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云阳是全市扶贫重点县之一,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云阳县积极引导辖区250家民营企业,组成40个帮扶集团,分别对接帮扶162个贫困村。重点突出产业帮扶,同步推进科技帮扶、就业帮扶、商贸帮扶、公益帮扶、结对帮扶,合力推进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希望闪耀“云之巅”
海拔1800余米的农坝镇云峰山山顶,是云阳最高峰。在这里,“野猪槽”的老地名正被人逐渐淡忘,“天麻基地”的名头越来越响。而更多在此种植天麻的群众,更喜欢用“云之巅”这个颇有些雅致的名字来称呼这个承载着他们富裕希望的地方。
3月27日,“云之巅”上人流熙攘。100余名当地村民代表齐聚于此,参加渝峰乌天麻集团举行的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会上,渝峰集团向当地村民无偿捐赠总价值80万元的天麻种源,并在基地专门划分土地,逐一为他们规划种植方案。
渝峰乌天麻集团举行的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向当地村民无偿捐赠总价值80万元的天麻种源
尽管乌天麻种植产出效益较高,但其对环境、气候、土壤要求相当苛刻,且种植周期长,最快也要3年才能有收益,这让部分欲投入乌天麻种植的群众有些踌躇。
“大家放心,不仅产品我们包销,种子、技术也都由我们免费提供。天麻没采收期间,大家可以到我们基地打工赚工资。”渝峰集团董事长张成生拍着胸脯说的一席话,打消了多数村民的顾虑。
1999年,靠走街串巷收购中药材赚得第一桶金的张成生投资200多万元,在云峰山顶租了400亩地,开始尝试当时冷门的乌天麻种植。
如今,张成生的渝峰集团已成为全国乌天麻生产的NO1。其所培育的乌天麻,天麻素含量达1.64%,是国标的8.2倍,位居全国第一。渝峰集团的成就,也给云阳带来“中国乌天麻之乡”的美誉。
在云阳,渝峰集团以“集团 基地 农户 合作社”的发展模式,成立了云阳县致富中药材种植股份合作社,建成乌天麻培育示范基地5800余亩,带动农户培育乌天麻4万余亩。
企业采取分散培育、统一品种、统一标准、统一销售“一分三统”的经营模式,既保证了乌天麻的快速发展和品质的提升,又保证了农户的经济利益。
2016年,渝峰集团共带动3800户农户通过发展乌天麻产业增收,其中贫困户156户,户均增收5100余元,共计增收1938万元。中组部将云阳渝峰乌天麻基地带动农民增收模式,纳入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材全国推广。
据统计,此次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渝峰集团共计带动400户群众种植乌天麻,预计户均年增收将达3万元。
“甜蜜事业”助增收
蜂谷美地养蜂技术专家何日光在云阳县栖霞镇向蜂农推广最新技术蜜蜂养殖
5月17日,来自云阳、城口、巫溪等地的120名贫困户和贫困村村民,来到云阳新时空计算机培训学校,接受市扶贫办为期5天的中蜂养殖技术免费培训。
位于云阳县人和街道的重庆蜂谷美地生态养蜂有限公司,是此次培训的重要一站。学员们实地参观了该公司的保鲜库、加工室、一站式养蜂机具室,学习了新型蜂箱养殖方法和蜂蜜产品生产加工流程。
三峡库区植物资源丰富,多高山河谷,立体气候显著,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这里素有养蜂传统。因此,云阳将中蜂列为当地扶贫的主打产业之一。
“我们开发的新型蜂箱养殖方法,一箱中蜂一年至少能采50斤蜂蜜,投入成本低、产量高、收效快、易管理。我们这里技术好的蜂农,养蜂达到100群,年产蜂蜜可以达到3吨以上。”蜂谷美地副总经理姚长兴说。
2008年6月成立的蜂谷美地,是国家科技部重点星火计划项目承担单位。专门从事山区生态养蜂、蜂产品科研、深加工、销售和农业观光旅游。
养蜂户越多,产业的规模效应越好。蜂谷美地深谙此道,将帮助群众脱贫增收与企业发展紧密地捆绑在一起。
巴阳镇泥水匠王贤川,2011年参加蜂谷美地技术培训,受到重点帮扶。如今,他养蜂160群,实现年收入20多万元,全家过上了殷实的生活。
人和街道孤寡老人熊德志,2012年参加蜂谷美地技术培训,并得到公司技术人员帮扶,从养殖蜜蜂逐步发展到50多箱,个人实现年收入近6万元。
类似案例不胜枚举。云阳在蜂谷美地带动下,发展起来的养蜂大户已达700多户。仅人和街道晒经村,就从10年前养蜂不到100群,发展到现在1000多群。蜂谷美地发动周边区县建起产业化养蜂基地40多个,带动农民养蜂25万群,其中云阳8.5万群。
为解决销售问题,蜂谷美地还在云阳建成库容1500吨的蜂蜜保鲜冷库和年加工3000吨优质蜂产品的GMP深加工厂,进一步提升了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产业扶贫亮点频闪
云阳芸山农业菊花基地
渝峰集团和蜂谷美地,是云阳民营企业在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优秀代表。“产业扶贫是管长远、管根本的支撑,是实现贫困户造血式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云阳民营经济参与脱贫攻坚的主要着力点。”云阳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付远全说,推进产业扶贫,云阳民营企业采取了多种创新的、灵活的方式。
一是联建基地。采取“民营企业 专业合作社 贫困户”模式,引入58家农业企业入驻76个贫困村,联接专业合作社313家,共建各类特色产业基地4万余亩,特色养殖小区82个,通过股份分红、流转土地、返聘务工等利益链接机制,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
二是订单种养。18家农产品加工民营企业以“订单种养”形式,统一技术指导、生产销售,组织带动47个贫困村发展特色种养业。如恒顺醋业调味品采取“统一供应农资、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方式,帮扶上坝、蔈草等10个乡镇、22个村发展辣椒产业,以每公斤2元保底价优先收购,并对贫困户以每吨高出收购价200元的标准予以扶持。
三是股权合作。芸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5家民营企业,与帮扶村开展资产收益合作扶贫,采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贫困户宅基地使用权入股、租赁、联营等方式,组建专业合作社,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帮助当地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增收。
四是示范带动。云阳优选了6家规模实力强,产品销售好,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分别在农坝镇云峰村、上坝乡药场村、红狮镇宝丰村、故陵镇红椿村、凤鸣镇民主村、故陵镇宝兴村大力发展乌天麻、中药材、菊花、辣椒和蜂蜜等特色效益农业。目前,这些示范点正逐渐发展成为全县的带动力强、利益链接机制好、群众增收见实效的产业亮点。
合力帮扶成效显
以产业帮扶为引领,云阳引导民营企业,将科技帮扶、就业帮扶、商贸帮扶、公益帮扶、结对帮扶同步推进,形成持续助力脱贫攻坚的合力。
扶贫先扶智。云阳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帮助贫困村引进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新品种,提高农产品竞争力。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深入贫困村、贫困户,通过实地指导、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向农民传授实用科技知识,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提高其生产能力。
推动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能直接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起到“吹糠见米”的效果。云阳各民营企业结合用工需求和贫困户自身意愿,提供免费上岗培训和就业岗位。截至目前,14家涉农民营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在各乡镇开展技术培训33场次,培训5000余人,实现就业1260人,65家民营企业直接吸纳贫困户劳动力494人。
云阳大力开展“农超对接”、“农餐对接”等活动,减轻贫困村农产品销售难度,通过商贸扶贫手段,提高产业扶贫效益。重庆百货等8家商贸企业和8家餐饮企业,与55个贫困村签订农产品销售协议,形成产销订单,按保护价收购,采购200余万元的农副产品。利用企业平台和技术,帮助贫困村网上销售农产品6万余件、销售额346万元。
同时,云阳通过公益扶贫,筹集帮扶资金106.5万元,帮助31个贫困村新修改建道路、建设便民服务中心、改建房屋、建设水池等,为贫困户解决出行难、饮水难问题,改变贫困村生产生活面貌。
此外,云阳23家民营企业还结对帮扶贫困户50户,捐款捐物57.2万元,从助学、助老、扶能、扶弱等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
“四个统一”让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
底气十足
统一领导:云阳成立了以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启海任组长,县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曾爱民任副组长的云阳县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县工商联负责日常工作。
统一部署:2015年,云阳出台《关于印发云阳县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方案的通知》,此方案被县委、县政府作为全县“1 28”政策体系之一,同教育、卫生等扶贫同步推进。今年,又下发《云阳县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2017—2018年度帮扶项目申报实施方案》和《云阳县民营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工作方案》,规范指导全县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在近两年来召开的三次全县性脱贫攻坚工作会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民营企业参与脱贫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
统一指导:云阳分乡镇逐一召开民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召集民营企业负责人、乡镇分管联系领导及贫困村负责,并邀请有关县领导到会指导,现场对接落实帮扶项目。
统一督查考核:云阳将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统一纳入全县脱贫工作专项督查内容,每季度开展专项督查,结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明确由各乡镇统战委员上报对接推进情况,各行业主管部门每半年对所属行业民营企业申报项目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的制度,将督查情况上报县工商联统一汇总,作为推荐非公经济人士政治安排及各类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和条件。县工商联将常委参与脱贫攻坚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参与年终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