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奔小康,关键在农村;
农村奔小康,基础在交通。
2017年9月,
重庆全面启动城市提升交通建设
“三年行动计划”,
其中,
“四好农村路”列为重中之重。
如今,
随着“四好农村路”不断延伸,
“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
正逐步变为现实。
1月8日起,《重庆日报》连续推出“四好农村路”系列报道,其中重点关注了万盛“四好农村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中的创新之举。
01
农村公路有了“保姆”
“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农村才会有人气、财气,才能有振兴的基础和资本。
2017年11月,一辆满载沥青混凝土的卡车在万盛经开区黑山镇丛新公路上翻覆,损坏公路护栏近20米。养路工人及时上报,短短半天便完成了护栏更新,安全隐患得以排除。
“以前,道路损坏了要维修,至少需要一个星期时间。现在通常只需一两天就可排除隐患。”当地交通部门负责人称。道路快速恢复通畅的背后,是万盛经开区农村公路管养引进专业公司,以市场手段代替行政手段、强化养护的创新之举。
长期以来,万盛的农村公路管养由各镇自行负责,管养质量参差不齐。2017年8月,万盛成立了晟安公司,负责管养当地农村公路。晟安公司按照“景区道路2公里一人,一般道路3公里一人”的标准配备养护人员,每天实行8小时巡查,确保道路时刻畅通。
02
“四好农村路”成美丽风景
十多年前,在万盛经开区黑山镇北门村,流传着“有女不嫁北门郎”的说法。但现在的北门村,依托一条健身绿道,走上了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道路,单身汉少了,游客也争相前往体验不一样的风景。
据介绍,在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中,万盛在黑山谷景区南门到北门之间,打造了约8公里长的塑胶健身骑行绿道,并在沿线修建健康驿站、生态厕所、公交站点等,促进体旅融合。
“自从修建了健身绿道,我的农家乐生意可好了。”44岁的尹仁强是北门村人,开办农家乐十多年了,但之前的生意并不好。他告诉重庆日报记者,自从健身绿道修到家门口,前来骑行、徒步的游客越来越多,“我年收入比以前增加了近2万元。”
目前,黑山镇已建成健身绿道128公里,带动了200余家农户发展农家乐,近2000人因此增收甚至致富。
“‘四好农村路’也能建成风景区。”万盛经开区交建公司董事长张涛称,“四好农村路”不但能带动景区建设、带“火”景区旅游,其自身也能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比如黑山这条健身绿道,它不仅是一条骑行休闲的景观带,还是沿线农民致富的‘黄金大道。’”
据统计,2018年,万盛全年接待游客2207.1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5.9亿元。
03
鲜嫩蘑菇两小时进主城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离农民越近,贫穷就会离农民越远;交通建设得越好,迈向小康的步伐就会越快。
每天凌晨,在万盛经开区丛林镇,重庆书容蘑菇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菇农们都会将一朵朵新鲜蘑菇装上大卡车,运往万盛城区和重庆主城区。
这些新鲜蘑菇只需两小时左右就能运到主城,因为丛林镇至白龙湖村一条长10.5公里的环线路建成通车了。
丛林镇蘑菇种植大户、书容蘑菇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书容说,这条路修通之前,种植基地交通不便,采摘下来的新鲜蘑菇要用三轮车转运到公路上,再装到卡车上运出去。
“蘑菇比较娇气,经过一番倒运折腾后,质量大打折扣,卖不出好价钱。不仅如此,运费也很高。”张书容说,如今,新公路直通蘑菇种植基地,大卡车可以直接开进来装货,装货时间缩短了半小时,每车节约搬运成本约100元。
为确保蘑菇质量,2018年,张书容将基地里的大棚改建为30亩连体大棚,防风、控温能力更佳。
“蘑菇销售供不应求。”张书容说,现在基地主要种植香菇、平菇,一年四季都有收成,平均每天采摘约2000斤。
“在丛林镇,种植蘑菇就是饭碗。”丛林镇副镇长罗玉勇说,“这条公路建成通车后,丛林镇年产20万包以上的蘑菇种植大户已经发展到16户。未来,丛林镇还将打造成西南地区最大的香菇生产基地。”
新闻延伸
2018年9月,万盛被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和国务院扶贫办三部门联合授予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近年来,我区扎实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县创建,基本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实现了农村公路路网结构明显优化、重点解决了建档立卡脱贫村和贫困人口较多的自然村通硬化路问题,推动了农村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建设,改善了特色小镇、农林牧场、乡村旅游景点景区、产业园区和特色农业基地等交通运输条件,建设质量良好、养护管理科学规范、养护成效显著、路产路权有效保护、路域环境优美整洁、农村客运和物流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城乡交通一体化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