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之星:你与赚大钱的距离,只差三层饥饿营销

饥饿营销,是当前炙手可热的营销手段之一。

它主要运用于产品或者服务的商业推广,通过调整产量,制造出“供不应求”的假象,达到维护产品形象,保持较高利润、品牌热度等目的的策略。

虽然很多人都清楚概念,甚至可能还参与策划过饥饿营销,但效果却不一定能达到预期设想。摩天之星发现,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或许是因为他们的方法不对。

通常,大家在进行饥饿营销时,会采取限量供应的方法,让用户保持“饥饿”的状态。但简单地将饥饿营销与限量供应对等,就犯了理解浅显、偷换概念的错误。

因为真正的饥饿营销,是借助了限量供应的表象,打开底层隐藏的三个隐形战场,这恰恰是最为重要、最为关键之所在。

图片1.png

第一层

饥饿营销,利用的是稀缺效应,即是物以稀为贵的心理表现。这也是为什么限量会被疯狂抢购的重要原因。

1975年,社会心理学家斯蒂芬·沃切尔主导参与了一个实验:将同样的饼干分给两拨参与实验的人品尝,一拨人得到了10块,而另一拨仅2块。

实验结果表明,得到2块的参与者认为自己吃到的饼干更美味,并给出了高于得到10块饼干的参与者的品尝评价。

得到的越少,机会越少,价值和吸引力便会随之提高。当这个理念运用到商业领域,令产品开始限量供应之后,消费者对产品的价值感知也会明显提高。

以上这部分,便是大众认知中的饥饿营销。这是正确的,但也是表面的,因为饥饿营销远远不止于此。

第二层

如果实验止步于此,或许对斯蒂芬·沃切尔研究社会心理就不会有太大的意义。

因此,故事接下来是这样发展的:实验更进了一步。同样将饼干分发给两拨参与实验的人,第一批人吃的是装有10块饼干罐子里的饼干,而另一批人则要吃装有2块罐子里的。然而,在他们品尝之前,饼干罐子被工作人员回收了,并从对方那组的饼干罐子里取出饼干进行分发。

简而言之,即是参与者们同时看到了两个罐子,且双方吃到的和看到的不一样。

最终结果表明,第一批人对小饼干的评价更高。这是因为当产品从充足到稀缺这个过程中,人的心理产生了比持续稀缺更加明显的正面反应。

因此比起长期稀缺,令人麻木,不如让人体会衰减的过程,或是得而复失的过程。这就是饥饿营销的第二层境界,有了中间这个过程,营销的效果自然会比第一层的好些。

第三层

当然,饥饿营销还能更上一层楼。同样还是了不起的饼干实验。

在进行完对调饼干之后,工作人员分别对两拨参与实验的人解释原因。一部分人得到的理由是:发错了。而另一部分人得到的理由是:饼干不够分,所以更换了一罐少一点的。

结果表明,后者对饼干的评价更高。也即是说,当他们认识到有人与他们竞争饼干所有权时,饼干更具备吸引力。

同理,在饥饿营销加入了衰减过程体验之后,还必须要让消费者意识到这个得而复失的产品,是需要争夺的,才能真正让产品的价值和吸引力最大化。

对于真正懂得饥饿营销内核的人而言,关键并不是控制“饼干”的多与少,而是控制消费者的心理,让他们体验“衰减”和“争夺”。  

在消费者的脑海中,设计出一个相互“争夺”的隐形战场,你就能拿下饥饿营销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

最后,摩天之星想跟各位分享一个最擅长做饥饿营销的公司的案例:苹果。

自苹果产品火爆以来,全球消费者已经习惯了各种“近期没货”告示了。他们会去苹果授权经销商处体验产品,再去运营商处以加价抢购的方式购得手机。

其实,这就是苹果玩的“限量销售”的饥饿营销策略。整套流程情节紧凑,正是一出精心设计的商业大片。

据观察,苹果的产品上线时,会呈现出独特的传播曲线:发布会—上市日期公布—等待—上市新闻报道—通宵排队—正式开卖—全线缺货—黄牛涨价。

以上流程使得苹果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正一步步加速。据卸任的苹果高管JohnMartellaro介绍,苹果始终坚持执行一项营销策略,即有计划、有目的地放出未发布新产品的信息。

其实仔细分析,苹果的案例同样可以遵照上述的三个层次。摩天之星相信,玩转了这种套路,饥饿营销便不再是难事。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举报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