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男,汉族,1974年出生于甘肃省静宁县,92年定居兰州,现任中国国画院兰州分院、兰州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西部书画院院士,甘肃飞天书画学会会员,甘肃诗书画联谊会副会长,甘肃书法家协会会员。酒泉西域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华夏万里行书画院会员,甘肃青年书法隶书指导,中国百姓才艺网签约书法家。
自幼酷爱奇石、书法艺术,多年利用工作之余,潜心研习,临池不辍,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大赛并获奖,部分作品被多家报刊杂志和众多院馆收藏,般若波罗心经隶书作品在海內外深受佛教人士及大师收藏供养,书画作品入选《中国西部书画院书画精品集》《中国当代书画艺术杰作墨迹荟萃》《中华世纪名家》《中国古今隶书大全》经常邀请为一些寺院题写匾额,碑文对联,兰州市南山普照寺古建文化长廊百余幅隶书属个人代表作品,端庄、古拙、祥和无处不透露出隶书书法的优美线条。书法作品经文化部文化人才中心、中国书协、中国美协、中央美院中国画研究院等单位专家评审,入选《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展获奖作品集》,并授于《中国杰出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继承传统 开拓创新
书法是中国文化中一门高深的艺术种类,它居于各种艺术之首位。如果没有欣赏书法的知识,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的美学。书法之美是一见可知的,即使一字不识,也会为书法本身的美所吸引。
李伟的书法多为隶书。我与他相识虽不算久,但他书法的长足进步却令人点赞。我们知道,中国书法自小篆之后通行隶书。东汉是隶书的鼎盛时期,名碑甚多。《华山碑》、《张迁碑》、《曹全碑》、《西峡颂碑》等等,近代又发现大量竹简,自然流畅,弥足珍贵。在李伟的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碑简的影子,更有现代大家的风采,端庄祥和、古朴厚重,形成自己的独到之处,这是十分可喜的。
有一位先哲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李伟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多年利用工作之余,潜心研习,临池不辍,很有灵气和禅意,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级比赛并获奖,部分作品被多家期刊、杂志发表和院馆收藏。在兰州市兰山普照寺长廊有他百余副隶书墨迹,为书法界的人士和佛教界的僧众称颂。值得一提的是,他写的《心经》构思巧妙,用文字设计成佛塔图案,显得很庄严。特别是独具一格的“佛”字,形成童子拜观音的画面,在我国南方,得到很多信众认可,以表达对佛的虔诚。这些都反映出中国传统佛教文化的高雅内涵。李伟的书法,可以说是形神兼备,出神入化,博采众长,独树一帜。祝愿他在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的道路上取得新的成就。
情寄贫困 爱暖童心
中国老话说:“积德行善”。西方谚语讲“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可见在人们的心目中,帮助人做好事是一种多么美好、多么高尚的行为!
李伟老师不仅是书法好,更是一位社会爱心慈善家,采用各种形式进社区走级层,搞书法展,长期拿自己书法作品义卖资金帮扶贫困留守儿童,2015年9月,得知静宁县红寺乡寺岔村的何调娟,当年十二岁,一个破碎家庭的一家之主,家中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一个十岁,一个四岁,弟弟一岁,母亲智障,生活不能自理,父亲何收堂得肺病去世。家里一切大小事务都压在这个仅有12岁的何调娟肩膀时。李伟老师马上向兰州静宁商会、发起倡议进行书法作品义卖,筹资爱心款帮扶特困儿童的意向,很快得到商会领导和会员的答复,二十幅作品经过半小时的义卖,一抢而光,义卖共筹资爱心款两万余元。9月26号“爱心爸爸”李伟老师专程来到静宁县和县妇联主席刘桂香以及十多名志愿者把爱心款、爱心食品以及爱心学习用品送到了帮扶对象:红寺乡何调娟、灵芝乡王巧瑞、双岘乡杜金霞三个贫困孩子手中。
在何调娟家中,当看到12岁的单亲小姑娘何调娟和她的弟弟妹妹无人看管,特别是了解到何调娟的母亲智障,生活不能自理时,李老师当场为她捐助现金1.7万元和价值1000元的衣服及学习用品。在杜金霞家中,李老师详细询问了被硫酸烧伤的高三学生杜金霞目前的身体状况,家庭生活等情况,并送上慰问金8000元嘱咐家长仍要注意安全,照顾好孩子,让孩子尽快恢复身体健康,并表示今后将发动更多爱心人士关心关注杜金霞的身心状况。28日,李老师又专程看望了双岘乡白血病患儿王巧瑞,捐款2000元。 2016年5月31日,李老师组织八位书画家,参加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为脑瘫患儿童书作义卖。“200元” 、“400元” “有人愿意出800元吗,还有人希望得到这幅作品吗”?兰州中医脑病康复医院职工小张临时变身“拍卖师”,他认真的盯着台下的观众,随着手起手落,一个又一个出价记录刷新,此时正在拍卖的是李老师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是他连夜从外地赶回兰州特意创作的,当天李老师现身义卖时,观众席上一双双脑瘫孩子和家长的眼睛让他一度哽咽,他当即决定“打破自己以前拍卖的规矩,这幅作品零元起拍”。他的诚意感染了场下每一位人,一位女士最终以2000元拍得心经作品。
2016年11月,书法家李伟专程从甘肃来到东北书法交流,拜访了当代雷锋郭明义,学习了郭明义的雷锋精神。 凡人善举,大爱无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爱心的价值不在于大小,也不在于多少,都是一片真诚,一项功德。李伟老师表示:今后将一如既往的关心关爱留守和困难儿童。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正能量。用爱心传递爱心,用希望点燃希望!爱的路上我们在继续----凡人善举李伟。 挥运自如 笔力雄健
青年才俊李伟为吾之乡贤,同为陇上之人。受陇原千年文化深厚的积淀所滋养,而成就了其专攻汉隶的取向。陇为北方重镇,其又所居陇之要塞金城,南北东西文化交融、贯通,使之形成粗犷而不失隽永,姿媚而不乏豪迈的书风态度与人生修养。观其书作,尽皆汉隶古法之能事,笔锋苍茫,似阅人间酸甜苦辣为常态而一于毫端。浓墨大笔挥洒,规整雄秀,而不失书卷之气。师古隶之庙堂,拙中又巧,巧又有拙,巧拙互补,真可谓将汉隶古法拿捏之妙处耳!其平日又喜淡墨之作,清雅可人,似有超脱凡尘之想,令人回味再三,流连不忍。浓墨作书易墨猪之丑,淡墨又欲轻巧之嫌,一浓一淡二者可谓作书之高难极致。此君皆能每每书到佳境,令人深叹服其日课隶法之功。其隶虽古,但又有几许现代装饰之风影响,清人伊秉授可谓早有预见。李君之隶,中有草法、篆法、颜楷之法,融古今于一炉而成李家隶法。每心烦气燥之时,细品其书,总令人心静而气息通畅。虽李君长年居北方之豪旷之所,却不乏南风之细腻温柔之意,真可谓刚柔相济,用之柔毫才可书硬字,力从内而发之外,此君习字乃内家功法,耐看、耐品。其书取法多从隶创之源头入手,可谓取法乎上也。亦从秦后期之简书上吸其养份,获良甚多也。观其书亦如观其人,平和隐忍,谦和温儒。艺品与人格的高度统一才可成就真正的艺术。艺术有小情调和大趣味之分。李君之书可谓直书心意的大趣味,天地人生之大格调。
墨舞飞扬 卓然不群
中国书法是一种以线条的飞动流转、排列组合所构成的富有笔情墨趣的抽象艺术,是造物与心灵的凝结、形质与神采的交融、情感与理趣的飞动。更营造出自己心领神会的艺术境界,需要心灵的参与、需要澄澈的襟怀、需要至上的志趣与追求。
书法家李伟专程从甘肃来到东北书法交流,拜访了当代雷锋郭明义 李伟通过对传统技法的研究、求得自己艺术发展的精髓,在贯穿传统意识的基础上,于自然中寻灵性、汲取字外的养分、充实字中的涵韵。在笔法和结体上,力求拙中生巧、枯润相济、疏密相间,以流畅的笔韵、相通的血脉、自如的收放另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