
很多孩子为了获得家长的关注,会做出一些过分的事情,比如大声尖叫,拿东西砸你等。
这种时候你需要给他足够的关注和关心,他才会心满意得的走开。
比如“尖叫会喊破嗓子,慢慢说,告诉妈妈怎么了”或者蹲下身双眼平视他,告诉他你在认真听,他可以开始倾诉了。
如果你怒斥他,可能会给孩子留下“妈妈不爱我”、“我存在就是个麻烦”的印象,让孩子心理发展日趋封闭,到最后变成敏感又自卑的孩子。
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把命令换成询问,让他感觉到自己不是在被“驱使”。自己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格,是被人承认和尊重的。
比如要求孩子拿东西,可以说“妈妈有点渴,宝贝愿意把水杯拿过来吗?”
让孩子写作业,可以说:“时候不早了,宝宝是不是要写作业啦?”
让孩子睡觉,可以说:“妈妈有些困了,宝贝要不要也睡呀?”
这种询问语气能够帮助孩子做出自主的判断,形成独立的人格,从而顺利从“叛逆”孩子转化为一个有主见的“乖宝宝”。
第四
定下规矩,要求孩子严格遵守,奖惩分明
乔治.M.卡帕卡在《这样跟孩子定规矩,孩子最不会抵触》中说:
“......世界上并不存在让犟小孩瞬间变成乖小孩的“特效药”——让孩子变得懂事不是梦,但需要你的努力与投入。”
家长可以往这几个方面努力,让孩子从小守规矩:
尽可能用短句定规矩,如“九点上床睡觉”,简单明了,方便理解;
态度坚决,奖惩分明,如“如果八点前不洗澡,每拖一分钟明天就少看一分钟电视”;
在孩子拒绝的时候不要打骂,而是引导,比如给他分析利弊。
你的规矩定下之后必须严格遵守,这样孩子才会意识到,原来不是我撒个娇就能解决的事,那就只能遵守规矩了,而且遵守规矩有时还会有奖励,何乐而不为?
安德鲁S.葛洛夫曾说,愈坏的消息,应该用愈多的气力沟通它。
父母的责骂也许能激励孩子一时,但是久而久之却会对孩子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只有沉下心来沟通,从根源解决问题,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并且最终成为有用之才。
渝中区青年工作联席会议顺利召开
今年“双十一”,淘宝卖家又把买家气哭了!第一个就笑出猪叫!
重庆这些近郊游的好地方,当天就能打来
这座城,因你们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