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爱奔未来——写在“中国蓝”十周年之际
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么它一定是“中国蓝”。
十年来,浙江卫视按照集团党委“增强自信、拥抱挑战、勇立潮头”的总体要求,敢于担当,勇于拼搏,锐于攻坚,强势崛起、弯道超车、跃升成为实力强劲、有口皆碑的“头部卫视”……
十年来,浙江广电集团坚持不懈地强力助推浙江卫视的发展,旗帜鲜明地提出要确保浙江卫视的战略领先地位,为浙江卫视的发展创造了优质的条件。
2008年8月,正是“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季节,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浙江卫视树帜“中国蓝”。从此,电视浙军华丽转身,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开始叱咤风云,彻底颠覆了行业的原有格局。
彼时,浙江卫视还挣扎在排名第八的边缘;王俊正在为一年6个亿的创收能否保住而焦虑着。2008年8月,在那个炎热的夏天里,王俊根本没有时间回来全程见证“中国蓝”的诞生,他先是带领广告部所有成员在遥远的新疆奔忙着,而后又匆匆赶回来陪着客户一起观看了当年的“中国蓝晚会”。
南来北往、东奔西走,时间在日升日落中悄然流逝。但时间从不辜负努力。仅仅一年,“中国蓝”就实现了它“前三”的目标;收入增长到了9个亿。
“这个时候你所能做的就是认认真真的‘随波逐流’,随时代的洪流努力地追逐着目标。”若干年以后,当已经成长为浙江卫视总监的王俊在谈起这段历史时只是云淡风轻地概括了这一句。但这句话的背后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可能连他自己都根本无法计算。
寒来暑往,年复一年。王俊曾经乌黑的两鬓渐渐染上了岁月的微白。年过不惑的他依然奔波在天南地北之间,而“中国蓝”早已成为行业内的“头部卫视”。
“大海航行靠舵手”,如果把“中国蓝”比作一个“航母群”的话,那么频道总监就是“总舵主”,六个中心好比是分布在两翼的各式舰艇,还有蓝巨星公司,大家齐心协力,乘风破浪,向着一流目标前进。下面就是“总舵主”“艇长”“舰长”们的故事。
温柔的力量 ——总编室主任陶燕
她娇小玲珑,皮肤白皙,瓜子脸上一双大大的杏仁眼。她跟你说话时,总是微微笑着,美丽的眼睛温柔地凝视着你。她的声音优美动听,语速不疾不徐,音量不高不低……“她”就是总编室主任陶燕。我常常在心里暗暗思量:面对这样一位温婉的女子时,恐怕任何人的心都会瞬间变得柔软吧!
2009年9月1日,是高春颖参加工作的第一天,天很热,她感觉到口渴,于是她向正埋头写稿子的陶燕询问可有一次性的纸杯?陶燕听到后,马上放下笔,从自己的抽屉里找出了一个全新的星巴克水杯赠送给她,并热情地说,“欢迎你加入我们的队伍”。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今天已是《王牌对王牌》副总导演的高春颖一直念念不忘此事。今年,在陶燕的女儿远赴重洋留学前,高春颖也送了一个杯子。这个杯子象征着一份温暖的传递。
“中国蓝”十年,陶燕从节目中心《越跳越美丽》的制片人,战略发展中心副主任、总编室主任等岗位一路走来,面对全新的工作领域,她游刃有余。几乎我采访到的每一个人都提到她待人接物特别让人感觉舒适。“凡事都需要换位思考,能为他人着想才能被他人接纳。这么多年,我都把同事当成兄弟姐妹一样。”陶燕这么解释她的“出发点”。
前段时间,我无意间看到陶燕在微信上写到:好开心今天有机会亲手做一个蛋糕,献给我的婆婆。祝82岁芳龄的周小姐生日快乐!感谢她老人家二十年来视作女儿般待我。试问一下,面对如此善解人意懂得感恩的媳妇,又有哪个做婆婆的不心生欢喜呢?
电视剧一部主任马鸿雁很喜欢跟陶燕沟通,“购剧要有魄力,陶燕有雷厉风行的一面”。电视剧市场瞬息万变,你判断不准确容易买到“烂剧”;你稍一犹豫,“好剧”就可能失之交臂。马鸿雁清楚地记得,2015年2月,当时陶燕刚调到总编室。因拍摄了《伪装者》和《琅琊榜》而名声大噪的正午阳光计划推出一部都市女性励志剧《欢乐颂》,因此类电视剧之前成功的案例很少,大家对是否购买此剧心存犹疑。陶燕听说了以后,立刻斩钉截铁地下了决定: 这部剧我觉得应该要!我马上跟领导汇报建议。《欢乐颂》后来果然大热,成为年度的电视剧收视状元。“《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也是陶主任一次次跟集团沟通,无数次跟公司协商以后磨来的”,马鸿雁说。
“她柔中带刚。”电视剧一部副主任吴琳玲和叶毛毛齐声告诉我,“前段时间,我们跟了半年的一部剧,制片方出于种种原因,不肯卖给我们,大家都放弃了。陶老师知道以后,二话不说,买了机票直接飞到拍摄地,给制片方分析了卫视的实力,排播的优势等等。通过她的坚持不懈,愣是把剧抢到了”。
女人的美丽让人悦目,女人的聪慧更让人心折。
“我喜欢种花做菜,喜欢画画、音乐,有许多的个人爱好。”她一边微笑着回答我的提问,一边修剪整理着花盆,“你看,我弄这些的时候,感觉种下的不止是花花草草,还有春天的正念”。窗外的阳光照在她洁白美丽的脸上,她在阳光下笑得温柔而坚定。
做有情怀的新闻 ——新闻中心主任赵林
赵林喜欢钓鱼。难得周末有闲暇时,就喜欢坐在绿树成荫的河道边,点上一支烟,静静地看着碧波微漾的水面上,浮标在影影约约的光影里沉沉浮浮……这时候,赵林觉得特别地惬意和放松。可渐渐地,他发现市区的河道里没鱼可钓了,夏天的河水还常常泛起一股酸臭味。
2013年2月,温州商人金增敏在微博上悬赏20万,邀请当地环保局长下河游泳。看到这条消息,赵林陷入了沉思。“四月初,杭州市公布了河道水质相关数据。在记者选题会上,联想到以前的背景,赵林提出能否围绕‘寻找可游泳的河’做一些报道。做了两三篇报道以后,效果特别好。我们就把这个报道提升为新闻行动,以‘清清河水 共同呵护’为主题在全省铺开了。”当年全程参与了此事的新闻中心主任助理周新科向我详细介绍着事情的来龙去脉,“这件事,赵林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心怀新闻理想,方能行稳致远”。新闻中心副主任陶兆龙认为:做新闻的最高境界就是围绕中心做新闻,用新闻推动中心工作,“赵林做到了这一点”。此次新闻行动为浙江省委出台“五水共治”提供了决策参考,还衍生出《今日聚焦》这个栏目,而“让新闻推动社会进步”也成为了栏目的宗旨。
我常常在中午去食堂的路上碰到赵林。他顶着一头花白的头发,气质儒雅,风度翩翩,很容易让人想起“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句。
赵林对主题报道、时政新闻提出了可看性和传播到达率的要求。2017年10月6日至13日浙江卫视在黄金时间推出了16集重大主题报道节目《大地的回响》,广获好评。“前期半个月我们都在读和看。读相关书籍,网上看专家解读,思考怎么表现此类题材。之后,派出16组记者同时工作,一周之内拍摄完成。中心团队每天改稿件到凌晨三点多”,赵林回想着当时的情景。让他格外开心的是,从此,新闻中心的时政新闻建立起新格局,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17年11月和12月中心又连续推出两季共18集的电视理论节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大获成功。2018年7月推出的三集政论纪录片《“八八战略”15年》更是开创了省委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收看的先例。
“做新闻要有情怀。我个人比较关注大时代里小人物的命运。通过他们能见证时代的变迁。”因此想法,赵林趁在今年年初的《新闻深一度》改版之际,力主推出了“周末面孔”。“周末面孔”通过拍摄普通人物的生活状态来讲述他们平凡而励志的故事,推出以后反响强烈。特别是最近播出的《西瓜男孩》,讲述18岁的李恩慧通过卖7万斤西瓜攒大学学费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央视把该节目视频转发到它的微博平台以后,点击量过了千万。评论部副主任叶暾深有感触地说:“赵主任每周六都会来审看‘周末面孔’,一条条点评存在的问题。他要求我们不拔高,不导不演,真实反映人物的性格,让人物自己的表现来打动观众。这样的‘每周一课’对年轻人的成长帮助特别大。”
赵林现在已经很少有时间去钓鱼了,偶尔散步的时候,看到市区河道边的柳树下重新出现的钓鱼人,他的心情就格外愉快起来。“我庆幸自己选择了这个职业,它让我有机会做了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别人因为你做的事受益了,就是你这个职业的价值!”他笑得让人如沐春风。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节目中心主任周冬梅
《中国梦想秀》的制片人孙竞最怕听到这句话“孙竞,我要批评你了”。每次一听到这个开头,这个身高一米八八的大男孩就觉得双腿发软,心跳加速,额头冒出冷汗来……,甚至有时候睡着睡着,迷迷糊糊之中仿佛听到了这句话,他就会惊醒过来。
孙竞为什么这么害怕这句话呢?因为紧跟着这话的是,“这个选题是不行的,这个节目按照我的意思是要毙掉的……”。“我们当然害怕了,节目马上要播了,万一真的毙了怎么办?”孙竞心有余悸地回答。
看到这里,我想了解卫视情况的人一定知道了:让孙竞这么害怕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浙江卫视副总监兼节目中心主任周冬梅。笔者十几年前有幸见过几次周冬梅严厉的样子。无论是坐在桌前改稿子还是在机房审看节目,看到不满意的地方,她的头就微微弯到左边,皱着眉头,用不太耐烦的语调逐字逐字地说:“怎么会这样呢?你们的节目怎么会做成这样?”为了表达她的不满,她的“怎么”两字往往咬得又重又慢。
“周老师对节目要求特别高,稿子都是逐字逐句改,连‘的地得’也不会放过。”曾经在节目中心工作过如今在战略发展中心担任节目合作部主任的奚婷对此印象深刻,“但周老师会一直陪着我们,无论多晚,她一直陪着我们边剪边修改”。对此孙竞也深有同感,“周老师会把公众号上看到的文章和选题推荐给我们,我们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她会提出调整意见”。
孙竞觉得周冬梅就像一位严厉的班主任,对你期望越高要求越严,他有点害怕见到她,但更多的时候又想见到她。她会语重心长地告诫孙竞:“做制片人对手底下的团队管理一定要严格规范,否则带不出队伍。“你做好了,她也会不吝表扬。即使收视不太好,你认真做了,她就会给团队争取各种鼓励。”
“态度决定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正是在这样近乎“严苛”的要求下,节目中心自周冬梅2013年5月接任中心主任以来取得了一系列的骄人成绩:2014年她带领团队推出《奔跑吧兄弟》独领风骚,四年来升级迭代,走过六季,影响力、收视、口碑依然在全国遥遥领先;2016年创制《王牌对王牌》,当年就夺得棚内综艺平均收视全国第一;2017年排除万难推出《演员的诞生》,凭借品质、口碑、创新力成为年度标杆。
“我没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周冬梅这么认为。可是再坚强的女人也有她柔软感性的一面。某次下属团队因工作失误,给频道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团队遭到批评时,她当着众人的面嚎啕大哭。她说:“出现工作失误,我愿意也应该承担责任,但我不忍心责骂我的团队。他们没日没夜竭尽全力已经太累太累了,他们现在更是焦虑万分,压力爆棚,我实在感到心疼。” 在场的人无不动容。事后,总监王俊曾经感叹道:“冬梅就像一只老母鸡,时时刻刻护着她的一只只小鸡。”
我按约好的时间来到周冬梅的办公室,眼前的她:纯蓝色短袖线衫,碎花蓝色短裙,脖子上一件玉挂件,脸上化着淡妆,披肩长发整整齐齐拢到脑后。我眨了眨眼睛,确认自己没有找错地方,记忆中那个“不修边幅”的人此刻跟我彻底告别。
“你对一个单位的价值,表面上看是给频道带来高收视高口碑的节目,但我更看重的是对年轻人的培养。”“我看年轻人就像妈妈看孩子一样。创造机会给年轻人,带领大家一起攻坚克难,我很有自豪感。”“中国蓝十年培养了一批精英,与有荣焉。”她还是像以前一样,话说得又快又急,如果不强行打断,我几乎找不到插话的机会。我望着她桌上堆得小山一样但叠得整整齐齐的各类书籍资料微微笑了起来。
苦逼“阿福”的成功宝典 ——营销中心副主任周福增
周福增的人生有点苦逼,因为他遭遇了世界上最难搞定的两件事。
周福增2002年大学毕业进浙江卫视新闻中心干的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这种活。这活听上去挺高大上的,干起来难度却不是一般的大。这年头,你送鸡蛋送矿泉水,大家争先恐后抢着要。你说你送思想,别人可能就摇摇头不搭理你了。脑袋长别人头上,你又不能劈开别人脑袋把你的思想硬塞进去,所以说这活难干。一般人碰壁多了,热情会渐渐消减。可周福增偏偏不信那个邪。他在新闻中心这14年,蹦跶得那叫一个欢,往往领导刚号召大家要把一个“新思想”体面得送出去,他就第一个站出来说:“我来我来”。
“他没有任何架子,大家叫他‘阿福’,年纪比他小的同事都喊他‘阿福哥’。” “吃亏是福,‘阿福’做事情从不挑三拣四,没有功利心。”曾在新闻中心工作过现在总编室担任宣传推广一部主任的王米娜说起周福增来赞不绝口。“他‘拼命三郎’一样,重活累活抢着干,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陶兆龙说起周福增来满是欣赏。
“‘阿福’还心大。”陶兆龙特别欣赏周福增这点。你披星戴月绞尽脑汁弄出来的“作品”要不断接受各级领导的“检阅”。万一领导觉得你“思想”送的不到位,那就惨了,各种批评能批到你怀疑人生。这种情况下,心眼小点的,一口老血可能都要喷薄而出了。“‘阿福’被骂后,笑着重新来过。他受得了委屈。”陶兆龙给了一个大大的“赞”。
送思想的人一般不太在乎money,赚money的往往没时间关心思想。可 “阿福”他送思想的日子在2016年被戛然而止了,迎来了“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的另一种苦逼生涯。
人生这个弯转得有点大。“阿福”迎难而上。
两个月熟悉情况,一年多飞行一百多趟。“为了见客户,他几乎天天出差。病倒了,是客户把他送到医院。”广告业务一部主任陈志强,这个年纪大了周福增将近二十岁的资深广告经理连连称赞道:他有大局观,不但开拓了“今日头条”、“快手”、“拼多多”等众多新市场,还根据节目资源制定了不同的营销策略。
“商业是有原则的,竞争应该是有序的。我们靠诚信经营来赢得客户。”“广告浙军,有口皆碑。我们通过专业的服务和创新赢得市场。”周福增这么诠释他的经营理念。
“阿福”就这样带领营销中心在内忧外患之下连续两年把创收保持在了省级卫视的前二。“阿福”用实力让大家在心里写下大大的“服”字。
送思想成功叫“老师”,掏别人口袋成功叫“老板”,两者都成功叫“老婆”。“阿福”一个大男人,注定成不了“老婆”。可他硬是干成了“老婆”才能干成的事。凭啥?秘密说穿了也简单:一靠脑子,二靠拼命。
“阿福”身材壮实,因长年奔波皮肤偏黑,如果不知道他的身份,他看起来就像一个外卖小哥。“阿福”做得一手好菜,他最想给一岁多的女儿好好做一次饭,用海鲜搭配蔬菜做各种各样的蒸鸡蛋,这是他作为父亲对没时间陪伴女儿的一种补偿。
“大管家”的烦恼人生 ——管理中心主任方国定
“你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当事人看到会怎么想?领导看了怎么想?同事看了怎么想?甚至他朋友家人看了怎么想?……”他板着脸,手里拿着我的稿子不停地指指点点。此刻,他就像《大话西游》里那个啰啰嗦嗦的唐僧,而我,很有一种拿起金箍棒给他一下的冲动。
“他考虑得很细致。高温天提出给大家送绿豆汤,冬天让我们送冰糖雪梨汤。中秋送月饼,元宵送汤圆。”风风火火忙得脚不沾地的“劳动模范”时智敏一边指挥着装修工人搬桌子,一边笑容满面地对我说:“不怕干死就怕气死。领导同事信任我,我干得愉快!”
“他细致得让你头皮发麻。”人事部主任俞燕妮笑得脸上的酒窝时隐时现。“我做的表格,他能从一堆数字中马上看到错误,哪怕是格式和标点”。
“他很严谨,从文字(对错),内容(是否合适),排版(是否美观),他都管得很细。”法务部副主任章欣指着中心展板苦笑着对我说,“但他很关心我们年轻人”。
“合同是否规范,价格是否合理,预算是否超标,他都要反复斟酌。”财务部副主任陈霜霜拿着预算仔细检查着。“预算要精确再精确,否则要重做的。”霜霜调皮地吐了吐舌头。
“我没什么兴趣爱好,对吃穿什么的也没什么讲究。我不喜欢旅游,如果一起去公园参观,我有时会在门口等着……。”他一本正经地回答着我的问题。我撇撇嘴,忍不住在心里暗暗腹诽,虽说当年你也是帅哥一枚,但就你这“德行”,当年不知道是怎么追到范大姐的。
“我每次看到他,他都是一副忧心忡忡,愁眉苦脸的模样。”当我把这种感觉告诉频道党总支专职副书记金玉泉时,他了然地笑了起来,“没办法,他是大管家,责任重大。以前没钱,要过紧日子,要愁。钱多了,怎么把钱用好,更发愁”。“管理就更难了。你看他们搞的那个幸福之家小食堂,六年了,中心员工每天轮流义务劳动。为了改善大家的伙食,把菜做得更可口,他想了很多办法,还在内部搞了个厨神大比武。这个工作啊,看似简单,其实很不容易。”了解情况的金书记笑眯眯地把情况仔细分析给我听。
“我们偷偷叫他‘周扒皮’。”风趣的“文艺骨干”张培国冲我挤了挤眼,“褒义的哦,是新时代的‘周扒皮’。”
“中国蓝十年(取得的成绩),内部管理功不可没。”麻宝洲副总监这么评价管理中心。
“我每天如履薄冰,就怕事情做不好。”他一脸严肃地说。“虽然我们大家一年到头忙忙碌碌,但为了让一线打胜仗,再忙再烦,我们都觉得值。”说到这里,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用有点傲娇的口气说:“我不是大管家,只是一名服务员。”
哦,忘了告诉你,他就是管理中心主任方国定。
每一个胖子都是潜力股 ——战略发展中心主任蒋敏昊
“我有一个想法”,每次一听到这句话,在场的所有人就知道“完了”,之前所有为节目消耗的脑细胞算是白白牺牲了。而造成如此惨剧的“罪魁祸首”却浑然不觉,他无视现场众人心底的哀嚎,滔滔不绝地把他的“新想法”倾倒而出。于是,大家还来不及为“旧想法”默哀就投入到“新想法”的实践当中。
“他‘幺蛾子’特别多。有时候执行环节应变时间都来不及,有点累。”晚会活动部副主任姜阳建有点小抱怨,“但他的点子可以让节目好看又跟产品有关系,让客户觉得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做似的。”姜阳建说到这里笑得露出了白白的牙齿,“这种‘忽悠’客户的本事令人叫绝”。
“我不是忽悠”,战略发展中心主任蒋敏昊叫起屈来,捏着两个肉乎乎的拳头在桌子上轻轻敲了两下,“我善于把看到的东西跟电视的元素融合在一起。我愿意尝试另辟蹊径。我喜欢用实际的例子来求证我的想法。实践让我成长成熟。”蒋敏昊呵呵笑了起来,胖胖的脸上眼睛有亮光闪过,眼神写满天真。
除了思维活跃,点子多这个“幺蛾子”,跟蒋敏昊合作多年的孙竞觉得蒋敏昊还有一大“神技”必须广而告之一下。《中国梦想秀》节目在机房初审时,审着审着,大家就会听到呼噜声。众人循着声源一看,原来是蒋敏昊睡着了。“睡着了不奇怪,毕竟别人有时间休息,他往往几天没能好好睡觉。让大家惊奇的是,他睡一会醒来以后还能接着上面的话题,还知道片子放了什么,还能提出修改意见!”孙竞感到有点不可思议。后来,“老蒋头一歪睡着了”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一大乐点。
“我以前做后期,经常通宵达旦。在等特效‘生成’的时间,我会睡一会,后来就练出能预估醒来时间的本事了。”蒋敏昊笑着挠了挠头解释,“《中国梦想秀》是我主动请缨做总导演的第一个节目,如果不把它做好,我觉得对不起自己。每次节目审之前,我都已经看了无数遍,当然知道节目内容了”,他笑呵呵地把“谜底”透露了给我。
“他整天乐呵呵,像弥勒佛一样,仿佛天塌下来他也会顶着。”“他跟你吵架了,会买零食给你表示道歉。”大家七嘴八舌说着对蒋敏昊的直观印象。
网上说 “每一个胖子都是潜力股”,我不禁也佩服起这个男人来。蒋敏昊1997年进入浙江卫视,经历了七年的编外人员生涯。他从没有放弃对电视的热爱,遇到挫折也从不悲观,凭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到今天。如今,“做大型晚会找蒋敏昊”已经成了众人的共识。今年,蒋敏昊带领的战略发展中心一年合作的节目有十几档 ,《同一堂课》《熟悉的味道》等叫好又叫座。
“我喜欢音乐和电影,但我今年最想做的事是做一档素人节目,表现什么都可以。我有这个信心,一定可以把它做成‘爆款’。”他说得眉飞色舞,笑得像那只天真可爱憨态可掬的维尼小熊。
“冻龄好男人”的内里乾坤 ——蓝巨星董事长麻宝洲
一个事业有成的男人已经让人瞩目,如果我告诉你这个事业有成的男人不抽烟不喝酒不玩游戏不搞暧昧,还体贴老婆照顾家人会赚钱但自己从不乱花钱却对家人特大方……;听到这里,我猜你肯定会睁大怀疑的眼睛问我,“世界上有这样的男人么”?
别怀疑了,你看那个一群人里面皮肤最白头发最黑明明五十多看起来却只有三十多的男人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个。这个“冻龄好男人”就是浙江卫视副总监、蓝巨星董事长麻宝洲,坊间人称“麻总”。
好男人难得,这样的好男人更是难得。可惜“人无完人”,这个男人身上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脾气急。关于“麻总”脾气急的传言有很多,最轰动的一次大概是在2008年前后,当时“中国蓝”还在酝酿之中,卫视的发展方向未明。一次在会议上,有人提出“一省两星”(一省两星不但会分散集团的资源,更意味着内部竞争和外部环境的恶化)的建议,“麻总”一听就急了。据说他当时微微斜了“建议者”一眼后,脱口说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经典语录;着实惊呆了一众人。会议结束以后,他又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的报告来论证“卧榻之侧容留他人鼾睡”的危害(这个“他人酣睡”主要是指当时的一些主要竞争卫视通过黄金档电视剧来蚕食浙江的市场份额)。此报告据说对集团合力打造浙江卫视的战略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早年间“麻总”拍着桌子骂人的事迹不少,拍着拍着,他的小心脏就受不了了,几年前进行手术后,拍桌子骂人的场面倒是越来越少了。可惜“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最近一次我去他办公室就再一次见识了他的脾气。动画片《地道战》的后期制作出了点问题,人家话还没说完,他就狠狠地把笔甩到了一边,皱起了眉头,瞪着人说,“你们怎么搞的……”。被训者面红耳赤嗫喏着说不下去,他拿起水杯去了开水房。几分钟后,人家还一脸忐忑等着继续挨训呢,他的脸上早已雨歇风停,满面笑容地打起电话来,做起《地道战》的后期沟通协调来。
我曾在心里暗暗思量:“麻总”的急脾气好像也不是坏事啊,“它”还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高效率呢。自2013年“麻总”担任蓝巨星公司董事长以来,公司在综艺节目、大型晚会、动画及电影等领域都开拓了市场。
某一次闲聊,“麻总”一不小心对我们透露了他“永葆青春”的秘密:“浙江卫视‘周末版’是我的第一春,‘中国蓝’是我的第二春”。此时我等方才明白:难怪难怪!多少人终其一生都未必有“一春”之幸,“两春”的人生简直开了挂!只是在羡慕之余,我禁不住问:为什么幸运的人是他?
“凡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事我都举双手赞成,凡是违背市场规律的事我都坚决反对。”他左右看了看,思索了一下又赶紧补充,“当然,在传媒这个特殊行业,若事关宣传,则要加一个前提,导向正确”!此刻,大家交换了一下眼神,会心一笑。
某次聚会,别人喝酒他品茶,酒浓茶淡各有滋味。别人高谈阔论,他听着笑得圆圆脸上一团孩子气。旁人酒后吐真言,他入耳入心,笑谈之间,早就自有乾坤。
不像领导的总监 ——王俊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仿佛是为了验证这句话,2015年2月,王俊被任命为浙江卫视总监。二十年前,王俊曾是浙江卫视的一名实习生;二十年后,他成了卫视的当家人。
王俊不是一个健谈的人,这是很多人对他的直观印象。但他思路清晰,思维敏捷。商务谈判常常会有意料不到的情况,有一次,临到双方要签合同的时候,客户突然提出许多无理的要求。在场的其他人都勃然色变,有些性子急的甚至要跳起来跟客户好好“理论理论”。“他不急不躁,没有反驳,而是一二三四把自己的理由清清楚楚地讲了出来,态度不亢不卑。”当时在现场的一位同事回忆道,“最后,他成功说服了客户”。
“他懂市场,也懂节目,经常给我们的节目策划提出建议。”节目中心副主任吴彤一脸佩服地说,“《王牌对王牌》的节目创意就是俊总提出来的。还有《演员的诞生》当时很多人都不看好,但俊总提前看到了节目的内生价值,顶着压力一定要做”。
“他经常跟着到一线,但从不在现场指手画脚。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他才出来协调。”节目中心多位员工如此说。“他就像一个救火员,只要我们需要他,他就站出来。”吴彤清晰地记得,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沈阳的温度降到了零下二十几度,为了签下一个艺人的合约,应艺人本人要求,王俊整个通宵陪着,详细商谈合约的各个细节。途中他惨白着脸,多次上洗手间。事后吴彤才知道,当时王俊患了肠胃炎,一直在拉肚子。说到这里的时候,吴彤把双手覆在面颊上,红了双眼。
“合作公司都对他交口称赞。他跟合作单位约好时间就一定准时,从不故意凉着对方或摆摆架子。”战略发展中心负责对接合作节目的李延景这样告诉我。
“我们有时候情绪比较激烈,说话比较冲,他从来不计较。”麻宝洲对王俊的“好脾气”印象深刻。
单位里有员工多次迟到被查到,怕被处分跟他解释因孩子太小无人照顾,他没有严厉批评教育,也没有直接处罚,反而给他推荐了一个保姆。这位员工相当感动,从此不再迟到。
陈凯歌在见过王俊后曾经私下评论,“你们这个领导就像一个理科男,一点也不像领导”。
中等身材,体型标准,微微笑着,语速不快不慢,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努力回忆但始终没有捕捉到王俊其它的特征。我常常能在集团大院里看见他低着头走路,他好像永远都在思考着什么似的。他走路似乎不看人,走得近了,猛然看到熟悉的人,他跟你点点头或“哦”了一声就走开了。他好像不是那么引人注目,但他的身上绝对有着让人无法忽略的光芒!
就是这个“不像领导的领导”,在2016年,在业内外众人饱含观望的目光中,领导“中国蓝”交出了年创收95亿、收视前二的靓丽答卷。当有人问王俊成功的经验时,他说:“我不喜欢总结,因为过往的经验没有太大的作用。”
不念过往,不惧将来。
“社会发展太快,优势永远无法同趋势抗衡。传播方式在改变,传播平台在变化,但导向第一不会变,内容为王不会变,只要我们抓住内容这个核心就永远不会失去传播的价值”。王俊敏锐地洞察到了行业的趋势和危机。他在同不同行业的精英们交流着学习着,努力寻找着行业未来的出路。“中国蓝”已经在“红海”中拼出了一条血路,下一步必须开拓新的“蓝海”。这是王俊目前正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不为虚名所累,做一些有担当的事情。“为时代的进步做些什么,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就好”!
从记者到总监,王俊的人生似乎一路顺畅。“是卫视这个平台给了我发展的空间,让我认识了很多优秀的人,终身受益。”他这样看待自己的成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总裁吕建楚在今年浙江广电集团的读书会上多次谈到浙江卫视干部员工的拼搏精神,这让王俊非常感动。他说:“吕总寄语浙江卫视要‘增强自信,拥抱挑战,勇立潮头’,祝福浙江卫视挥洒更绚丽的‘蓝天梦想’,书写更辉煌的‘中国蓝传奇’。吕总的这些鞭策和鼓励给我们带来了更强的拼搏动力。”
“低头脚踏实地,抬头仰望星空”。可是你知道吗?这样一个人,他的理想生活却是“做一个自由随性的人,冬天早起晒太阳,夏天晚上数星星……”。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018年8月26日,“中国蓝”将迎来十周年。十年创新,十年成长!这十年,《大地的回响——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八八战略”15年》等新闻报道肩扛责任,服务大局;这十年,两档现象级综艺《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家喻户晓;这十年,《西湖》《南宋》《艺术:北纬30度》等纪录片传播优秀文化……
十年,世界在巨变。那些曾经伟大的企业诺基亚、柯达已经黯然离场;而苹果、华为仍然在续写着各自的传奇。那么“中国蓝”呢?十年后的“中国蓝”还能创造奇迹吗?答案无从知道,我们也不必知道。面对未来,我们只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面对未来,我们只要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时间自然会把答案交到我们手里。
十年,历史早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无问西东,无问归期,你给世界创造的价值就是你个人的价值。“中国蓝”十周年,不忘初心,重新出发!
后 记
囿于篇幅,很抱歉我只写了以上八个人物,他们其中六位是各个中心的主任,一位是副总监兼蓝巨星公司的董事长,一位是卫视总监。之所以写他们是因为他们都是某个单位或团队的具体负责人。但他们只是推动“中国蓝”发展的部分核心人物。频道层面还有党总支专职副书记金玉泉,黄未副总监、陈巍峰副总监,他们也同样为了“中国蓝”的发展殚精竭虑。“中国蓝”今天的辉煌是集团“合力打造卫视”形成的局面,是每一位员工用自己的汗水和泪水浇灌的,我们为此自豪!而“进前三”可以说是“中国蓝”的初衷,但“进前三”并不是“中国蓝”的初心。“中国蓝”是一群有新闻理想的媒体人不甘平庸,想通过改变现状来实现个人价值和平台价值共赢的一次尝试。因而,“中国蓝”是从心出发的结晶。
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西湖的荷花正开得亭亭玉立,风姿更胜当年
2018年8月 杭州 作者:谢丽君
新闻资讯报道、文学摄影作品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