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三环境督察组在江北督察期间,江北环保督察投诉热线接到市民投诉162件,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截至5月31日,今年江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30天,同比增长8天;江北区非法餐饮船舶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圆满结束,非法餐饮船舶对两江江北段长达20多年的污染就此终结……
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一群环保特殊岗位的工作者。你对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或许有所耳闻,却难以想象他们每天的工作会是怎样一番情景。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记者走进江北区环保局探访了这群特殊的环保工作者。
嗅辨师:8个鼻子为江北城市气味把关
32岁的付萍是一名“嗅辨师”——她的工作是“闻臭”,大家也称呼她为“闻臭师”。在恶臭污染现场,她靠鼻子判断污染点,采集污染气体;在实验室,她靠嗅觉辨别污染气体的浓度。
这个工作,付萍已经做了近10年。“不少人觉得我的工作神秘又好玩,这是个误解。”在付萍看来,“嗅辨师”其实是基层环保工作中一个平凡而又严肃的岗位。
既然要“靠鼻子吃饭”,那“嗅辨师”一定要有一个极其灵敏的鼻子?“其实并不是这样,如果鼻子太灵,就不能代表普通人的感受,也可能会影响判断。”付萍笑着说,“‘嗅辨师’,需要一个普通人的健康的鼻子!”
年龄在18-45周岁之间,身体健康,不吸烟、不喝酒、不喷香水、不涂化妆品、不涂指甲油,没有鼻炎等嗅觉器官疾病;在这个基础上,经过特殊培训后,鼻子能分辨出花香、汗臭、甜锅巴气味、成熟水果香和粪臭这5种单一气体,就基本具备申请当“嗅辨师”的条件了。
付萍说,从嗅辨检测的前一天开始,嗅辨师就不能吃大蒜、香菜、火锅之类的辛辣食物。总之,规避一切强烈的、带有刺激性的气味,保证充足休息,心情平静,以保持良好的嗅辨能力。
目前,区环保局有8名“嗅辨师”为我们的城市气味把关,给恶臭定性定罪,而“闻臭识污染”只是最简单的一项工作。
噪声监测员:通宵达旦工作守护一方宁静
35岁的胡炜是全区唯一的噪音监测员,每天晚上10点上班,工作到第二天早上6点。监测企业、工地噪声,解决市民噪音投诉是他的日常工作。
初夏时节的气温不算很高,由于窗户太小,桌子上一台小风扇一直对着窗口转动换气,这是胡炜的“办公室”。为了方便处理投诉,三年来,每天晚上10点,胡炜都在鲤鱼池一间十来平方米的房间里随时待命。
“最近要高考了,接到的投诉少了很多,轻松不少。”胡炜一边说一边翻看桌子上厚厚的一沓纸。纸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三年多来的投诉处理情况。通宵奔波是常有的事。胡炜介绍,平均每天晚上,他要处理6个投诉。今年最多的一天晚上,他处理了12个投诉。
正说着,电话铃响起,同事通知胡炜接到了市民投诉。
“夜间最主要的投诉就是工地噪音,人说话的声音大概是55分贝,这个新风系统运行的声音大概是70分贝。”胡炜和区环境行政执法支队的工作人员来到了融景城附近的一个大型工地。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让胡炜可以快速判定噪音的大致分贝。只见他熟练地拿出测量仪,架好,几分钟后,记者看到测量仪上显示着数字“70”。工作人员与工地负责人沟通完之后已经夜里11点30分了,一行人还要赶往下一个工地。
相对于水污染、空气污染等,噪音污染常常容易被人忽视。“大家一般认为噪声污染只让人烦躁,睡眠差。其实噪音还会引发心脏病和耳鸣等疾病,影响人的健康。”胡炜呵呵一笑说,希望通过他的努力,能让市民们享受更加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现场采样员:环保工作的“眼睛”和“哨兵”
42岁的胡庆琼已经当了14年的现场采样员。在这个岗位上,她走遍了江北的河流,全区大大小小的烟囱、高高低低的企业房顶,她几乎都爬过。
现场采样员长期穿行在工厂企业间,舀取污水,攀爬烟囱、屋顶采集样本。“采取气体、噪音和污水的仪器都是不同的,不同的指标也有不同的要求和方法,保存方式也不一样。”胡庆琼说,采样不是简单的舀一瓢水、收集一瓶气体,需要熟悉各种行业的工艺流程,了解污染物排放点和各种监测项目采样的方法。
除了采样,胡庆琼也很精通监测技术。她对江北的每一条河流情况、大小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都了如指掌,对仪器的掌握也驾轻就熟。
“当前企业排放标准日益严格,我们几乎每天都辗转于企业之间,平均一天要采集10个样本。”胡庆琼说,现场采样员常常要拎着十几斤重的仪器,爬上几十米高的烟囱采样平台,进行废气采样。面对有组织排放的监测项目,比如化工厂、大型火力发电厂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质排放的监测项目,非常危险。可喜的是,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推进,火力发电等高污染行业在我区已经全面消除。
通过采样与分析来反映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为总量减排、生态创建、环保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可以说,胡庆琼这样的现场采样员是环保工作的“眼睛”和“哨兵”。正是有这么一批基层环保监测人员的努力工作,市民才能更好地享受蓝天碧水的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