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专家共话文创产业发展
11月17日,2018首届重庆文创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雾都宾馆举行,来自文创品牌传播、文创产品开发等领域的4位资深专家从自身实践出发,深入探讨了文创品牌策划、产品设计与生产、工艺与美学结合、增强品牌生命力等话题。
张庭庭
台湾苏活创意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
张庭庭在主题为“文以载商——如何打造文创品牌的故事力”的演讲中,表达了她对文创的理解。她认为,真正的文创是用创意将文化与商业进行有机融合,呈现出来的产品要有灵魂的设计和有温度的文字,还要精准传神地把具有共性的情感表达出来。
“文创有四种境界,第一种是借形,就是把看得见的元素运用在产品中,比如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图腾印在衣服上、杯子上,第二种是取意,第三种是传神,第四种是融贯,即古今东西相结合。”张庭庭说。在此基础上,把“商文艺”全面融合,进一步提炼情怀、萃取文化元素、洞察消费,才能达到让品牌具有独特价值的目的。
如何通过文创来帮助传统产业或老店发展?张庭庭分享了台湾大稻埕一家杂货铺的改造故事。大稻埕是台北的一个老城区,也是台北商业的发源地,那里保留了很多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在这些建筑里面有很多老店,比如茶、布、中药店等。随着经济发展,许多老店的生意慢慢凋零,顾客越来越少,其中就有一家叫“富山行”的杂货铺。
“所谓的文创,不一定非要重新设计,我们可以依托原有的东西去重新塑造。”张庭庭说。“富山行”杂货铺里有一种特色产品:用阿里山的甘蔗做成的手工黑糖。于是,张庭庭的团队就聚焦手工黑糖这种当地稀有的产品,通过注册商标、更换包装、宣传故事等方法,打造了一款伴手礼。几个月之后,“富山行”杂货铺的营业额逐步上升,如今已经是原来营业额的5倍之多。不仅如此,“富山行”杂货铺的产品还通过电商平台远销日本,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
彭中
重庆秘境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首席创意官
彭中以“中国旅游文化衍生品的秘境实践”为主题发表演讲,他说,如果文创产品表现出来的内容过于简单,就不具备吸引眼球的筹码。“‘文创者’要从感官、体验和情感出发,挖掘深层内容表达给消费者,形成特色并达成共识,让一个产品从创意到设计、从生产制作到推广销售,衍生出更多的可能。”
“中国大量的景区、旅游区是山水型的,因此,在文创旅游领域,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德国、北欧和日本的先进经验。”彭中说。美国有两个点值得借鉴:一是都市化的旅游产品,比如旧金山、纽约、洛杉矶及重点游客群的城市旅游体系,另一个是国家公园旅游体系。德国的先进经验在于中高端的旅游产品,特别是在高端制造的旅游礼品领域有其独到之处。北欧则是家居产品以及极简风格的传承者,非常值得国内文创人士学习。对于日本,最值得学习借鉴的则是卡通IP类,以及融入传统文化的当代画作品。
谢亚平
四川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副院长
谢亚平以“打开文创的纬度”为主题,阐述了文创产品创意转型升级的历程。她认为,文创市场的机遇已经到来并且前景广阔。
“文化创意产品应该是有情、有趣、可用的、具有品质感的商品。”谢亚平说,文创产品的创意按时间轴来讲,过去属于“图形优化型”,形式大多表现为图案、符号和艺术化转印;现在属于“知识型”,表现为知识视觉化和日常化,能进一步吸引消费者;而在未来,创意应该要靠近“体验型”,更多的是从整合场景空间、参与式创新、线上线下的互动和多元性品类的突破等方面出发,实现文创产品多个维度的展现。
谢亚平认为,所有的认知过程都是一个从信息的整理到输出、再到回忆的过程,因而可以在文创过程中融入服务设计,做出一个有文化体验的空间,从而延长受众的场景体验、挖掘出新的可能性。“以文化创新为核心的场景体验,有可能是下一个趋势。”谢亚平说。
余智磊
重庆云马品牌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
余智磊围绕“品牌塑造提升生命力”主题,以“谭木匠”的创新升级为例,为大家讲述了如何有质量地对品牌进行二次包装和创新。
余智磊认为,文创产品的品牌超越商品和功能,品牌要创造新生命力,应该具备有话题的人物、有故事的产品、还要有国际的窗口,在此基础上,统一产品包装、突出产品个性,品牌才能迸发出意想不到的力量。
以前,很多人都觉得谭木匠有点“老”,跟不上时代,如何改变消费者这种观念?
余智磊认为,传统和工艺是谭木匠的优势,但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要有现代化的思维。为此,他和团队首先为谭木匠设计了新标识,得到了很多年轻消费者认同;其次,针对谭木匠的包装库存量大等问题,对产品和包装重新分配,让一个包装能够根据销售需要产生21种变化,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最后,在产品设计上对谭木匠系列产品进行深度优化,从而开辟出市场新领域。
记者王竣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