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谢彬蓉,女,生于1971年10月,忠县新立镇狮子村人。1993年7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学院,同年入伍,在空军内蒙古某部服役20年,转业前系高级工程师,大校军衔。2013年8月,选择自主择业回到重庆。2014年初,谢彬蓉前往海拔3000多米的四川省凉山州义务支教至今。11月10日,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18年“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全国共有20位“最美退役军人”获评,谢彬蓉成为其中之一。
她在内蒙古偏远地区服役20年,2013年自主择业回到重庆。同样是军人的丈夫,于2010年自主择业。国家给自主择业干部优厚的待遇,她家衣食无忧。2014年,她离开舒适温暖的家,前往四川省凉山州的教学点做一名支教志愿者。
“吃苦已成习惯”
谢彬蓉的父亲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她一直崇拜父亲。1993年7月,谢彬蓉大学毕业,因为品学兼优被部队特招参军入伍。
“终于圆了自己的军人梦。”谢彬蓉说,当年拿到入伍通知书的一瞬间,是自己一生最难忘、最幸福的时刻。
良好的家教,为谢彬蓉在部队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报效国家和人民是军人的天职,当兵就必须学会吃苦。”在军营,谢彬蓉时刻铭记父亲的谆谆教诲。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内蒙古天气温差巨大的真实写照。初到部队,各种严格的军事训练对每一名新兵来说都是必须面对的考验,对于一名女兵来说更是一项重大挑战。在冰天雪地的戈壁,在酷热难耐的大漠,在风沙漫天的训练场……不管自然条件如何艰苦,训练科目如何繁苛,谢彬蓉总是咬紧牙关,刻苦训练,最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各项考核。在随后的军旅生涯中,她潜心钻研专业知识,并取得了许多成果。通过自己的努力和部队的培养,谢彬蓉最终成为空军某部大校军衔的高级工程师。
“在部队摸爬滚打了20年,吃苦已成习惯。”谢彬蓉说,正是有了这样的经历,才使她拥有了在面对困难和艰辛时的那一份淡定,才有了在退役后毅然决然选择去大凉山支教的决心。
“又一次选择吃苦”
退役不是结束,而是新征程的开始。
2014年初,谢彬蓉在某网站了解到“四川省凉山州长期需要能吃苦、有爱心、负责任的社会公益人士,前往当地偏远地区从事接力支教志愿者行动”的消息,“我当时就有了支教的打算,因为我读的是师范院校,能派上用场。”
“我将想法告诉丈夫后,他并没有反对,但担心是必不可少的,毕竟支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这意味着又一次选择吃苦。”谢彬蓉说,与家人聚少离多的候鸟生活,支教地点的艰苦环境和生活等,都是必须面对的难题。
“作为军人,我们来自人民、服务人民;作为退役军人,我们既要回归人民,更要回报人民。”没有考虑多长时间,谢彬蓉便下定了决心。
随后,谢彬蓉开始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在网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充电。
“退役后,好不容易有机会留了长发,但为了方便支教,我不得不剪短自己心爱的长发。”2014年2月22日,谢彬蓉鼓足勇气理了齐耳短发,第二天便踏上去往大凉山的行程。
“当过兵的人确实不一样”
2014年2月24日,谢彬蓉到达了她支教的第一所学校——西昌市附近一所民办彝族学校。
那里简陋的教学条件让谢彬蓉始料未及,由于卫生条件较差,没过几天,她的一只眼睛就因重度感染而不得不进行手术治疗。“在当两个星期的‘独眼龙’老师期间,我一边上课,一边建议学校用部队的标准整治环境卫生。十几天过后,学校的卫生情况得以彻底改观,我心里有了小小的成就感。”回忆几年前初到学校的情景,谢彬蓉记忆犹新。
“谢老师,你是当过兵的人,确实不一样啊,现在学校的环境卫生好了,我们都高兴!”附近一位老大娘的话,让谢彬蓉温暖了好久。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谢彬蓉自己捐资1000多元,并四处募资2万多元,帮助学校修建了新教室。
当时,当地的孩子失学率还比较高。“要改变山区贫穷的现状,教育是最重要的。”谢彬蓉积极与学校沟通,与其他老师一起跋山涉水、走村串户做家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让128个没有学籍的孩子全部进入一所公办学校学习,并统一进行了学籍注册登记。
一次监考,谢彬蓉非常揪心,也打消了她的去意。“我原以为,尽心尽力完成一个学期的志愿服务,就可以安心离开了,但那次监考却拴住了我的心。”
在谢彬蓉支教的首个学期期末,她被抽去乡中心校监考。中心校的软硬件相对较好,她认为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应该比村小的学生更好。
“当看到那些学生试卷上大片的空白和几行歪歪扭扭的汉字,有的甚至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出来时,我心如刀割。我不能就这样走,孩子们需要我。”那一刻,谢彬蓉意识到,教育固然需要资金和硬件的支持,但最匮乏的资源是师资力量。她在心里暗暗对自己说:留下来!留下来!我要做彝家孩子们的好老师!
这一留,就是3个学期。
“扎甘洛村再冷也是温暖的”
2015年8月23日,谢彬蓉结束了民办彝族小学的支教服务,来到更加偏远的美姑县瓦古乡扎甘洛村。这是一个海拔3000多米的原生态彝族村寨,教学点只有1个六年级,10个孩子。
扎甘洛村,夏天多雨,冬天多雪,交通闭塞,村民以苦荞和洋芋粑粑为主食,终年难得吃上几回蔬菜。
“刚来学校时,路不通,我坐村支书吉克古克的车上山,看着窗外的悬崖峭壁和崎岖的土路,后背直冒冷汗。”因为害怕在那样的路况下坐车,谢彬蓉曾徒步11个小时下山到场上买生活用品,至今吉克古克还在“笑话”她当时胆怯的样子。
上山的第一天晚上,谢彬蓉冷得浑身打颤,腹股沟抽筋疼痛难忍,她不得不电话求助重庆的医生朋友。
大山里的生活条件很差,电压不稳不说,还经常停电,一停就是数天。当时,学校没有水,生活用水要到村民家背。一到冬天,村民家水管结冰没水时,谢彬蓉就和学生一起到小溪沟里用塑料壶背水,痛痛快快地洗衣服和洗头发就像“打牙祭”,洗澡更是奢望。在山里支教这些年,因为严重缺水,她总是留着短发,很久才洗一次头,也从未真正意义上洗过一次澡。
学校的教学条件同样很差,一间土坯房就是教室,她住的那间土坯房,既是宿舍又是办公室和厨房,夜里还是老鼠的天下。
就是这样的土坯房,也在2016年夏天的一场暴雨中垮塌了。
那天半夜,谢彬蓉起床喝水,因为停电,只能摸黑下床穿鞋,结果一脚踩到了淹过脚踝的水里。她点上蜡烛,发现雨水已倒灌了半间屋子,拖鞋也不知漂到哪里去了。第二天晚上,这间屋子的屋顶,因长时间被水浸泡而塌了下来。所幸当时不到晚上9点,她还在教室辅导学生学习。大家一起手忙脚乱地抢出了教案和试卷,但她的行李箱却被砸坏了。
“这是老天爷要留你在扎甘洛呢。”憨厚的吉克古克跟谢彬蓉开玩笑说。
第二天,乡、村干部和乡亲们为了孩子们和谢彬蓉的安全,及时给房顶换了瓦片。
2017年1月5日,期末考试完,谢彬蓉想烧水把头发洗干净再回家,可是停电几天了哪来的水呢?
“正在我发愁时,吉克古克在家里烧了一桶水提到学校给我,班里的几个孩子从家里抱来木柴生好了火,帮我烤干了头发。这事,让我好难忘,扎甘洛村再冷也是温暖的。”谢彬蓉是扎甘洛村的“女儿”,村民对她呵护有加。今年,村里将最好的房子——村委会办公室腾出来给她住。
“有信任就是无尽的幸福”
整个村子的教育基础较差,除了村支书吉克古克会一点普通话能与谢彬蓉做简单交流外,其他人与她相处时几乎都是大眼瞪小眼。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连一句完整的普通话也讲不出来,有的两位数加减法和乘法口诀也不会。”学校的情况让谢彬蓉感到压力巨大。
班里最聪明又最调皮的一个女孩经常逃学去放羊。有一天,谢彬蓉冒着大雨去山上找她回学校,最后摔得满身污泥也没找到。当天晚上,她带着一个“翻译”去女孩家里做思想工作。
“这孩子如果不读书太可惜了,她是家里的老大,只有她好好上学,才能帮助弟弟妹妹学习,这样一个帮一个,他们将来才会有出息。”谢彬蓉苦口婆心地劝说终于打动了家长。现在,这个女孩读初三了,她的弟弟妹妹也是谢彬蓉的学生,而且学习成绩很优秀。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了解家长,谢彬蓉随时随地跟村里男女老少学彝语。在她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
“谢老师,你要是回去了,我家小布学习就不得行咯!”上学期期末,村委会主任吉克克打想到谢彬蓉要回去了,一个大男人拉着她的手,泣不成声。
“每当感受到村民们对我的信任,我就信心倍增。孩子们需要我,需要学习,也需要爱。”谢彬蓉发现,自己越来越离不开那个地方,离不开那些彝族同胞。
有一次,一名小女孩全身长满红斑,疼得无法走路,谢彬蓉便背着她回家。“在路上,我有意讲一些笑话帮助她减轻疼痛,可后来孩子突然安静下来,她攥紧我的手,轻声喊我‘阿莫(彝语:妈妈)’,顿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谢彬蓉回忆起这段往事,声音哽咽。
孩子们中午不能回家吃饭,大冬天也吃自带的冰凉食品,谢彬蓉就在下山时自费购买了保温饭盒送给孩子们。
课余时间,谢彬蓉经常和孩子们坐在教室旁边的一根大木头上聊天、唱歌、玩耍。孩子们依偎在她身边,聚精会神听她讲大山外面的精彩世界。
爱的暖流在大山里流淌,谢彬蓉一留又是7个学期。到现在,她在大凉山支教已持续10个学期了。
“您下学期还来吗?”
大凉山相对贫困,在支教期间,谢彬蓉发现,经济上的扶贫固然很重要,但智力扶贫更重要。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化素养,有了开放的视野,有了良好的生活方式,才会有改变贫穷面貌的信心,脱贫才有希望。
在日常教学中,谢彬蓉不仅仅教孩子们识字算题,还教他们如何养成文明习惯,她把综合素质教育贯穿在支教工作始终。
在一年级开学后,谢彬蓉没急着给小家伙们教课本知识,而是搞了一个星期的军训。她把洗漱用品发给孩子们,教他们洗脸、洗头、刷牙,训练他们站军姿,然后在镜子前看自己的新模样。她还教孩子们见面问好、临行道别,组织他们走队列、练广播体操等。后来,懂规矩、有礼貌的孩子多了,逃学的孩子少了。
谢彬蓉在网上现学现教,带着孩子们编排了《种太阳》《我是勇敢小兵兵》和彝语《上学歌》等文艺节目,把课文改编成情景剧,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她每年组织的“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夏季亲子运动会、校外游学等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身体,还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现在,当年的“小花猫”们、“鼻涕虫”们变得整洁、懂礼、自信了,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有了大幅提升。
谢彬蓉说,在大凉山支教真的很苦,但她在这里练就了强大的内心。
“有人问我,在山大沟深的大凉山害怕吗?我心里真的害怕,我怕的就是每次放假时,孩子们那依依不舍的目光,家长们十里相送的场景……”
“您下学期还来吗?”村支书吉克古克每次送谢彬蓉下山时都会问。
风和蒲公英的约定
大凉山虽然偏远,但从没有被遗忘。今年2月11日,临近春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凉山深处,走进彝族贫困群众家中,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精准脱贫之策。大凉山的人民欢呼雀跃,大家奔走相告……
“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大凉山,关心当地的扶贫工作,这让我触动很大,也更加坚定了我扎根大凉山支教的决心。”谢彬蓉说,她与当地群众一起学习总书记关于教育、关于脱贫的讲话精神,深深感受到了党中央对彝族同胞的关心、牵挂,感受到了大凉山支教志愿者肩上的责任。
随着国家和当地党委、政府对山区教育事业的关注,精准扶贫力度的加大,谢彬蓉扎根大凉山的信心更足了。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支教这些年,能够坚守下来,并非是我一个人的能力能做到的。”她说。
谢彬蓉的战友、同学和许多爱心朋友,总是在学校物资困难的第一时间提供支持和帮助。当地党组织也非常关心她的支教工作,重庆市相关部门和渝北区军转服务中心每逢“八一”建军节都会对她进行慰问。
“丈夫知道我支教生活艰苦,每个假期回家,他都全力做后勤,买菜、烧饭等都不让我动手。”谢彬蓉说,丈夫也于今年7月,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主动报名到新疆和布克赛尔县支边,为牧民们提供法律援助。远在上海工作的女儿,也经常给她寄一些维生素和麦片。
“大凉山的冬天虽然很冷,但来自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关心让我感受到无限温暖,我要当好播火者,把这份爱和温暖传递到彝族同胞心里,我要在大凉山与彝族同胞们共同相守。”谢彬蓉写下一首诗歌——《风和蒲公英的约定》,与孩子们约定,下个学期,他们还会相见,“我不会走,孩子们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