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做一件事!一位73岁老中医的执着(文末有福利)

【首届中国医师节宣传月】系列报道⑤

德不近佛者无以为医,才不近仙者无以为医,这句话讲述的是习医之人应当有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品德修养,而这正是合川区中医院的中医夏斌从医50多年的真实写照——他悬壶济世、德才兼备,现已73岁仍坚守在岗位上的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医学事业。

世代从医

医术精湛“人气旺”

临近中午,依然有患者在排队候诊

在合川区中医院中医专家诊室见到夏斌时,已是临近中午时分,但此时诊室里依然围坐着等待就医的患者,而这样的工作节奏,对他来说只是常态。声名早已远扬全国的他,在合川更是被大众所熟知,在合川,只要提起看中医,不少人都会想到夏斌这个名字。

据了解,夏斌出生于中医世家,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一生行医,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在这种浓厚的家传氛围浸润下,他从小就对中医有着特殊的感情。在学校读书时,他就已经开始阅读家里的医书。1961年,初中毕业后他开始侍诊于祖父和父亲的案侧。家庭的潜移默化加上自身的天资聪颖,1964年,他操业临证,开始独立接诊病人。

随着求医者越来越多,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但他并未就此止步,年轻时读书太少,这是他一直的遗憾,有的病尽管他知道怎么治,却不知道为何要这样治。于是,不满足于现状的他渐渐萌生出一个想法——读书,他要系统地学习中医理论。

他决定从学习高等医药院校中医学的教材入手,那时身处太和镇的夏斌,只要有机会到合川城区,就一定会去新华书店。每次看到一本需要的书,他都如获至宝,带回家反复阅读。很快,新华书店的教材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需求了,他又托人从北京、上海买。可以说,只要是高等院校的中医学教材都被他反复通读了很多遍。

就这样,一边行医一边不断学习的夏斌,45岁时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获得了大学专科文凭。52岁那年,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拿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学本科文凭。

学历在变,行医范围在变,行医资历也在变,从最初的“单打独斗”,到太和中心卫生院,再到合川区中医院,如今73岁的夏斌早在十多年前就已获得高级职称——主任中医师。合川区名中医、重庆市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这些光环的加持,对夏斌来说,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是对他精湛医术的肯定。

医者仁心

一位患者会诊录就达百页

在夏斌的电脑上,有一个文件夹里,保存着密密麻麻的会诊录,这是他为每一个住院部的会诊病人所写的,其中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子的会诊录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原来,这是几年前医院接收的一个 “呈植物人状态”的病患。

夏斌告诉记者,在送来区中医院医治时,该患者已昏迷长达九月。此前,其家人曾带他到重庆几家知名的大医院进行了辗转治疗,在长时间的住院后被告知“爱莫能助”的结果,感到沮丧的家人将其带回合川,抱着试一试的心情送到了区中医院。

在中医院先后两次总共长达一年的住院中,夏斌配合住院部的医院为其会诊。在他自身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他依然每天牵挂着该患者的病情。该患者每一次诊治,夏斌都要为他写一次会诊录。

每一次的诊治结果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诊治、用什么样的药治疗、为什么要用这些药……会诊录里引经据典,进行了详细记录。白天写不完,他就晚上回家再写,该患者住院期间,夏斌有长达数月都在为其加班,仅这一个患者,他就为其写下了100多页的会诊录。

“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我也要用毕生所学点亮患者的希望。” 夏斌告诉记者,该患者出院时,已经可以说出简单的字,可以双手扶栏轻微走动了。重拾一条生命,患者家人喜出望外,至今对夏斌十分感激。而类似这样的救治案例,在他50多年的行医经历中,并非一次两次……

作为医者的一颗仁心,不仅仅体现在他全心全意救治病人上,还在太和行医时,一些病患甚至连药费都无法支付,有些时候他就自己帮这些病人垫付医药费。

“难道没钱就不看病了?我垫付点药费也没关系,我比他们的经济条件肯定要好一些。”夏斌说,做医生的总比那些看不起病的患者经济状况要好,所以能帮的就帮一下。 ”

合川太和中心医院诊治病患 资料图

殚精竭力

所有时间都奉献给了工作

在夏斌的字典里,没有上班和下班的概念,只有吃饭、睡觉、工作的区分。他不看电视、不看电影、不打牌,也没有其他任何娱乐活动,一天24小时,除了吃饭和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外,其余时间都在做与工作相关的事,几十年如一日。

无论是以前在太和中心卫生院还是如今在区中医院,每天早上5点多,夏斌就准时起床,洗漱和早餐过后,就到医院开始接诊病人。除了门诊病人,时不时还要接待住院部的会诊病人,而会诊病人又相当耗时,多的时候一天之内仅会诊病人就有五六个。中午,有的医生午休了,他又开始完善病人的病例及会诊录等。

“上午诊治病人比较忙,来不及一字一字慢慢弄,中午午休的时间就可以利用起来完善一下,看看有没有不符合书面语规范表达或错误的标点等。”面对记者惊讶的表情,夏斌说,很难说标点就不重要,对这个行业来说,有时标点的正确与否也关系到内容的解读,所以他必须做到百分之百的完善。

早上五点多起床后上班,而每天下班基本上都是八点钟以后了,但回家后并不意味着夏斌一天工作的结束,因为他除了接诊病人,还要带学生、写学术论文以及不断地看书学习,而这些时间从哪里来,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硬挤”。在夏斌的电脑上,记者看到,他的一名学生作业原稿约2000字,而他给出的批语就有1300余字。他说,既然作为老师,就应该把自己所知倾囊相授,哪怕再累再疲倦也来不得半点马虎。

对于早已熟读各类医书,如今依然在不断地看书、学习,夏斌说,为医者本就该博览群书,正所谓大医精诚、止于至善,一个医者的过程也是一个苦行僧的过程,选择了为医这条路,就选择了学无止境。尽管已年愈古稀,但许多中医著作如《伤寒论》等,他依然可以脱口而出其中的内容,《金匮要略》他甚至至今还背得出其中60%的内容。

发表专著

发扬中医学智慧之花

夏斌的专著《雅俗医学》等出版

夏斌的人生有三大理想:念大学、拿高级职称、写专著,如今这三大理想皆已实现。在他看来,念大学是为了系统学习中医知识,拿高级职称是不断提升自己医术的一个过程,而发表论文、专著,是为了传承、发扬中医学智慧。

夏斌坦言,相比中医,西医在一些急性病的治疗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中医在预测疾病、养生保健、慢性病、老年病及疑难杂症等方面同样具有自身优势,与西医有着互补性,中医文化是博大精深的,然而中医却面临一个后继乏人的状况,这让他多少有些担忧。

“从医几十年,我一直坚守着中医的阵地,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但只有把临床经验化为理论,与更多的同行分享、交流,才是对中医学更深远的贡献,说不定哪天,我的哪篇论文或哪本专著就给中医学事业带来较大的作用了呢!”

从1986年发表第一篇论文起,夏斌就开始在学术论文这条道路上坚持不懈,如今,他已经在47种国家级、省市级等权威期刊上发表过130多篇学术论文。此外,还撰写出版了医学专著《雅俗医学》,由他的学术继承人主编的《夏斌医论集》也已出版发行。

除了专著,至今已发表130多篇学术论文

单从1980年有记录以来算起,夏斌接诊过的患者就已超过45万人次,如今73岁的他依然不遗余力地坚守在岗位上,而他同龄的朋友早已开始享受退休生活。对此,他并不感到遗憾,他说他遗憾的是缺少对家人的陪伴,但这份遗憾却成全了无数病患家庭的圆满。

每次看到患者因为他而康复,内心便升起一股莫大的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又推动他在中医学这条路上更好地走下去。

“我这一生注定属于中医学事业,不管是73岁、83岁还是93岁,只要干得动,我就会在这条路上一直干下去。”

礼品

发放

为迎接首个“中国医师节”的到来,合川区卫计委特组织区内各大医院,向广大市民免费发放总价值近8万元的健康体验礼品,本期发放礼品如下:

礼品内容:

合川区中医院中医康复理疗体验券*30张

获奖条件:

在本条消息下方留言“我要领礼品 联系方式”,并将本消息放入朋友圈即可。每位读者限领一种礼品。

领取方式:

小编将通过微信后台随机抽取获奖留言,并通过“留言回复 电话”的方式通知大家领奖事宜(领取时间:7月20日-27日上午8:30~下午17:30;领取地点:合川区文化艺术中心三楼掌媒部办公室)。

下一批礼品发放时间为8月1日

敬请留意!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举报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