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清廷中枢行政机构的值日制度:读清代笔记
作者:史遇春
现代人每天上班、下班,如果是个头头,节假日还会安排值班(不过是象征性挂名,实际并不一定去现场坐班。),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反正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无聊的事情了。可是,无聊归无聊,为了糊口,还不得不坚持。
历史的真实,大多在文字的细节中,而不是在浮华的表演或者夸张的描述中。
过往的时代,有它的不是,也有它的优越。至少,我觉得,很多时候,人还保留着一份本真、一份人气,还没有完全异化。
现在的时代,有它的先进,也有它的倒退。至少,我觉得,大多情况,人已经失去了自我,失去了人的内涵,只是在无目的地追逐、只是在随大流地狂奔。
清朝的官员,在大众印象中,似乎多是昏庸的,在大众印象中,似乎多是无所事事的。其真实处境,是什么样子呢?
这里,就讲一讲清廷中枢行政机构的值日奏事制度,可以从这一方面看看清朝官员生活的一部分。
本文出自清人何刚德的笔记《春明梦录》卷下。
清朝中枢行政机构的值日制度,是依八旗制度而定的。
参照八旗的值日制度,借镜扩展到中枢行政机构中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到内务府,到理藩院,都要各自值日一天;如此这般,都察院、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太仆寺、通政使司、宗人府、銮仪卫,即所谓九卿各衙门也必须附从,随之值日。
通常的值日安排如下。
农历某月的初一日,吏部、内阁、翰林院三个衙门值日;为便于书写称呼,这三个衙门会简称为:吏内翰。
到了初二日,则由户部、通政司、詹事府三个衙门值日,同样,这三个衙门会简称为:户通詹。
初三日,则由礼部、宗人府、钦天监值日,简称:礼宗钦。
初四,由兵部、太常寺、太仆寺值日,简称:兵常仆。
初五,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值日,简称:刑都大。
初六,由工部、鸿胪寺值日,简称:工鸿胪。
初七,由内务府、国子监值日,简称:内国子。
初八,由理藩院、銮仪卫、光禄寺值日,简称:理銮光。
这样一轮下来,中枢行政机构的部门与组织基本就全部值日过了。
通常情况下,每一天的值日,都是以两个或者三个衙门为一组,称呼时,无论是两个衙门还是三个衙门,一般都用三个字简称。这样,既便于书写、也便于记忆,而且读起来也容易上口、不至于繁琐。
此外,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那个时候属于新设的部门,而且,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业务关系到国家的外交,一旦有重要事情时,需要随时向内陈奏。正因为这样,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不会按部就班地执行值日制度,可能随时都在值日当班,当然,也就不受值日制度的拘限了。
凡是遇到值日时,中枢行政机构的部门与组织的奏摺都会在当日向内呈递。值日部门与组织的长官,当天还要将绿头牌呈进,以向主政者请安。主政者如果要召见当天值日部门与组织的长官,他就会把呈进的绿头牌留下来。如果绿头牌不留,就是不需要召见。
这是正常的值日当班。
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或者有重大的事件,中枢行政机构的部门与组织虽然不是值日期,也需要加班奏事。这种情况下,呈递奏摺、呈进绿头牌的方法与平时值日当班时一样。
一般情况下,如上文所述,中枢行政机构的部门与组织总共就八班。值日按排班顺序进行,一轮八班结束之后,下一轮八班接着开始,就这样周而复始地执行下去。
值日过程之中,如果遇到节日、庆典以及特别的事情,当天不用值日,那么,这一班就顺推到次日。
值日当班的顺推,也有章法。如果需要推班,会提前有谕旨传出:某一天推班。到了第二天,仍然接着原来的班次递进轮换。
中枢行政机构的部门与组织的普通官员,如果遇到值日当班,有重大要紧的公事文稿需要处理,而且需要引领觐见,那么,他们必须在当天丑时(凌晨1点到3点)与寅时(凌晨3点到5点)之间进入内廷。
清朝的惯例,冬天散班一般不会超过黎明时分;夏天散班,一般不会超过日出时分。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
比如说当政者要去谒陵,值日当班的制度仍然须要继续。
谒陵路途之中,当天事务的处理,一般会改为在辰时(早上7点到9点)进行。
一旦到达陵地处的行宫,马上改回,仍旧和平常一样,在丑正(凌晨2点)时刻呈进绿头牌。
清朝初期,主政者勤政的作风,大大超过了明朝。
孝钦皇太后(慈禧)重出训政之后,引见大臣会推迟到黎明时分,由此可见,她这个侍候已经略微露出了倦勤的意味了。
附文中相关资料:
【八旗】八旗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明神宗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整顿编制,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初置黄、白、红、蓝4色旗,编成四旗。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之制确立。满洲(女真)社会实行八旗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努尔哈赤遂于天命年间始设蒙古旗,至皇太极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编成蒙古八旗。皇太极于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先编一汉军旗,至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完成汉军八旗的编制。合称八旗,统率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至此八旗的制度臻于完善。
入关前,八旗中的正黄、镶黄两旗由汗王直接统领,其它6旗分别由汗王的子侄统领。清世祖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多尔衮死,顺治帝亲政,收多尔衮所辖的正白旗归皇帝统领。
入关以后,宗室王公皆分隶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等五旗,皇子分府全部拨入这五旗。再无入正黄与正白旗的人。如此始有上三旗,下五旗之分。实际上,上三旗与下五旗只是相对于包衣佐领而言的,而与皇族和普通旗人无关。皇室管家内务府三旗的包衣佐领,主要服务于宫廷。下五旗亦设包衣佐领,皆为王府所属,各随其主之旗。
清入关伊始,为加强军事防御,分别令八旗兵在京师与各地驻防,直至18世纪中叶,八旗营区终于系统地分布于全国的军事要地,实行永久性的驻扎。
入关后,清廷即采取了大规模的“圈地”活动,圈占民人的大批良田划归旗人;豁免旗人的税赋与劳役。优惠政策造成了旗人的颓废和寄生性,致使其后代骑射荒废,甚至出现“生计”问题。
八旗制度与清政权相始终,它既是清王朝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使清王朝最终走向衰败没落之路。
【内阁】清代沿置,天聪年间,设内三院;顺治年间改称内阁。以大学士分兼殿、阁之衔。乾隆年间,规定三殿、三阁大学士之制。但因实权掌握在满洲贵族手中,内阁职权低落,参预重要政务的人多由皇帝指定,不一定是内阁成员。军机处成立后,实权集中到军机处,内阁徒有虚名,仅成为传达皇帝谕旨、公布文告的机关。但名义上仍为清代最高级之官署。
【绿头牌】清制,凡进见皇帝者,皆用粉牌书写姓名、履历。牌头饰绿色者称绿头牌。
清代昭梿著《啸亭杂录·绿头牌》:“定制:凡召见、引见等名次,皆用粉牌书名,雁行以进。王、贝勒用红头牌,公以下皆用绿头牌,缮写姓名、籍贯及入仕年岁、出师勋绩诸事,以便上之观览焉。”
清代沿明制,凡遇紧急事务或事涉琐细,由六曹章奏者,即用绿头木牌,以满文书节略于其上,称为绿头牌。
清代王士禛著《池北偶谈·谈故二·绿头牌》:“国朝六曹章奏,悉沿明制。惟紧急事或涉琐细者,则削木牌而绿其首,以满洲字书节略于其上,不时入奏取旨,不下内阁票拟,谓之绿头牌子,盖古方策遗意也。”
(全文结束)
写文章,我是认真的。我署名,我为自己负责。一个乡下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