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系列报道③︱盘活一分土地 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NEWS

土地,是农业的命脉,也是乡村振兴最重要的资源。近年来,我区立足农村发展实际,坚持以农民为主体,股份合作为纽带,强力推进“三变”改革,盘活农村土地资源,让“沉睡资产”焕发了新的生机,激发了“三农”无限活力。

探索有效途径

激活土地资源要素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与城镇日益拥挤的生活空间相比,记忆中小河流水的乡村升华成一代人对理想生活状态最好的诠释,民宿作为一种旧乡愁与新乡土相结合的产物,逐渐走入人们视野。

民宿的发展,核心要素是土地。

今年7月,我区出台了《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民宿的意见》,重点围绕环金佛山南部乡镇、大观生态农业园区所辖乡镇,在交通便利、资源条件良好的区域,结合现有传统村落和土地“两规”覆盖情况,规划布局金佛山西坡、北坡、东坡(含山王坪)、金山湖、大观园5大旅游民宿集群,以及若干个旅游民宿项目拟选点,配套基础设施,完善要素保障,打造精品旅游民宿集群。

意见明确要强化旅游民宿项目用地保障。具体而言,一是新增建设用地适用点状征地。旅游民宿项目需新征建设用地的,可根据项目规划设计进行点状征地,征地红线以区规划局和区国土房管局审核确定的为准。二是土地出让政府收益等额补助。旅游民宿项目所涉国有建设用地,按“成本(地票、征地拆迁、计提基金等经审计确定的成本)加3~5万元/亩的政府净收益”出让给投资业主,项目用地所缴纳的政府净收益在项目建成并认定符合旅游民宿标准后,等额补助给项目业主。

在我区印发的《南川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重点工作目标任务责任分解方案》中,对激活土地资源要素也做了明确的任务分解。比如,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乡村振兴的比例;合理使用单列安排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专项指标,重点保障和合理利用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销售、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等项目用地;交通、水利等政府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用地,按需供应、应保尽保;落实好地票交易制度,利用市场化机制鼓励复垦复绿,到2020年,每年交易地票500亩左右等。

创新经营方式

让撂荒地变“活资源”

大有镇石良村5组村民尹大辉十分感慨。他家原种植有20多亩地,但儿子常年在外务工,平时靠老两口根本忙不过来,就让不少地荒着了。如今,他们把大部分土地都流转给了公司种茶,不仅成为了茶叶基地的股东能参与分红,还能在茶山里做做零工。

石良村枫香林居民点,沿线农房环境焕然一新。

作为市级“三变”改革试点村,该村大力盘活农村资源要素市场,激活农村发展活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现在,茶叶公司和村民签订了协议,在项目正式投产经营后,会对村民实施保底分红。按照协议,该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程序将分红资金的50%分配给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红资金的40%用于全村贫困户、60岁以上老人生活保障金等公益性支出,分红资金的10%用于村集体经济组织积累或发展再生产。

相关负责人介绍,农业公司以“保底红利 10%股权分红 养老金”的形式,确保农民股东利益最大化,村里五保户和60~70岁的老人每月将获得养老金100元,71~80岁每月150元,80岁以上每月200元。

和石良村一样,石墙镇楼岭村也正在探索“三变”改革新路,让村民一份地带来多份收入。

该村采取“合作社 村集体组织 农户 基地 电商”的发展模式,将订单农业与国家退耕还林和扶贫政策有机结合,将土地使用权、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把农村闲置土地集中起来统一流转,农民以土地或者扶贫资金入股,实行保底分红,流转土地所涉及的农户优先务工,最大限度保护农民利益,让农民离地不减收。

72岁的村民刘能友原来是一名贫困户,但自从土地流转后,他每年可获得保底分红、务工收入、退耕还林补贴和土地流转费4份收入。

石墙镇“电商之家”正在楼岭村3组李子种植户李昌怀家收购李子。

曾经的撂荒地变良田沃土,和刘能友一样享受到生态红利的村民越来越多。据了解,楼岭村总共投入扶贫资金40万元,分别用于笋竹产业和电商发展,每年按6%保底分红,全村54户贫困户与村集体共同享有分红权,其中村民占85%,村集体占15%,分红时间为3年,每年10月前兑现。从2016年开始,该村已经连续分红两年,不仅村民摇身变成股东,也改变了村集体经济多年零收入的窘境。

发挥土地效益

盘活“绿色银行”

“过去都说种一棵树就是往‘绿色银行’里存一笔款,但取不出钱来,农民还是过着穷日子搞绿化。自从林权改革以来,满山遍野的树木有了主人,也多了‘取钱’方式,农民才真正从中得到了实惠。”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河图镇虎头村,这种实惠就是真金白银。

据虎头村党支部书记谭文凤介绍,过去因为当地村民大多外出经商、务工或定居,留在村里的几乎全是留守老人和妇女,因此该村大量承包地撂荒,林地林相较差,且无人经营看管,经济效益常年低下。

直到2012年,正值我区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热潮,村里外出务工的唐仕文、甯学文等人返乡创办农业公司,这种情况才迎来了改变。通过“林权改革”和“林地退出机制试点”,唐仕文、甯学文等人获得了足够支撑发展的土地,当地农户也得到了收益。其中,虎头村5组李润元、李必会、戴碧英等6户村民率先将32亩林权自愿退回社集体,再由社集体集中流转给公司统一经营,获得直接经济收入32万元。

这种收益不止于此。通过这种林地流转新模式,唐仕文等人的农业公司已流转土地400亩,从事农业开发、农产品种植、淡水养殖、旅游开发等。预计全部建成投用后,能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以上。

“直接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就近务工,还能带动虎头村的经济发展。未来,前来游玩的人多了,村民生产的农副产品在家门口就变成了钞票,实现公司、农户和社集体几方赢利的新局面。”谭文凤说。

从山林确权到户开始,林农成了山林的主人,到“大户”带动下,旅游经济、林下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茁壮发展起来。我区的实践证明了发展创新给林农带来了实惠,“变”出了“金山银山”。

近年来,我区森林资源不断增长,为森林旅游发展储备了森林资源,创造了条件。我区立足生态保护,通过与国有林地联营入股分红、流转使用权、租赁森林景观,已走出了一条集体林地参与森林旅游开发的新路子。

其中,最知名的就是有着“中国森林氧吧”之称的山王坪喀斯特国家生态公园。该公园采取国有林地主导,联营集体林地共同发展模式,在其拥有的2.44万亩森林资源建设中,山王坪村将1.38万亩集体林地评估作价入股共建,国有林场与村集体按股分红,在保护好生态的同时,依靠公园发展森林旅游,林农则按照占股比例获得旅游“红利”。

山王坪

自开园营业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0万元,带动周围农户发展森林旅游、林地流转或租赁分红等年均实现增收超过千万元,成为国有林场转型发展和林农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举报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