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这片大地正经历着一场嬗变,我有幸见证了这嬗变的前夜……”7月12日,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钱犁谈到其所著报告文学《嬗变——来自重庆市云阳县“脱贫攻坚”第一线的报告》的感受时,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感慨地说,“这是一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日前,钱犁精心采写的这篇作品,在中国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大型纪实文体旗舰刊物——《中国报告文学》2018年7月号“现实变奏”专栏头条推出,获誉甚隆。业内人士称,作者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写出了时代的脉搏”。
这篇4万余字的报告文学作品,可谓是对云阳这场将会被历史铭记的“脱贫攻坚大战”的阶段性总结。作品详实地记录了在云阳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全县1.5万多名“揣着感情,带着良知,凭着良心”的干部职工是如何在参与一场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大决战,写出了扶贫队员使命与担当的高度契合,写出了贫困户安贫与思富的悄然换位,写出了云阳县各级政府打赢这场“战役”的决心和信心,谱写了一曲云阳人民“奋力拼搏,决胜脱贫攻坚”的时代赞歌。
文章读来令人心潮澎湃,感慨万端。在作品中每位主人公身上所发生的故事,无不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比如背着幼女下村扶贫的张玉霞。
张玉霞是云阳县行政服务管理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2017年3月,她主动请缨,背着5个月大的女儿来到其驻村工作点——养鹿镇新禾村。她白天忙着下去搞调研、摸情况,把孩子交给奶奶照顾,孩子常常饿得“哇哇”直哭。虽很愧疚,但她却抱着一个信念:宁肯苦孩子,也不能误工作!一年多时间,她访遍了全村880多户村民,踏遍了全村每一座山岭、每一道田坎、每一处院落。当女儿伴随她9个多月、开口叫出第一声“妈妈”时,她紧紧搂着女儿默默地说:“孩子呀,为了这方土地上好多的爷爷奶奶不再受穷、不再受苦,妈妈只得亏欠你了——妈妈心里有愧啊!”
“张玉霞,自然只是整个云阳县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伍中的一个缩影。”作者在文章中写道。在文章中,这样的“缩影”还有很多,杨良峰、李树芳、向家玺、龚波、白俊、曾祥学,以及来自县外的重庆市轨道集团的罗强、重庆市政协扶贫集团的孔智慧和“80后”青年翁顺春等等。他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杨良峰、李树芳夫妇双双投身到扶贫工作中,在老母病危期间未能尽到陪伴之责,故去时又未能送终尽孝,抱憾无穷;白俊为了泥溪镇协合村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东奔西走,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罗强为了履行所肩负的神圣使命,只能把对父母妻儿的思念埋藏在心底,写进日记里……这些驻村工作队员,他们的事迹无一不是可歌可泣的,他们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诠释着“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精神答卷。
云阳县这场“脱贫攻坚大战”,不仅改变了广大贫困户的生活状况,同时也改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由“安贫”到“思富”,由“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这方面,作者也有精彩的描述:陈方安被评为“贫困户”,甚觉脸上无光,誓要甩掉“穷帽儿”,与妻子发奋图强,两三年就使家庭经济状况大变样,奔上小康路;贫困户贺茂胜“宁借一亩,不要一斗”,谢绝好心邻居的物质施与,凭着借来的一块秧田开启“嬗变”之路,如今年收入已达10多万元。在政府多方努力下,通过精神扶贫,绝大多数贫困户不再消极怠惰、固守贫穷,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都积极争取甩掉“穷帽”,同奔小康路。
除了一个个具体的人,作者对云阳县委、县政府怎样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苦干、实干加巧干的历程,也作了深入刻画,真实地记录了一个真心实意为广大贫困户、为广大老百姓干实事的政府,读来同样令人动容。
“我一连数日披风沥雨,行进在云阳的大江南北,去追寻扶贫干部们的深沉步履,聆听他们的心灵感悟,品味他们的酸甜苦辣,分享他们的精彩人生。”为了真实而深入地反映云阳这场“脱贫攻坚战”,自今年6月上旬开始,作家钱犁就奔走于云安、泥溪、清水等十数个乡镇,采访了大量扶贫干部和贫困户,收集到许多鲜活事例,前后历时一月成稿。
钱犁说:“通过深度挖掘,我直接体会到云阳上上下下揣着感情、带着良知、凭着良心‘扶真贫、真扶贫’,以及全县超乎寻常的力量摆布、超乎寻常的政策倾斜、超乎寻常的扶贫效果等方面是动了真格、动了真情、获得了真经的;有很多地方表现出的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的东西,都是令人景仰和称道的。”他谦虚地表示,如果这篇报告文学还有几分成功之处,那主要是来自于云阳本身“脱贫攻坚”的宏大气势,以及在这个特殊战场上,云阳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身上所表现出的一种强大的精气神。
作家小传
钱犁,重庆巫山人,高级记者,曾连续三十年供职于四川人民广播电台、重庆商报社、万州杂志社、万州日报社、三峡都市报社、重庆法制报社、西部观察杂志社等新闻媒体,先后担任《万州杂志》《万州日报》《三峡都市报》副总编辑、《西部观察》《重庆法制报》总编辑,相继获得两届中国新闻奖。现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杂志特约作家、重庆市作家協会会员,万州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己公开出版《苍生在上》《三峡之子》两部近60万字的报告文学作品。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