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橘海”“花果同树”“千亩梨海”“名人之乡”……改革开放以来,曾经“两山夹一沟”的涂井乡,走上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快车道。
昔日贫瘠小山村变万亩橘海
20年前,凃井乡友谊村还只是一个贫瘠、普通的小山村。2001年9月,友谊村开始规模化种植柑橘。10多年后,这里不仅变成我县柑橘产业发展的样本,还变成远近闻名的旅游景区,村民也因此走上致富路。
“以前大多数人都是种水稻、玉米,除了填饱肚子,几乎所剩无几。”涂井乡友谊村党支部书记周康伟指着眼前的“三峡橘海”回忆。
2001年,涂井乡在友谊村试种柑橘树。之后,村里成立柑橘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柑橘树1600多亩。
2014年,友谊村初建果园进入盛产期。
如今,友谊村的“三峡橘海”定植了德尔塔、奥林达等优质夏橙,引进先进的滴灌技术,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实行划片建园、灌溉施肥、防病治虫、技术培训、销售服务“五统一”管理。村民将土地流转给企业,企业再聘请村民务工,既促进了全村土地流转,也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途径。
近20年的发展,“三峡橘海”从最初的1600多亩扩大到现在的上万亩,目前已投产果园4000亩,年产柑橘5500余吨,产值800余万元,果农户均收入达2.6万元。在其示范引领下,全乡目前已种植柑橘15949亩。
“青坪的茶叶、青脆李,龙林的柠檬,贾古的葛根,涂家的香猪、柑橘、雷竹,万顺的车厘子,沙河的花椒……”谈到全乡的特色山地效益农业,在涂井乡工作20多年的谢文权如数家珍。近20年,涂井乡每个村都因地制宜发展起了特色产业。去年,涂井乡万顺、龙滩等6个村的农户及集体经济收益达4000万元。
近年来,涂井乡稳步推进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大力实施“百花齐放”的产业发展思路,在优先发展柑橘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花椒1700亩、茶叶1000亩、柠檬500亩、葛根200亩、芦笋200亩、车厘子200亩、茶叶300亩等,还建成了600亩高粱高产示范片。
依托各类农业产业的发展,到2017年底,涂井乡已发展民营企业94户、个体工商户217户、微型企业26户、种养大户58户、家庭农场6家,实现了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小工业”转型生态旅游业
“我们乡,盐业和水电曾经发展得还算可以,但都不成规模,解决不了多少用工问题,对环境也有影响。”5年前返乡开农家乐的友谊村村民罗明琼说,“现在发展起柑橘产业就不一样了。不仅环境变好,收入也可观。”
改革开放后,涂井乡逐渐发展起建材、矿产开采等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虽然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凸显。
渐渐地,涂井乡开始在产业发展上改变思路。该乡不断引导农民在兼顾生态环境的条件下,提升经济收入,更好地参与到特色生态产业发展中。
为进一步提高柑橘产业附加值,近年来,涂井乡加快“三峡橘海”提档升级,与石宝镇携手,将“三峡橘海”与石宝寨共同开发、整体打造,将“花果同树”奇观、平湖美景、万亩橘海等有机结合,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起旅游公厕和停车场。全乡实现了柑橘产业、旅游产业同步发展。
而今,将军林园区正在打造乡村旅游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柑橘产业示范基地。友谊村村委会办公室周围以及将军林园区内农房风貌整齐划一,橘红色的墙壁、青色的瓦,与万亩橘海相得益彰、相互交融。
美丽乡村升级版呼之欲出
改革开放以来,涂井乡发展起以涂井老街为代表,集涂井盐井、汉代古墓群、谭家洞、观音洞、涂井老街、巴人石屋、名人故里等历史文化遗址和三峡库区峡谷风景于一体的自然人文风光,以“三峡橘海”、将军林为代表的现代乡村旅游度假景区,以及涂家河休闲垂钓区、巴山梨海、青坪青脆李园、牛头山休闲纳凉区。目前,各景区成熟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各类功能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游客数量不断增加。
涂井乡还力图通过招商引资整合各类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旅游内涵,延长产业链条,真正把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努力打造一批可看、可游、可玩、可住的美丽乡村精品村和美丽宜居示范村,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美丽乡村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更需要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人文内涵之美。改革开放以来,涂井乡孕育出了“做一辈子好事”的全国劳模李淑娥,打工数年还清农民工工资的诚信打工者周泽武,“缺钱不缺德”的“棒棒”郑定祥,他们用亲身经历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忠义、忠诚、忠孝、忠信的故事,丰富了 “三峡橘海”景区乃至涂井乡旅游业的内涵。
去年,到“三峡橘海”休闲观光游客6.5万余人次,游客采摘鲜果100余吨,收入62万余元,农家乐游客食宿收入55万元。全乡旅游收入达380万元。
2017年,涂井乡地区生产总值22400万元,同比增长9.8%,财政收入实现3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1700元。本报记者 牟樱杰 熊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