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警务】落实交管“放管服”改革措施 重庆交巡警做了这些... ...

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赵克志关于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批示要求,日前,公安部部署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升交通管理服务便利化工作,并公布了简捷快办、网上通办、就近可办等20项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新措施。

去年以来,市公安局紧紧围绕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先后出台了服务民营经济发展30条、服务学校29条、服务旅游发展23条等一系列民生警务举措。近期,按照公安部关于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20项措施的统一部署,市公安局紧密结合我市实际,先期推出了以下8项便民服务类改革措施:

在改革窗口服务方面推出4项,实现“一次办、马上办”。

申请材料四个减免。身份证明免予复印,申请表格免手填写,车辆识别代号免费拓印,通过联网核查免提交医院体检纸质证明。

18类业务一证即办。对补换领驾驶证等车驾管业务凭本人身份证明一证即办。

普通业务一窗通办。整合车驾管业务窗口,推行缴费电子支付,实现“一次排队、一次受理、一次办结”。

个性服务自助快办。推广使用自助服务终端,提供补换领驾驶证、机动车选号、交通违法处理等多种自助服务,减少窗口排队等候。目前,我市已在车管所、派出所、交巡警大(中)队以及人员密集的乡镇、商圈、学校、医院等布建自主研发的自助服务机100余台,“一站式”自助完成补牌补证、罚款缴纳、记分处理等14项交管业务,有效减少了群众办事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在“互联网 交管服务”方面推出1项,实现“网上办、掌上办”。交管服务网上办理。按照“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的要求,实行驾驶人考试预约、机动车选号、补换领驾驶证、申领免检标志等交管业务网上办理。我市在全面运用12123交通安全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基础上,全力打造e交管、支付宝、微信等网络平台,通过网上受理申请、远程审核、后台制证发证,网上学习、网上教育,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办理车驾管业务,最大限度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不跑路。全面实施驾驶人网上自助约考、网上预约检车、网上预约办证,开展周末考试、周末检车等服务,实现群众时间自主决定、事情随到随办。

在延伸下放业务方面推出3项,实现“就近办、便捷办”。

社会服务网点代办。由汽车销售商、二手车市场、保险等单位代办新车注册登记、二手车转移登记等车驾管业务,提供购车、选号、投保、缴税等“一站式”服务。我市先后向社会单位让渡机动车注册登记、转移登记等9项车驾管业务权限,建立首个民营企业车驾管社会服务站号牌现场制作点,实现购车、上牌一体化,大幅缩短群众上户、办牌时长。目前,全市车驾管社会服务站已达114家。

延伸农村交管服务。利用乡镇政务服务网点等办事窗口,代办摩托车登记、补换领驾驶证等业务,打通农村服务“最后一公里”。我市在农村派出所、公巡队设立车管服务点85个,办理摩托车注册、核发免检合格标志、补换领驾驶证等业务;配置13台“流动车管所”开展上门服务。

推进车检程序优化。推行网上预约检验,网上申领免检标志。我市91家机动车检测站全部实现网上预约检验,其中60家实现检验审核后置。

下步,市公安局还将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继续围绕“一次办、马上办,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便捷办”审批服务便民化,有序推动各项“放管服”改革措施落地,从9月1日起全面启动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20项措施。

8项便民服务类改革措施详解

问:请介绍一下窗口服务“申请材料四个减免”具体内容?

答:改革前,办理交管业务需要提交身份证明及复印件,填写纸质申请表格,提交相关证明凭证,办理车辆业务还需要群众花钱自行拓印车辆识别代号,材料多、环节多,群众往往不太熟悉、不便操作,也滋生了一些非法中介,扰乱办公秩序和服务环境。

改革后,“减证便民”,方便群众更简便、更高效、更快捷办理交管业务。

免复印——原来需申请人提交的身份证明复印件,将由窗口工作人员通过身份证读取设备自动读取,由高拍仪扫描留存电子文件;或者由车辆管理所免费复印。

免填表——原来需要申请人填写的纸质申请表格,转由窗口工作人员采集信息、打印表格,申请人只需签字确认。

免拓印——办理机动车登记需要拓印车辆识别代号,以确认车辆的合法性、唯一性。原来需要申请人自行拓印车辆识别代号,转由车辆管理所、机动车登记服务站等免费拓印,减轻群众负担。

免提交——原来需要申请人提交的相关部门的证明凭证,如医院体检证明等,均取消提交纸质证明凭证。

问:此次改革提出了18类车驾管业务“一证即办”,请介绍一下具体内容?

答:“一证即办”:即对补换领、审验驾驶证等18类车驾管业务,申请人凭本人居民身份证明一证即办。原需审核或收回的驾驶证、行驶证,通过内部信息核查,不再要求群众提交。“一证即办”的具体业务事项如下:(表格)

问:请问这次改革如何实现业务“一窗通办”?

答:改革前,办理车驾管业务,一般需要经过受理、审核、缴费、发证等多个环节和岗位,特别是缴费等环节,群众需要到不同窗口多次排队、多次往返,程序较为繁琐,耗费时间较长。

改革后,整合优化办事流程,变群众往返为内部转递,变群众跑腿为数据传输,实现办理车驾管业务只进一扇门、只到一个窗口办结。业务办理一窗式。整合业务窗口,实行所有业务窗口可以办理全项车驾管业务,实现群众到任一窗口即来即办。推行缴费支付电子化,实现“一次排队、一次受理、一次办结”。车辆登记通道式。推行受理、审核、查验、照相等通道式、流水化作业,群众只要按照标志和地面标线所指行进,实现只排一次队即可完成验车。同时,推行PDA终端查验车辆,查验结果信息化传送,简化机动车登记程序。

问:这次改革对推行自助服务方面有哪些考虑?

答:交管业务自助服务终端,是互联网 交管服务的延伸,是智慧交管的重要体现,有利于拓展交管服务时空范围,有利于提高业务办理效率。

2018年初,市公安局自主研发推出专网自助服务机,并在车辆管理所、派出所、交巡警大(中)队以及人员密集的乡镇、商圈、学校、医院全面配置交管自助服务终端,设置“24小时交管服务自助区”,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将服务时间拓展为“全天不打烊”,群众在任何一个时间都可以通过自助服务机,从申请、缴费到领取证件一站式自助完成补牌补证、罚款缴纳、记分处理等14项交管业务,既减少了过去群众窗口排队等候时间,节约了群众往来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也打破以前只能在工作日办理业务的限制。

问:此次改革在提升交管网上服务水平有哪些举措?

答:2015年公安部推行了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www.122.gov.cn),配套研发“交管12123”手机APP等系统,为群众提供了网上办理交管业务途径,构建“互联网 交通管理”新机制。

市公安局在全面运用12123平台基础上,全力打造e交管、支付宝、微信等网络平台,通过网上受理申请、远程审核、后台制证发证,网上学习、网上教育,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办理车驾管业务,最大限度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不跑路。全面实施驾驶人网上自助约考、网上预约检车、网上预约办证,开展周末考试、周末检车等服务,企业、群众根据自己时间安排,“随到随考”、“随到随检”、“随到随办”。2018年,通过拓展微信、支付宝两大金融支付平台,将互联网业务与互联网金融进行深度融合,在全国率先实现微信、支付宝办理各项业务、缴纳各种业务规费,打通了互联网 业务办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实现了业务受理、审核、制证、缴费、送达的全互联网化。

问:请介绍一下交管服务向社会延伸方面的内容?

答:交管服务社会化是优化服务供给、解决资源配置不足的重要途径,是织密服务网络、满足群众新需要的有效载体。

近年来,我市主动将放权的末端向社会单位延伸,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有效延伸车驾管服务窗口和触角,进一步拓宽服务渠道,完善社会化服务的规范标准、信息系统等制度性建设和支撑,大力推行社会机构代办交管业务,先后向汽车销售企业、机动车检测站、二手车交易市场、汽车报废回收企业、保险、银行等社会单位让渡机动车注册登记、转移登记等9项车驾管业务权限。目前,全市新建、改建车驾管社会服务站达114家,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

问:针对农村地区交管服务延伸有哪些举措?

答:为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适应农村汽车和驾驶人快速增长的新形势,有效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此次改革,公安机关主动将交管服务进一步向农村延伸,构建农村交管服务新格局。

一是向区县下放车驾管业务。近年来,先后向区县车管所下放车驾管业务121项,41个区县车管所由过去仅承担4项机动车业务,到现在已能承担除 4项重点业务以外的121项所有车驾管业务。

二是向农村延伸交管服务。依托交巡警大(中)队、派出所等基层单位布建85个车驾管社会服务点,办理摩托车注册、核发免检合格标志、补换领驾驶证等业务。同时,通过“流动服务车”下乡、交通安全员和劝导员代办等方式开展上门服务,打通农村服务“最后一公里”。

问:机动车检验方面有哪些新的便利举措?

答:2014年公安部会同原质检总局推行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推出新车六年免检、省内异地检车、放宽检验机构许可等系列改革措施,有效破解了检车难、排队长等问题。

我市全面落地公安部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并推行网上预约检车、周末检车、网上申领免检标志、检验审核后置等便民举措,我市91家机动车检测站全部实现网上预约检验,其中60家实现检验审核后置。机动车检验后置服务,将群众检车时间从4个小时减至25分钟,切实减少群众办事时间成本。

渝警映像

重庆公安影像志

欢迎全体公安民警和爱护支持公安工作的朋友提供素材和稿件。

投稿邮箱:zzbxcc1006@qq.com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举报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