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贫困村,如今的标准化柚园产业带,大观镇庙坝村是这样做到的?
大观镇庙坝村
占地3.4平方公里,距离大观场镇不到5公里。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村里基础设施薄弱,加上缺乏产业支撑,该村6个村民小组513户村民,守着2896亩耕地,在2014年成为了市级贫困村。
近年来,该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柚树规模化种植,村容村貌一天一个样,村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大观镇庙坝村六组,村民正在标准化柚园里用小型旋耕机翻耕土地。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曾经的庙坝村村民出入的主要干道年久失修,坑坑洼洼,每逢雨天路面必定积水;为村民服务的办公楼基础设施老化,房顶漏雨侵蚀墙体。没有像样的路,如何致富?没有像样的办公地点,谈何聚心?
2015年,大观镇整合市级专项扶贫资金200万元,部门项目资金529.6万元,帮扶集团资金90万元,慰问和“一对一”生产扶持资金20余万元,群众自筹资金67.4万元,启动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大观镇庙坝村减灾安居点
“路好了,心就宽了。以前路不通,车子进不来,柚子运不出,自家的柚子全靠人力背、挑、抬,不仅辛苦,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柚子烂在地里,好心痛哦!”每当回忆起修筑公路时的场景,大观镇庙坝村六组村民文明祥脸上都会洋溢出笑容,“路修好了还硬化了,连串门都方便多了。”
如今,庙坝村的公路来了个“大变脸”。四组钟河坝的村民到五组去串门再不用走泥巴路,三组修起的地质灾害滑坡安置点有了连接到村主公路的水泥便道,关之门至原村办公室的路也不再坑坑洼洼……全村实现了组组通公路,贫困户户户通硬化便道。
大观镇庙坝村整治的山坪塘
除了公路,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也为村民带来了众多便利。投资65万元修建的便民服务中心让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人畜饮水工程建设让全村群众用上了卫生安全的自来水;因灾倒房群众拿到补贴建了新房,王官林、王官忠和刘安三户建卡贫困户家也通过危房改造有了新居,再也不用在下雨天提心吊胆、夜不能寐……
如今,曾经致不了富、聚不齐心的庙坝村正逐渐蜕变着,水泥道路、农资超市、金融及电子商务平台、卫生室、图书室等软硬件设施一应俱全。
柚子产业加快发展
村里一天一个样,变化明显,也让庙坝村的村民们精神面貌发生着巨大转变。
因为地理位置和历史传统等原因,多年来,庙坝村大多数家庭都是年轻人外出务工挣钱,老人留守种庄稼,村里几乎没有优势产业,家庭收入来源单一。如何让大家靠着内生动力脱贫致富?多番思量,大观镇做出了立足自身特点、大力发展柚产业的决定。
庙坝村的标准化柚园内,已脱贫的杨君良正在自己柚园内查看柚树长势。
庙坝村是大观镇乃至梁平有名的柚子出产地,各家各户都有在门前种柚子树的习惯,既可以自己吃,还可以卖钱。久而久之,庙坝村有了众多树龄在10多年乃至100年的柚树,所产柚子汁多、口感好,深受大家喜爱。
年近六旬的刘场瑞是大观镇庙坝村二组村民,一辈子种的都是玉米、小麦,在门前种的柚子也只是随手种来自己吃的。如今,要他将家里条件好的土地都用来栽种柚子树,可让他心里担忧了很长段时间。在刘场瑞的心里,柚子树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占了土地、结了果却卖不了钱,砍了当柴烧却又舍不得的“烫手山芋”。
庙坝村村民正在栽种柚树苗
“庙坝村有栽种柚子树的历史传统和自然条件,可一直以来都是各管各,没能形成产业,柚子树越种越不值钱。”在庙坝村党总支书记杨人政看来,想要将“散打”的柚子产业做大做强,必须抱团发展,规模化、规范化。
为了将柚子作为扶贫产业发展起来,大观镇在庙坝村试点柚子管护全程社会化服务,由政府出资购买公共服务,帮助农民开展施肥、杀虫、修枝等管护工作,实施柚子规范化管理,并成立柚子专业合作社,实行保底价收购,鼓励老百姓发展柚子产业。
“去年的柚子管得好,产量高,味道也好,家里的100多株老柚树结的柚子卖了3000多元。”提及如今发展起来的柚子产业,刘场瑞心里乐开了花,“简直跟捡钱一样。”
大观柚子专业合作社工人在包装柚子
为进一步将柚子产业做大、做强、做出规模,2015年12月初,该镇筹集资金,购买优质柚树苗4万余株,凡在规划范围内栽植柚树的农户,除享受由镇政府免费提供的柚树苗之外,还可获得每亩500元补助。
如今,庙坝村以梁平柚为特色的主导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建设了以万家坝为核心展示园,一组古龙包、二组土地湾、三组庙子坡、四组钟河坝、五组学堂塝、粪鸡窝为示范片的“一园六片”1200亩标准化柚园产业带。
现在,曾经的市级贫困村已摘去了戴在它头上的“贫困帽”,已脱贫24户105人,其中稳定脱贫户7户70人,全村现仅剩建卡贫困户1户2人。
文/图 记者 吴平
梁平区委、区政府政务公号,一直坚持原创、广做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