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A股不具备持续大跌基础 股市运行的有利因素并未改变

受多重因素影响,A股市场大幅下跌,19日的盘中一度跌超4%,收盘时沪指报2907.82,跌3.78%,创2016年6月以来新低;深成指报9414.76,跌5.31%;创业板指报1547.15,跌5.76%,创2015年1月以来新低。对此,国内四大证券报纸发布相关评论。

中国证券报:A股不具备持续大跌基础

近期,A股指数出现震荡下跌情况。多位专家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发展从韧性和质量看将好于市场预期。金融监管协调性更强,政策工具箱充足,完全有能力化解市场风险。

中国经济韧性十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生产来看,工业稳定增长,1月至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增速与1月至4月持平。从消费来看,今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月至5月增长9.5%,总体延续较快增长态势。

从投资来看,尽管整体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但是投资结构在优化。制造业投资增长速度加快,民间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制造业PMI长期保持在景气区间内,特别是5月制造业PMI为51.9%,比上月提高0.5个百分点。

“从就业来看,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8%,环比、同比均下降0.1个百分点。从价格来看,5月CPI同比上涨1.8%,保持温和上涨态势。5月份PPI上涨4.1%,涨幅尽管比上月扩大0.7个百分点,但总体保持在比较合理水平。所以,价格平稳,就业向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说。

从经济基本情况看,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刘锋表示,当前我国工业生产依然稳定,内需有进一步提振空间,通胀温和压力有限,消费总体稳定。通过着力扩大内需,可有效对冲外需变化。下半年,从稳定内需,防范系统性风险角度,货币投放在稳健中性基础上有望边际宽松,为稳增长、防风险、去杠杆营造适宜货币金融环境。

“中国经济增长从韧性和质量上看将好于市场预期。”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日前表示,例如,消费不断增长、民间投资持续回升,进一步抵消国有企业、基础设施投资放缓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中国消费增长目前来看仍将延续强劲势头。尤其当前中国就业市场火爆,将使职工工资从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加速上涨,从而对消费继续走高提供支撑。

中诚信国际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闫衍判断,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经济增长韧性仍存在。从短期视角来看,过去三个季度中国经济增长一直维持在6.8%的水平,短期企稳趋势比较明显。“如果我们再把视角放长一些,在过去七年当中,中国经济开始出现回升势头。因此,基于对短期和中期判断,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已处于企稳回升的趋势。”

“经济基本面不支持中国股市连续暴跌。”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负责人田利辉说,5月份经济数字不错,国民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势头,经济增长韧性不断增强。宏观经济形势稳中向好是资本市场稳健运行坚实基础。

估值处于低位流动性无忧

分析人士认为,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低估值带来高安全边际。目前位置机会大于风险,市场在反复磨底之后,仍会回到基本面主导轨道上。

“整体来看,A股市场仍处于良性发展状态。从盈利角度看,在经过2017年供给侧改革去产能过程后,实体经济活力已获得一定程度修复。从一季报情况看,在剔除金融股后上市公司平均利润增速达23.53%,处于相对健康状态。”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从估值情况看,无论是全部A股还是上证50、创业板指等主要指数目前估值水平均大致等于甚至低于2016年初水平,表明在盈利修复驱动下,当前股价对估值已有较好消化,估值绝对水平不算高。

从流动性情况看,陈雳认为,在去杠杆情况下,今年金融市场流动性水平仍比去年水平更加平稳,显示货币政策调节机制日益灵活。近期央行连续续作MLF,表明央行维持货币市场流动性平稳整体意图未发生改变。“中国股市估值不高,系统性风险可控。”田利辉表示,我国上证50市盈率仅为12倍,市净率仅为1.6倍;标准普尔500市盈率为22倍,市净率为3.3倍;道琼斯综合平均指数市盈率为20倍,市净率为3.3倍。

央行再次释放积极信号稳定市场预期。央行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展望未来,央行将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加强形势预判和预调微调,加强监管政策协调,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积极有效应对可能的外部冲击,稳定市场预期,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有序推进金融改革开放,促进经济金融平稳健康发展。

展望下半年A股市场走势,不少券商认为,防范风险和新经济转型仍是核心主线。2018年A股市场最悲观的时候正过去,积极看多下半年。从政策方面看,扩大内需、金融开放、鼓励新经济等有望提供较好政策环境。从流动性方面看,在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基调下,下半年A股仍是存量资金博弈行情。从全球股市视角出发,A股盈利能力较强,估值和风险溢价水平合理,下半年可相对乐观。

政策红利料持续释放

从亚洲金融危机到美国次贷危机,市场“逢八危机”担忧未散。实际上,2018年全球经济迎来复苏之春,全球政策正加速从需求侧刺激转向供给侧改革。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先行者,中国供给侧改革已经初具成效,短期来看,中国稳增长政策储备充足,后续有较大持续释放政策红利的空间。中长期来看,各领域改革将加速推进,成为中国经济新韧性的基石。

“2018年下半年将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新起点,更多超预期的、实操性的改革开放措施有望陆续推出。”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认为,第一,供给侧改革迎来新接力。下半年,中国供给侧改革政策重心将转向要素价格市场化,精准化、长效化改革红利将加速显现,驱动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第二,结构性通胀翻越小高峰。随着供给侧改革由第一阶段转向第二阶段,下半年结构性通胀将震荡走强,形成一个小高峰,此后将在2019年渐次回归温和走势。第三,中国经济再立改革潮头。更多超预期的、实操性改革开放措施有望陆续推出。第四,中国经济培育结构性投资机会。得益于改革新接力和通胀小高峰,下半年,新经济、消费升级、“一带一路”、国企改革等投资主题值得继续关注。

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秦培景表示,预计后续还会有政策出台,明确“政策底”。首先,宽财政和扩大内需导向会越来越明确。例如,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已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其次,去杠杆需相对宽松货币环境。从近期央行没有跟随美联储加息而再次上调MLF利率就可看出端倪。在资管新规落地过程中,因为准备金要求,影子银行回表会发生广义信贷漏损,连续降准释放可贷资金的可能性也不低。随着政策逐步落地,明确“政策底”后,A股市场风险偏好会得到有效支撑。

田利辉强调,在有效可控的货币环境中,资本市场不具备持续暴跌的基础。目前,央行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货币闸门适度调节,有效引导市场预期,货币流动性合理,宏观调控灵活性正在增强,能够把握好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逐步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田利辉强调,通过加强金融监管多种举措,我国基本形成能够协调一致的金融监管体系,不会再度出现“九龙治水,无人负责”的局面。在中国当前金融体系中,金融监管当局具有调控股市的多种手段,政策工具箱充足,完全有能力应对市场风险。

证券日报:我国经济基本面不支持股市大幅下跌

6月19日,国内股市出现大幅下跌,但从我国经济基本面特别是庞大的国内市场潜力和产业升级的驱动力量来看,经济保持稳定增长、资本市场保持稳定运行并不断提高吸引力是大趋势,不会因当前的贸易因素而发生逆转。

从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特别是内生动力和内需市场趋势来看,保持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势头是有保障的。过去的11个季度里,中国经济增速都稳定在6.7%到6.9%之间,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稳定性。国家发改委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1.4%,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同比增长6.9%。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5月份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中长期贷款增加4031亿元,显示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较为稳固。

最新的上市公司一季报显示,沪深股市3500多家上市公司中,六成多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三成多业绩同比下降。多元电信服务、生命科学工具和服务、建筑材料、家庭非耐用消费品、半导体产品和设备等行业净利润增长率都超过100%。资本市场作为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将继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上证指数3000点一线的确面临一些现实的压力,需要化解。但客观来说,3000点一线已经是比较低的指数区间,投资机会增加。近两个月,外资持续流入1220亿元,就是一个证明。当然,不管外资是不是来抄底,A股大盘的市盈率都已显露出优势。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市盈率都是13倍,与英国富时100指数和德国DAX指数的水平相当。而美国道琼斯指数、标准500指数的市盈率都是25倍。这说明,沪深股市在全球市场中比较,也是具有投资价值的。

从股市内部治理来说,近期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优质大盘股上市压力,二是流动性存在相对不足。为应对当前形势,要在这两个方面安定民心,采取必要的措施。6月19日,小米已经要求暂缓发行CDR,并且获得监管层同意。这是一个积极回应。

要确保国内市场流动性充裕,同时防范流动性被“浪费”掉,就是说要通过严格监管和适当疏导,把流动性用到恰当的地方去。资本市场是推动实体企业降杠杆的重要场所。对于优质股票,要保证它的流动性需求。部分质押股票出现集中清盘情况,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股权质押融资是现代市场融资的一个重要手段。股权融资质押的风险是大还是小,如何处置更恰当,应该由企业、专业服务机构、监管部门和社会综合做出评价,要避免一刀切。对于股权质押比重过高,存在违约风险的公司,也要对处置的方式和节奏给予平滑处理。金融主管部门要根据这个现实情况妥善安排流动性,进行必要的政策调节。

6月18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接受《金融时报》采访,对流动性有关问题发表谈话指出,将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走势,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加强形势预判和预调微调,加强监管政策协调,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加大对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积极有效应对可能的外部冲击,稳定市场预期,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有序推进金融改革开放,促进经济金融平稳健康发展。人民银行的这个表态十分重要,各大型金融机构更应积极作为,落实好人民银行的精神,把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把稳定经济金融的效应传导到位。

在宏观政策稳定和灵活调节的同时,我们要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基础,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推进更大力度的改革开放。我们要充分运用好近14亿人口大国的市场潜力,促进内需升级并更好地同全球市场对接,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中国力量,贡献中国智慧。与此同时,要加快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特别是扩大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壮大机构投资者力量。要进一步完善监管,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坚定不移推进资本市场战略重心转移,为创新驱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支持!

上海证券报:股市运行的有利因素并未改变

受多重因素影响,A股市场昨日出现“情绪宣泄”式急跌。上证综指日跌幅达到3.78%,两市千余只个股跌停,市场日交易额创出近3个月新高。昨日的市场波动,带有较为明显的恐慌式杀跌特征。外围市场影响,以及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担忧是导致投资者大举抛售的重要原因。

股市是预期市,也是信心市。虽然昨日沪深股指跌幅较大,但理性分析,支撑市场运行基础的三大有利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仍在持续、流动性将保持合理稳定、市场运行的基础性制度日渐扎实等并未发生改变。

同时,随着近年来各项基础性制度建设不断深入推进,金融去杠杆、金融防风险工作日益收获实效,我国市场应对、抵御外部扰动的能力也在增强。放量急跌反映了市场在短期内的悲观情绪,但情绪宣泄过后,投资者也应理性看待市场的起落涨跌,客观认知影响市场运行的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

经济稳中向好的有利因素未变

宏观经济是股票市场走势基础的基础。当前,我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仍在持续,作为经济“晴雨表”的上市公司业绩也持续向好,决定股市中长期运行的经济基本面有利因素并未改变。

统计显示,2017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80%,增速比上年加快10.12个百分点;净利润同比增长19.10%,增速比上年上升11.65个百分点。同时,新经济、新动能持续积聚,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2017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21.80%。

近年来的经济运行基本情况表明,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性日益增强。最新公布的5月份经济运行指标进一步佐证了这一点。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比上年同月加快了0.3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上涨8.1%,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

同时,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大,近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稳定在60%左右。投资整体增速虽有回落,但是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实体经济投资出现企稳迹象。经济对贸易的依存度,则从2006年的64%下降到了去年的33%,低于42%的世界平均水平。今年我国消费增速一直保持平稳运行,国家统计局、商务部等部委曾多次表态,下半年国内消费仍会保持平稳增长。

去年全年,中国GDP增速6.9%,不仅远高于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也超过其他金砖国家,成为全球发展的“火车头”。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近期表示,中国经济下半年有条件保持比较好的增长态势,对全年经济实现6.5%左右的增长充满信心。业内专家也普遍认为,中国经济潜力大、韧性强,将保持平稳健康增长的中长期良好趋势。

流动性保持合理水平的有利因素未变

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是股票市场交易活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人民银行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适时调整和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加强预调微调和预期管理,金融市场流动性一直保持在合理水平,这一有利因素在未来也将持续。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货币操作灵活度相较去年提高,显示出对资金面的呵护态度。一方面央行通过应用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常备借贷便利等工具,向市场提供了不同期限的流动性。另一方面,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置换MLF,增加了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落实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释放资金4000多亿元。

总体看,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得了较好成效,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市场利率基本平稳,综合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所下降,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较为稳固,为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昨日,人民银行主要负责人接受上证报采访时表示,将前瞻性地做好政策储备,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同时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近期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将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走势,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加强形势预判和预调微调,加强监管政策协调,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加大对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积极有效应对可能的外部冲击,稳定市场预期,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市场基础制度不断夯实的有利因素未变

近年来金融及资本市场一系列基础性制度的完善、一系列改革开放举措的渐次落地,正使市场运行的内在基础愈发扎实。

去年以来,A股市场保持新股发行常态化,严把审核关、防止“病从口入”,同时加大对新经济企业的支持力度;多措并举规范再融资及并购重组行为,加快退市制度建设,打击市场乱象;出台减持新规,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督促上市公司提升分红力度;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完善新三板市场的各项体制机制……市场基础性制度进一步完善,市场各参与方也日渐成熟,这无疑进一步夯实了市场长期稳定运行的根基。

在此基础上,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市场进入高水平双向开放的快车道。当前,沪深港通平稳运行,QFII、RQFII制度更趋完善,外资控股合资券商、基金、期货公司的闸门渐次打开,6月起A股纳入MSCI指数,A股股票逐步纳入世界投资者的“购物车”。

通过主动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引入境外竞争者,支持境内机构走出去,优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和结构,引入和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资本市场抗风险能力正不断提升。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前期金融市场及股票市场的强监管起到了良好的优化市场生态的作用,这不仅有利于降低市场风险水平,也为市场长期走稳、走好提供了帮助,金融市场杠杆水平逐步下降,也使金融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水平相应提升,对防范外部冲击很有好处。

专家及市场机构普遍认为,当前股市自身盈利水平和估值已经较为匹配,A股已经渐渐步入价值投资区间。事实上,近一段时间,A股市场一直颇受海外资金青睐。19日之前,沪深港通已经保持了连续18个交易日的北上资金净流入。其中,6月4日借道沪深股通的北上资金单日净流入高达60.32亿元,刷新了5月以来的单日净流入新高。截至昨日收盘,北上资金6月合计净流入资金304亿元。

海通证券分析,A股走弱并非源于基本面因素,目前全部A股PE为16.1倍、PB为1.7倍,均已略低于上证综指2638点时的水平。海通证券认为,A股市场中期市场仍处于熬底阶段,但投资者短期无需恐慌,股市自身盈利和估值已经较匹配。

中银国际证券也认为,A股整体估值已经合理,市场主要宽基指数估值在历史平均水平,市场估值也远低于业绩增速预期,估值不再是市场运行的主要矛盾。

证券时报:面对市场波动 不妨多一分冷静

受多重因素影响,A股市场大幅下跌,19日的盘中一度跌超4%,收盘时沪指报2907.82,跌3.78%,创2016年6月以来新低;深成指报9414.76,跌5.31%;创业板指报1547.15,跌5.76%,创2015年1月以来新低。

市场有涨有跌本属自然,A股波动有其自身运行规律,但昨日市场走势明显脱离了基本面,担忧情绪难辞其咎。一方面,周边股市的不稳定状态,让A股无法独善其身。国内资本市场和境外市场的联动越来越紧密,外围市场对A股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全球市场的普跌让A股也被卷入其中,这一背景下,市场对贸易摩擦的担忧被放大;另一方面,上市公司频爆股权质押消息,加深了市场的担忧情绪。多重因素叠加让非理性担忧集中释放,引发市场大跌。

实际上,这些担忧因素更多是“自己吓自己”。美国声称要在500亿美元征税清单之后,将制定2000亿美元征税清单,这更多的是一种极限施压和威胁手段,美方并没有制定具体的征税清单,也没有说清楚征税时间表,2000亿更多是喊话式讹诈。而股权质押,上市公司被平仓的比例很小,大多数受影响的公司多通过延期质押、解除质押的方式缓解压力。

担忧被放大,就容易做出不理性的抛售行为,投资者应该保持冷静,理性看待。

首先,我国经济基本面良好,经济增长的韧性增强,总供求更加平衡,增长动力加快转换,今年以来人民币是少数对美元升值的货币之一,是全球最有活力、最有发展前景的经济体,内需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不断上升,贸易依存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经济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不断增强。央行行长易纲表态,中国是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大市场,经济内生潜力巨大,有充分的条件和空间应对好各种贸易摩擦。

其次,资金面较为充裕,央行近日频频释放流动性,在精准化投放的管理下流动性将保持合理稳定,多项前瞻性举措做足了政策储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也为流动性的平稳打下了基础。

再次,在市场层面,当部分投资者在担忧中挣扎时,一部分先知先觉的资金开始积极布局,尤其是在沪、深港通开通和A股纳入MSCI的背景下,外资对中国市场的热情不断升温,仅5月“陆股通”净流入资金就达到了508.51亿元人民币。

加之,最新的上市公司一季度报显示,沪深股市3500多家上市公司中,六成多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三成多业绩同比下降,资本市场作为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继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投资者只有看清楚了影响市场中长期发展的各种因素,才不会被短期的不利影响放大了担忧情绪,当前,中国经济的稳定形势与投资者信心低迷的悲观预期存在一定背离,一旦预期调整过来就会给中国资本市场向上的机会。

来源:东方财富网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举报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