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寻根乡愁·留住非遗”现场展示活动在九龙坡区举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稚嫩的童声混搭古老的诗词,一张口便让台下千余观众瞬间安静,目不转睛。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12月17日14:00,由重庆市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办公室主办的“寻根乡愁·留住非遗”现场展示活动在西彭园区实验小学惊艳开场。

小小非遗传承人各有绝活

第一个节目是西彭园区实验小学的同学带来的吟诵《诗经·小雅·鹿鸣》,以欢迎各位宾朋的到来。只见台上小演员们身着传统汉服,伴随着大鼓声声,他们拂袖起势,整齐又富有节奏地诵读起诗文。随着鼓点和手势变换,诵读渐渐转向吟唱,抑扬顿挫,高低起伏,或急或缓,随情转腔,晦涩难懂的古诗文仿佛一下变成了鲜活生动的音符,让台下观众瞬间穿越到千年之前……

▲走马小学表演民间故事  通讯员刘力摄

古风韵味还未散去,白市驿驿都实验学校的同学们带来的非遗表演—川剧《白鳝观景》又来夺人眼球。小演员们扮相专业,演出行云流水,他们的一颦一笑,一呼一吸,一甩一拧,婉转生动,尽显风采。

走马小学同学带来的民间故事《大嫂算命》,非常有地方特色。走马镇以民间故事闻名,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两个小时的演出里,一个个与非遗相关的精彩节目“你方唱罢我登场”,均由我区不同学校的同学们表演,令台下观看的成年人们也大呼新奇、过瘾,叫好声不断。

乡村学校少年宫遍地开花

当天,在室外展示区,铁路小学、石板小学、新凤小学、走马小学、铁路中学、金茂小学、高新实验一小、九龙小学、渝高中学等的同学们和非遗项目传承人还共同为来自九龙坡以及大渡口、沙坪坝、巴南、江津、綦江等的宾客们现场展示非遗技艺,摄影、版画、篆刻、烙画、衍纸、国画、楹联、刺绣……小小非遗传承人个个身怀绝活,一板有眼,令人应接不暇。

▲西彭园区实验小学巴乌演奏表演  通讯员刘力摄

近年来,非遗文化越来越多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进校园和课堂,这正得益于乡村学校少年宫阵地的迅速发展。据悉,从2011年重庆市首批项目建设启动至今,乡村学校少年宫如今已在我区乡村学校遍地开花,成为农村孩子的快乐殿堂和成长乐园,而乡村学校少年宫和非遗文化的有机结合,正是契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在丰富了学生课程的同时也促进了非遗的活态传承。

▲西彭园区实验小学吟诵表演  通讯员刘力摄

“乡村学校少年宫,让学生对非遗文化不再是死板而被动地接受。”在铁路中学,传统的烙画课程就成为了该校乡村学校少年宫的一大亮点和特色。此次活动中,初二学生刘丽娅就展示了她利用每天一小时,持续半个月所完成的烙画作品。“很有趣,不枯燥,学一次就爱上这项技艺了。”在生动而有趣的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中,弘扬非遗、传承非遗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根植在孩子们心中的文化自觉。

九龙坡区青少年宫国学室

20小茶人学茶艺

▲李敏老师教同学泡茶  王茂松摄

“你面对父母说‘请用茶’时,这只手不用背在背后,可以把这只手放在体侧,右手对着他说‘请喝茶’。”12月15日下午,区青少年宫国学室开启了传统文化系列公益活动的首站——中华小茶人,来自森林小学、石桥铺小学、高新实验一小等学校的20余名学生参加活动。

当天的活动,茶艺老师李敏分别就茶的故乡在哪里、茶之礼、香茗敬客、茶词做了详细的介绍,并讲解了每种茶类的代表茶叶及最佳产地,介绍了简单的茶具知识。

▲同学将泡好的茶敬献给爷爷  王茂松摄

随着老师讲解的深入,同学们按照自己的喜好,开始了自由组合进行日常茶礼的练习。闻茶、洗茶、沏茶、敬茶、品茶、谢茶,首次开始茶艺表演的同学们,都较为紧张,每一个动作都显得谦虚谨慎。随着老师的指点纠正,同学们的技巧很快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大家喝着自己沏的茶,相互间敬茶、谢茶,品茗之中,感受着互敬互爱的温馨。

来自森林小学的学生家长杨娅南,接受孩子的敬茶后感慨道:“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茶文化,体验了生活,还让孩子们学到了对长辈的敬重,很有意义。”

铁路中学“青春演说家”逐梦

《迷彩征衣》《我的蓝天梦》《我的教师梦》《我的梦想CEO》《我的音乐梦》……12月12日,铁路中学第三季“青春演说家”活动举行,从高一年级选拔出来的10名“演说家”展开了激烈角逐。

“青春演说家”演讲比赛现场

每位选手从自身角度出发,结合职业生涯规划,阐述了自己的寻梦之旅。“青春演说家”演讲比赛是铁路中学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一。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比赛以生涯规划内容为演讲主题,吸引了高2021级近1000人参与,最终角逐出10名选手争夺冠军。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举报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