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系列报道②︱培养一项技能 造就“三型”农民

NEWS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如何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我区在乡村振兴实践中,通过对农民开展有针对性的生产实用技术、专业技能和社会服务等多种培训,造就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等“三型”农民,让每一位农民掌握一门赖以生存的技能技术,努力提高他们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生产经营型

让农民成职业种地能手

“‘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是时下经常能听到的一句话。现在,乡村在家种地的多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他们文化素质不高,年龄偏大,农村“人才空巢”现象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大“拦路虎”。

为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我区将农村人才培养提上重要议事日程。首先,“就地取材”培养,启动大规模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把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士等以农业生产为职业、具有较高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且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纳入培训对象,着重围绕方竹笋、中药材、茶叶、粮油、畜禽等几大农业产业,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让一大批“田秀才”“土专家”成为带动一方群众致富、振兴乡村发展的主力军,引领、示范、带动更多“70后”“80后”加入职业农民队伍。

种植技术指导

其次,着眼于“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这一目标,以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和大学生村官培训、扶贫开发培训等为平台,采取贴近优势产业发展、贴近经营主体需要、贴近农民技术需求、贴近农时季节生产“四贴近”方式,将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适时开展辣椒、李子、中药材、水稻以及中蜂、土鸡等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农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什么最有用就教什么”,做到现教现学现用,为农民送去“及时雨”,真正实现“授人以渔”。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农技人员素质提升培训、专项技术培训、农村妇女种养能手培训……今年以来,我区以点带面,各种培训相继展开,真正让农民走上职业化发展道路。

专业技能型

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

什么是“专业技能型”农民?“他们懂农业生产规律,有一技之长,可以发展特色产业,并且能不断接受新的观念、学习新的知识。”区乡村振兴办有关负责人黄玲说,这些“专业技能型”农民是全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力量。

扶贫培训是技能培训之一,它主要针对建卡贫困群众、贫困村群众以及残疾人、低保户、留守妇女、返贫群众、贫困临界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众,开展母婴护理、美容美发、家政服务、保安等技能培训,培训考试合格人员发放全国通用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并推荐就业,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

母婴看护培训

创业就业培训也如火如荼开展。我区围绕就业市场需要和群众技能需求,继续实施扶贫就业创业培训“一免两激励”计划,对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贫困户、农村剩余劳动力、留守妇女等人群,采取“订单式”培训,有针对性地免费组织开展电工、焊工、车工、保安、烹饪、缝纫等专业技能培训。

扶贫技能培训、就业技能试点培训、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扶贫创业巾帼致富带头人培训……各种专项技能培训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水平,实现了人才培育和就业的精准化。

社会服务型

让农民为农村聚人气

现在,农村多数年轻人都外出“挣现钱”了,乡村剩下的大部分是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缺少人气。乡村要振兴,必须要吸引更多人进村,让冷清的山村热闹起来。“人气”从哪儿来,我区确定了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大力培育“南川巧媳妇”实用人才培训品牌。我区围绕旅游、乡村民宿、农村电商等项目,按需定制培训项目。面向具有创业意愿、具备基础条件、综合素质较好的18~50岁返乡女性,按照“善经营、懂管理、讲诚信、会做农家菜、会制土特产”等10项标准,设置创业意识、扶持政策、菜品制作、客房服务、文明礼仪、金融知识、个人形象设计等培训课程,有针对性地培育“农家乐版”巧媳妇,提高“巧媳妇”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营销能力。

“南川巧媳妇”培训

近几年,随着神龙峡旅游逐渐升温,南平红山、云雾、永安等村的农家乐如雨后春笋,现有星级农家乐120家以上。

硬件设施建起来了,接待服务也要跟上。我区依托创新职业培训学校等培训机构,给村民请来了专家,对他们进行接待礼仪、卫生安全、农家菜、特色面食制作等培训,让乡村旅游不仅有“形”,更有了“神”。

除了“南川巧媳妇”,我区还结合经济特点和乡村旅游发展,挖掘各乡镇特有的地域性农特产品和农村致富产业,将“南川区土特产制作”和中药材纳入“地域性”特色培训计划,开设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方竹笋、灰粑、油茶等系列特色美食培训,通过“一村一课一特色”培训,实现“一户一业都增收”的乡村振兴发展目标。

截至目前,我区今年已开展各类培训上千人次,着力培育了一大批懂技术、有技能、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口袋鼓囊囊、精神亮堂堂的新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撑。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举报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