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在脱贫攻坚上集中资源、力量,精准发力、砥砺前行,累计完成120个贫困村脱贫销号,22500户83955人稳定脱贫,其中,2017年完成21个贫困村脱贫销号,5066户17961人稳定脱贫,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巫山特色的精准脱贫路子,让贫困群众享受到了致富成果,在全县脱贫攻坚、共赴小康的生动画卷上绘就了浓重的底色。
三级联动聚脱贫大合力
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实行书记、县长“双组长制”,加强统筹协调和指挥调度。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主任委员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自查验收委员会。组建了由分管县领导挂帅的30个攻坚组和7个分类验收组,集中力量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成立了25个脱贫攻坚乡镇(街道)指挥部和工作队,各指挥部由县领导任指挥长,实行定点包干。开展“脱贫攻坚星级村”创建,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25个乡镇(街道)和70个县级部门向县委县政府立下“军令状”、乡镇(街道)与村签订责任书。全县形成了三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工作局面。
聚焦深度贫困精准发力
坚持用“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的尺子,对全县农村人口进行全面“筛查”,高度关注“三最”(最偏远的地方、最窎远的住户、最贫困的群众)“五类”(低保、残疾、五保、孤儿、就地“农转非”)特殊人群,全面实现小康路上,绝不让一个群众掉队。同时,对识别出的深度贫困乡镇、深度贫困村,县四大家主要领导和县委副书记点对点联系,在政策、资金和人力上予以倾斜,强力推进。
健康扶贫“斩病根、拔穷根”
实施健康扶贫,加大医疗救助,让贫困患者病有所医。新一轮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我县精准识别确认建卡贫困户中涉及6803户23364人因病致贫。为彻底根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巩固脱贫成效,我县先后开展三轮精准扶贫医疗救助。截至目前,累计救治12642人次,出院12408人次,县外转诊30人次,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9.7%,治疗好转恢复劳动能力达70%以上,贫困患者医疗费用自付比例控制在5%以内,初步实现“治愈一人、脱贫一户”目标。
全域旅游带动脱贫致富
大力实施“旅游 ”和“ 旅游”,以“一业兴”促“百业旺”,积极探索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编制乡村旅游总体规划,推动“旅游 现代观光农业”融合发展,重点推进山羊、脆李、烤烟、中药材“1 3”主导产业,巩固发展烤烟8万亩,规划发展脆李20万亩、中药材20万亩、山羊养殖100万只,实现规模化、商品化、景观化发展。同时抓好高山蔬菜、富硒茶叶、生态渔业等特色农业。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围绕休闲观光、农耕体验、康体养生、避暑纳凉等特色乡村旅游品种,着实推进“一心四片三圈”乡村旅游精品建设,培育“三峡院子”乡村旅游品牌,打造“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游客在曲尺乡柑园村观赏盛开的李花。王忠虎 摄
推出“柳坪—青苔—黄岩”神女景区打造全市乡村旅游样板,创建建平乡、曲尺乡、当阳乡和文峰村、鸳鸯村、春泉村“3乡 3村”乡村旅游样板。目前,全县旅游业覆盖重点贫困村50个,建成10余个乡村休闲旅游示范点、600余家农家乐,每年直接带动1万余人脱贫致富,实现产业结构由一产业主导向三产业主导“华丽转身”。 “旅游精准扶贫,让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县扶贫办主任朱钦万表示,党的十九大后,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和全域旅游建设,将有更多贫困人口通过旅游扶贫走上致富路,奔向幸福美好生活。
曲尺乡纽荷尔。王忠虎 摄
打造家政劳务品牌促就业脱贫
开展各类培训180期1.5万余人次,提高外出就业能力,稳定劳务输出18万人,其中贫困家庭2万人以上。在“巫山建工”“巫山缝纫”等劳务品牌基础上,致力打造巫山家政服务品牌,并以“巫山•红叶姐”命名家政服务,促进劳动力转移,推进贫困户脱贫致富。截至目前,累计培训“巫山•红叶姐”10267人,就业率86%,年人均收入达4.5万元。
扶贫公益性岗位保稳定脱贫
安置贫困户劳动力,岗位开发是关键。全县各级政府结合贫困村解决“八难”、实现“八有”的要求,在村社开发扶贫工作协助、道路管理、清扫保洁、公共设施管护、交通秩序、环境卫生等技术含量低、劳动技能要求不高的公益性岗位,实现建卡贫困户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目前,全县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1535个。确保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1人以上稳定就业。
“接下来,我们将政策不变、力度不减、队伍不散,全面实施“十大战略行动计划”,打好“三大攻坚战”,尤其是把打好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结合起来,建立后续帮扶长效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全面抑制返贫和新生贫困产生。”朱钦万说。(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