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一个也不能掉队!区委政法委扶贫集团精准扶贫纪实

初秋时节,柏林镇华盖村村民简开桂坐在新修的砖房前,盯着羊圈里3只小羊此起彼伏地发出“咩咩咩”的叫声,嘴角不经意泛起一丝微笑……

华盖村地处江津南部地区,受地理环境、交通等因素制约,经济发展较为缓慢。2015年,该村被列为市级贫困村。从那时起,区委政法委扶贫集团就对口帮扶该村,4年来累计帮扶贫困户196户、脱贫168户,脱贫率85.7%。

“一百减一等于零”,扶贫集团的帮扶干部们对这个数据并不满意。“全民奔小康首先要‘全’,少一个都不行。”区委政法委扶贫集团的目标,是2020年前帮助华盖村整体脱贫,让每户农家都能共享发展成果,向着幸福出发。

谋定而后动 一户定一策▲▲▲

区委政法委扶贫集团对口帮扶柏林镇、石门镇和双福街道。为了解各地经济状况,因地制宜确定帮扶策略,扶贫集团多次深入考察,确定了分片包干、重点突破的帮扶思路,将柏林镇华盖村、沙河村、兴农村作为帮扶重点,各成员单位分组包村到户。

帮扶任务明确后,成员单位再安排帮扶骨干对每户贫困户实行一对一、多对一帮扶,保证挂钩联系不断线。扶贫集团还制发脱贫攻坚“连心卡”,提供成员单位帮扶责任人和驻村干部联系方式,确保贫困户忙时有人帮、难时能解困。

为定实帮扶措施,扶贫集团成员单位组织干部深入贫困村,对重点脱贫户进行系统摸底,以解剖麻雀的方式细致了解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制订“一户一策”帮扶计划。

建卡贫困户傅茂财因为孩子年幼、母亲年迈而不能外出打工,一度心灰意冷。帮扶干部冉红兵与他结对后,发现他家住在华盖山腰,承包的梯田出产富硒大米,山地林间又特别适合散养黑毛猪,于是鼓励他增加水稻种植和生猪养殖数量,并承诺产出后提供销售渠道。帮扶干部地献计出力让老傅提振了信心,重新忙活了起来。

去年以来,区委政法委扶贫集团先后形成帮扶措施100余条,涵盖就业、医疗、教育、生产等多个方面,真正实现了因户施策、供需对口。

救人须救急 脱贫先帮困▲▲▲

区委政法委扶贫集团驻华盖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李俊林还记得,进村不到半个月,华盖村就相继发生两起贫困户家中失火、两户土坯房倒塌的事故。他们将解决住房问题作为工作队入驻之后的“第一仗”,仅一个月后,21户贫困户的C级、D级危房,有8户完成了改造,4户正在改建,其余9户进入协调处理阶段。

村民简开桂年事已高,前两年自家的土坯房坍塌后,一直借住在亲戚家。帮扶干部了解情况后,扶贫集团筹措资金,为他盖起了60多平方米的砖房,还送去5只母羊、1只公羊。如今,简开桂住进了坚固亮堂的砖房,母羊又生了3只小羊羔,养大后就是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

59岁的村民张开明,夫妻俩在家务农,儿子儿媳在外打工,孙女张馨彤患了地中海贫血症。去年,张馨彤与台湾骨髓库配型成功,但是需要治疗费30余万元。张开明一家东拼西凑只借到了10多万元。一筹莫展之际,扶贫集团筹集资金10万元,为他们家解了燃眉之急。后来,扶贫集团还帮助张开明发展养蜂和养猪产业,协助他们还清了借款。

“有困难找驻村扶贫干部。”这是区委政法委扶贫集团对群众的承诺,也是困难群众的心里话。几年时间以来,扶贫集团的帮扶干部和工作人员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真帮实扶,为困难群众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帮助他们渡过了艰难阶段。

治病寻病根 脱贫拔穷根▲▲▲

“输血式的给物给钱、临时性的走访慰问只能解一时之急,绝非长久之计。”区委政法委扶贫集团有个共识:要帮助群众真正摘掉贫困帽子,必须提高群众的自我“造血”能力。为此,他们把功夫下在了帮教育、帮产业、帮长远上。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建卡贫困户谭生阳患了脑梗,收入微薄。其儿子谭举辉今年考上重庆能源职业学院,为了让谭家能靠知识脱贫,谭举辉不仅可以享受每年8000元建卡贫困大学生资助,扶贫集团还为他争取到了每年4000元的学校助学金,以及每年2000元的福彩助学金。针对因学致贫的家庭,扶贫集团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了从上学到就业的长效扶贫机制。

群众脱贫离不开产业发展。扶贫集团因地制宜,分别为柏林镇、石门镇各筹措扶贫资金100万元,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观光农业、药材基地、特色种养等涉农产业。目前,柏林镇华盖村山茱萸药材基地、石门镇李家村观光农业已初具规模。此外,扶贫集团各成员单位还免费提供猪苗、鸡苗等,带动贫困户发展养殖业。

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区委政法委扶贫集团将继续深挖贫困地区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潜力,帮助柏林、石门两镇发展富硒大米、高山蔬菜种植和乡村旅游,帮助每一户困难群众尽早走上致富路。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举报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