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效果|“丝路驿站”渭沱的乡村治理创新之路

渭沱镇是“渝新欧大通道”兰渝铁路入渝第一站,是国家“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重要连接点,正规划建设市级物流产业园区。面临大拆迁、大建设、大发展带来的社会治理新挑战,渭沱镇不断思考和探索,如何创新社会治理,促进平安和谐?实践出真知,近年来,渭沱镇与时俱进走出了一条网格管理专业化,单元自治人性化,平台治理智能化的乡村治理创新之路。

建网格,专人专责化纠纷

“以前晚上出门,许多路段都是黑灯瞎火,觉得不安全。”据渭沱镇上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曾经,渭沱场镇上的路灯有许多不亮,并且人行道的损毁也十分严重。公共厕所也比较少,场镇上的环境卫生也存在很大问题,给居民的生产生活与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

渭沱镇工作人员正在向记者讲解流程图

在走访的过程中,社区干部小刘将收集到的消息通过“社区E通”及时进行了反应。镇党委、政府收到网格员小刘反应的信息后,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整改方案,争取上级补助资金600余万元,自筹资金近300万元,对渭沱场镇的环境卫生和基础设施进行了综合整治,对不亮的路灯进行了全面整修,还新修了厕所。如今,渭沱场镇的面貌焕然一新,不仅路面变得干净整洁了,大家上厕所方便了,场镇居民出行更安全了,幸福感明显增强了。

同时,渭沱镇合理划分镇、村(社区)、网格三级管理模式,将13个村社区划分为80个网格、绘制作战图,划分责任网,签订责任书,实现地域全覆盖、人员全明确、责任全落实。并按照“1 X”的原则,实行“一格多员”的管理模式,每个网格落实了1名机关干部包网,逢十入网开展工作,建立“网格六包”的工作责任制。

该镇还实现了全镇机关干部、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警等1200余人全部入驻单元网格,将网格打造为采集信息、发现风险的第一感知触角,便民利民、解决问题的第一服务窗口,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网格化管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以“网格 网络”为依托,以服务管理为重点,渭沱镇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回应诉求。

划单元,自治协商解矛盾

“当时,修建便道路的事一传开,我们都非常高兴。”在采访中,一位居民告诉记者,就在不久前,镇上要修建便民道路,每家每户都争相宣传。但得知修便道路的毛坯路需要村民们自筹资金,大家都觉得很泄气。“许多村民家的条件并不算很好,并且有些村民也不理解,不愿意出钱。”采访中,该居民说道。

“协商议事团”的唐得文等成员,在收集大家的意见中注意到,周围的村民在自筹资金上各持己见:有的家境富裕但持观望态度,有的家庭实在困难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让大家的出行更加方便。”唐得文意识到必须召集大家共同协商,将修路尽快提上日程。  随后,他立即将议事团的成员们召集在一起,召开议事团会议。唐得文将了解到的情况进行了沟通交流,并把存在的问题一一梳理出来。并将“村上之前没有便道路导致村民们去赶集或者出远门都非常不方便,自从其他一些村社修建了便道路,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明显的变化”等情况分析给居民听。最终议事团成员们取得了大家的认同,村民们都表示将大力支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据了解,近年来,渭沱镇着眼基层自治,在80个网格内以自然院落为基础,建立了252个自治小单元。并在自治小单元成立了“协商议事团”,成员由该单元的村两委会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乡贤能人代表、群众代表组成。采取“提、议、办、督、评”五个工作步骤说事议事,推动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2018年以来,协商议事团的成员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协调能力,解决了环境卫生死角整治、家禽滞销、贫困户产业落后等民事20余件,网格红细胞也在全村各个角落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

渭沱镇工作人员正在向记者讲解流程图

筑平台,综合治理保平安

“我要报案,昨天家里进了小偷。”两个月前,一位居民来到镇上的派出所报案称,家里失窃,损失了一部分财物,希望能尽快抓到罪犯,追回损失。当地的派出所接到报案后,立即来到了渭沱镇的综治中心,在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的协助下,调取了疑似失盗时间的附近监控录像,经过一天的观察,立即锁定了罪犯,并实施了抓捕。

据了解,渭沱镇坚持高标准,搭建了综治实战平台,注重运用“互联网 ”技术手段,广泛布建视频监控等感知终端,筹资40余万元在公共区域、重点场所、路段安装高清摄像头126个,建立了镇视频监控中心,并动员辖区企事业单位安装摄像头212个,实行“探头站岗、鼠标巡逻”,确保了“人过留影、车过留牌”。

同时,渭沱镇落实市委政法委和区委要求,结合辖区实际,建成了标准化的镇综治中心,设立2 3功能室;村综治中心建立“1 3功能室”;筑牢基层综治维稳一线阵地,提升基层平安建设工作效能。

渭沱镇还建立了大防控体系,坚持群防群治,注重倾听治理主体和广大村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抓好社会风险大防控。组建“渭沱义工团”,“渭沱红马褂”等1000余名志愿者队伍开展公益活动。创建“网格580(我帮您)”,叫响了“网格580,服务送上门”等服务口号。建强“巡逻队”,通过“单建、联建”方式组建专(兼)职治安巡防队伍13支130人,招募平安志愿者300人,配备了电动巡逻车、对讲机、小喇叭、手电筒等器材,强化巡逻防控力度,实现了村庄街巷有人巡、重点部位的有人守,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大格局。

“新时代践行新思想,新征程呼唤新作为。”渭沱镇将充分发挥镇、村(社区)、网格、红细胞自治小单元的工作力量,牢牢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打造“丝路驿站·善治渭沱”的靓丽名片。确保辖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记者手记

如何创新社会治理,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如今早已是各级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近年来,网格化管理也成为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在我区已进行了大范围的推行。说到“网格化管理”就不得不提到渭沱镇,在该镇的居民生活区里,一个个网格划分细致入微,仿佛似一张无形的网,将每个居民划分入内。

采访中,记者发现,渭沱镇创新乡村治理新模式,在“网格红细胞、治理小单元”的治理模式下,每个网格都由指定专人负责、收集信息、为民服务,这张管理和服务网格被织得更加细密。

这项早已在全区推广的基层管理方式,在渭沱镇的村、社区生根、发芽。镇街镇貌、居民纠纷、安全出行……,一个个难点问题在无形中被一一化解,不但提升了全镇居民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也让居民对管理工作大力支持,难以治理的问题得以顺利整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流动人口的增多,社区治理的难度也在逐渐加大。传统模式己不能适应现代的管理要求,而网格化管理,真正从细节上做到让老百姓满意。”采访中,渭沱镇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何创新网格化管理正是新形势下社区治理的有力抓手,也是渭沱镇孜孜不倦的追求。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举报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