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亮:内心有钟馗,下笔滋浩气

黄金亮照片小.jpg

钟馗是中国文化里的一个特殊人物。他是位唐朝人,和玄宗处在一个时代。那是唐代开元年间,书生钟馗赴长安应试,写了五首好诗,主考官读后惊异万分,直叹奇才,取为贡士之首。可是,乌云蔽日,在殿试时,奸相卢杞以貌取人,说钟馗相貌丑陋,有朝一日必定对吾皇不忠。钟馗一介书生,没有任何背景,束手无策,最后状元归了别人。想抗辩,谁来听他钟馗呢?激愤难当,就撞殿而亡。玄宗后来用状元待遇,将其厚葬于终南福寿岭。故事才从这里开始,钟馗去世后很多年,唐明皇身体不好,常做恶梦,一日梦到一个小鬼偷了杨贵妃的紫香囊和自己的玉笛,上窜下跳,绕殿欲逃。唐明皇在梦中大喊护驾,这时,一位相貌奇特,头戴纱帽,着蓝袍、角带,足踏朝靴的豪杰将小鬼撕扯得粉碎,还把小鬼囫囵吞到了肚子里。他对唐明皇说“我是终南山下阿福泉进士钟馗也,貌异状元落选愤亡,因念皇恩,今誓与陛下除尽天下之妖邪。”唐明皇在梦中感动不已,后悔当初听了奸相谗言,大唐失去了多好一位辅佐良才。梦醒后,连忙叫画师按照自己的梦境绘成了《钟馗赐福镇宅图》,还封钟馗为“赐福镇宅圣君”,召告天下,一年四季皆要悬钟馗像,自此历代就多以画钟馗来辟邪。

无可擅长仕女画之外,尤其擅画钟馗。钟馗是个可爱的书生,虽然怀才不遇,可不改他那种特别的精气神,所以画家在表现钟馗时是极具难度的。张彦远有一个绘画观点,他认为无论画人物还是山水,要做到“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就是说,在下笔之前,意境和意念要先存乎一心,然后执起笔,将意念和想法流露出来,高手画画,是画笔跟着内心走,而非内心跟着画笔走。在画作完成之后,循着笔迹和画面看进去,你还能品出画外的韵味,如濛濛烟水、余音悠长。

96c2f653cbfc43649c1385f4b6732665_th.jpg

无可笔下的钟馗图,形态极其可爱,栩栩如生。很多人见到钟馗图非常不自然,因为他们觉得钟馗像鬼,其实这是天大的误会,钟馗恰恰是鬼的克星。相比较鬼的狰狞,钟馗就率真可爱了许多,两颗怒目不亚于张飞,眼神里喷射着十二分的桀骜不驯,双臂强壮得能撕扯一切,黑黝黝的皮肤又象包拯。这样一个可爱的人物,要如何表现?充满了绘画技巧上的难度。无可不过刚过弱冠之年,但功力已经炉火纯青,从画面的细节来看,他运笔的速度极快,速度越快,我知道,他就越接近于胸襟的写意。就是说,这些都是流出来的画,而不是画出来的画。其实文学音乐和绘画的相通处,也就在这里,动感里有一种美感,它追随速度、追随流水、追随光影,凝固的作品,往往都是失败的作品。用墨自然,挥洒无束,无可笔下的动感与自信,让我钦羡和欣喜。

人物画最难的地方就在点晴,所谓“点睛之笔”“画龙点睛”,便是此意。顾恺之非常重视这点,他说“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阿堵是六朝方言“这”的意思,所指即人物眼睛,简单也就简单在这,难也就难在这,随便画上去很简单,要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那就很难。无可笔下,钟馗的眼神充满了对厉鬼的愤怒,可谓嫉恶如仇,但其中还有一丝调皮和童心。这恰恰表明,无可成功地表现了钟馗的精气神。(宋浩浩/文)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举报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