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扁担软溜溜那么姐哥呀哈里呀,挑一挑白米下柳州喂,姐呀姐呀下柳州来么哥呀哈里呀……”11月9日上午,记者在中塘乡兴泉社区采访时,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笛声。民歌特有的旋律引得一行人循声而去,竟在一处幽静的小院落里看到了一位吹笛子的老人。
“他就是我给你们说的老支书李长友,乡里新推的乡贤代表。”随行的兴泉社区扶贫第一书记向林告诉记者,他不仅带头发展蔬菜产业,协助解决村民的众多难题,在弘扬当地传统文化上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当兵6年学到很多东西
今年60岁的李长友老人,看上去精神抖擞,更像一位中年人的精神面貌。他说,这得益于他多年的当兵生涯。
原来,李长友20岁的时候就去西藏当了兵,在部队6年时间里,他不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军事教导员。“当时是可以继续留在部队的,但考虑到家里的父母我选择回到了黔江。”李长友告诉记者,自己在部队里学到很多东西,炊事员、饲养员等都做过,但不管哪一样他都力求做到最好,俗话说,“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他要做一个让亲人为其骄傲的士兵。
1983年,李长友退伍后回到了老家,在上级党组织和全村党员的信任和支持下,他成了当时兴泉社区的党支部书记。如何让村里人过上好日子,成了李长友每天都在思考的事。
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上世纪80年代的兴泉,山高路远,公路不通、水源稀少,村民过着望天吃水的日子。当上社区党支部书记的第一天开始,李长友就在心里发誓,一定早日解决村民饮水难的问题。
他带上镰刀,杵着一根木棍,每天在山上奔波,想要找到一处合适的水源。苍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大半个月的奔波,李长友最终在仰头山上找到了一处水源。李长友的行动引起了政府的重视,解决了水管、水泥等材料。
“我记得是他挨家挨户说服我们出劳力去修水池,因为他的努力,我们村很早就吃上了自来水,也用上了电。”提起李长友,村民李顺福赞不绝口,称其是在用心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人。
退而不休带头发展产业
李长友当了12年的社区党支部书记,12年里,他为村民办了许多好事。他退休后,村民有什么事仍然喜欢找他帮忙。这样一来,退而不休就成了李长友的生活常态。
“你别看现在我们村的蔬菜产业发展得好,刚开始时真是举步维艰,这多亏了老李的帮忙。”向林告诉记者,“以前兴泉社区的村民都以种烤烟为主,政府决定在这里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的时候,很多人都是不支持的。李长发不仅自己带头发展蔬菜,还一户户上门说服大家,给他们讲解发展蔬菜合作社的前景。”
据了解,如今兴泉社区的360多户人家,有近300户都以发展蔬菜产业为主,当地的土地里,时令的蔬菜随处可见,蔬菜产业已经成为该村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年轻时候种烤烟还承受得住,这几年年纪大了,多亏听了李书记的种点蔬菜卖,有专人上门收,我们老两口一年种菜都有一两万的收入。”村民李长富高兴地说。
李长友可谓人老心不老,平常除了帮忙老伴种蔬菜卖,还时常给村民调解小纠纷。悠闲的时候吹吹长笛,教村里的孩子拉拉手风琴。人们常常听到他家院子里的欢笑声。
主编:龚节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