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 ‖ 重庆大轰炸:哀鸣20年,不曾忘却的痛!

今天是6月5日

重庆大轰炸纪念日

一个对所有重庆人来说

都不容忘却的日子

今早10点半

悲怆的防空警报声

在重庆全城拉响

自1998年以来,每年的6月5日

重庆市都会在这一天

进行防空警报试鸣放

用哀鸣向死难者敬献花圈

以此悼念70多年前

在重庆大轰炸中遇难的同胞

位于较场口的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

重庆大轰炸:

每4秒钟1枚炸弹,城区变人间炼狱

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本对中华民国战时首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无差别”战略轰炸。

据不完全统计:

日机空袭重庆共达218次

出动飞机9513架次

投弹21593枚

炸死市民11889人、炸伤14100人

主城区超过17600幢房屋被毁

30所大中学校曾被轰炸

重庆大轰炸被认为是

与南京大屠杀

同等性质的事件

每次轰炸不仅投下许多爆炸弹

而且还投下许多燃烧弹

目标直指人口稠密和繁华地区

黑烟覆盖了山城,核心市区几乎全部沦为废墟

1940年8月19日,美国记者雷伊·斯科特拍下这段重庆大轰炸的珍贵影像,于2015年在国内首次披露。

斯科特拍摄的这半个小时里,平均每隔4秒钟,就有1枚炸弹被投掷下来。

重庆大轰炸珍贵影像首次在中国披露↓↓

“六·五”隧道惨案

二战中,间接死于轰炸人数最多的一次惨案——“六·五”较场口大隧道窒息惨案,就发生在1941年6月5日傍晚,日军对市区长达5个多小时的疲劳轰炸中。

据重庆卫戍总司令部调查统计,共造成1115人死亡,776人受伤。

当天晚上,日机在市区轮番轰炸。由于突如其来的轰炸,原本只能容纳五千人的隧道,当晚涌入了近万人,导致人多缺氧。

为了求生,人们不得不往洞门口前挤,互相拥挤践踏,有的被踩死、压死,更多的是因为隧道中缺氧而窒息死亡。

洞内之手持足压,团挤在一堆。前排脚下之人多已死去,牢握站立之人,解之不能,拖之不动,其后层层排压,有已昏者,有已死者,有呻吟呼号而不能动者,伤心惨目,令人不可卒睹。

滔天罪行,令人发指

惨案发生后,死者多为青壮年。有的全家丧生,尸体无人认领;有的随身所带仅有一点财物亦不知去向。

防空司令部派出的工兵营,整理尸体就花了近一昼夜,然后用卡车将尸体拖到朝天门河边,再改用木船装到江北黑石子去草草掩埋。

如此以平民为目标的轰炸

持续了整整6年多

一座曾经鲜活的城市

变得满目疮痍

清灵毓秀的山城火光滔天

满城都是废墟和烟雾

山城重庆

血流成河

哀鸿遍野

山河垂泪

天地为之悲恸

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亲历者形容那几年:

“飞机的炸弹就像落雨一样,炸弹下来把整个那一片房子夷为平地。我就躺在死人堆成的废墟里。”

“我妈就从这里(胸口)到这里(腹部)被(炸弹)切断,我就趴在我妈的身上。”

“爹妈都死了,房屋财产也炸毁了,就成了一个孤儿了,自己都不晓得咋个办。”

现在的人们很难想象

在防空警报连响7天

大火连烧7天的极端恐惧之下

重庆人是如何用生命书写

“愈炸愈勇”的标语

并向前线输送数以百万计的抗日力量!

“不怕你龟儿子凶,不怕你龟儿子恶

老子们总要大反攻,等到!”

被轰炸后,正在进行重建工作的重庆百姓

战时环境艰苦

但重庆普通市民依然生机勃勃,饱含希冀

痛苦折不断山城的气节

灾难压不弯山城的脊梁

虽然曾历经战火硝烟的磨难

曾经千疮百孔,满目疮痍

但她罹难而上,知耻后勇

顽强地走过了77个年头!

(来源:摄图网)

77年后

她是中西部唯一直辖市

她是国家中心城市、新一线城市!

(来源:摄图网 雪狼 摄)

她是长江上游地区

经济、金融、科创、航运、

和商贸物流中心!

她是“一带一路”

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

以及内陆开放高地!

(论坛网友@Racanfight 摄)

她还一不小心

把自己打造成了

当之无愧的“网红城市”

吸引了五湖四海数以亿计的游客

(论坛网友@bobohkl 摄)

但身处和平年代的儿女并没有忘却

每到这一天,山城的伤口就会裂开

重庆遭受苦难的记忆伴随警钟复活

民族耻辱,早已深深融入血液!

市民自发到较场口重庆大轰炸遗址吊唁

而日本

至今没有对

在重庆犯下的罪行致歉

2017年12月14日,东京高等法院作出重庆大轰炸二审判决,维持一审结果,承认重庆大轰炸历史事实,但驳回诉讼原告要求日本政府谢罪赔偿的请求。法官宣判之后,原告团团长粟远奎当即表示抗议法官的不当判决。

铭记,不是为了咀嚼苦难

而是为了尊重历史,以史为鉴

纪念,不是为了延续仇恨

而是为了珍视和平,警示未来

这一刻,我在重庆

为在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烈士

和惨遭日军残害的无辜同胞

默哀!

这座“英雄城市”

也将继续秉持坚韧、乐观的精神

奋发向上,吾辈自强!

重庆人,请铭记!

来源:重庆购物狂微信公众号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举报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