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一金典专家浅析装裱书画的用水技巧

装裱也叫“装磺、“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和美化书画以及碑帖的技术,即以各种绫锦纸绢对古今纸绢质地的书画作品进行装裱美化或保护修复。在宣纸和绢素上所作的书画,因其墨色的胶质作用,画面多皱折不平,易破碎,不便观赏、流传和收藏。只有经过托裱画心,使之平贴,再依其色彩的浓淡、构图的繁简和画幅的狭阔、长短等情况,配以相应的绫锦纸绢,装裱成各种形式的画幅,使笔墨、色彩更加丰富突出,以增添作品的艺术性。国一金典资深专家为你讲诉书画装裱的用水技巧。

我国的装裱工艺是伴随着中国绘画的历史而产生的,从现今保存的历史资料看,早在1500年前装裱技术就已经出现了,而且对于装稼浆糊的制作、防腐,装裱用纸的选择,以及古画的除污、修补、染黄等都有文字记载。到了明代,周嘉胄著有《装潢志》,清代周二学著有《一角篇》,均是我国系统论述装裱的专门著作。

书画装裱:装裱书画的用水技巧;书画装裱永远都离不开浆糊,人们把裱画者称为掉进浆糊缸里的人,是很有道理的。浆糊的调制比例实际上就是对用水量的合理控制。浆用厚了会影响书画的平整度,用薄了或者水分多了就会出现空壳、折边不直、镶缝折断等现象。因此,用浆一定要强调厚薄得宜。

一般来说,用浆的厚薄,首先需要有一个标准,再结合纸张的厚薄、操作时的天气干湿程度和操作者上浆厚薄的习惯来最后确定。然而,传统的对浆糊稠度的测定是工作人员凭借自己的眼睛和手来测试的,如果有黏的感觉便说明够厚;而且,加水的多少往往就变得非常随意。这种方法显然很不科学,对于经验不够丰富的人来说,也是很难掌握的。

所以,采用化学上聚合度的方法来配置一标准浓度的浆水标准数据为基础,再结合传统经验,是最为科学的一种方法。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举报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