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媒体建设的中心就是育新人

2018年12月9日,由西南交通大学与微博校园联合主办,中国校园市场联盟、四川高校新媒体联盟、成都高校社团联盟网络新媒体类社团联盟协办的2018全国高校新媒体高峰论坛(成都站)在西南交通大学如期举行。

雨加雪的寒冬天依然阻挡不了参会人员的热情,围绕高校新媒体建设中最为关切的问题,各方代表纷纷发言,分享经验和观点,为高校新媒体建设建言献策。

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高校新媒体作为媒体融合的力量,围绕的一个中心就是育新人”,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桂富强在主旨演讲中指出。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新媒体已成为宣传思想、舆论引导、政务服务的重要阵地。与此同时,在信息传播移动化、信息内容娱乐化的背景下,以新媒体矩阵建设为载体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但无论条件和环境如何变化,高校新媒体平台肩负的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及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不会改变。挑战越大、压力越大,这个使命就越显得重要。

为此,桂富强认为,将正能量网络引导和年轻人喜欢的方式结合起来是新时代下高校宣传工作与新媒体融合的重要方式。为此,要做好校园的宣传思想工作就要充分运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新技术,通过话语形式、表现方式的创新和传播渠道的拓展,将思政教育放进学生们的“口袋”,放到学生们的“指尖”。

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也是高校新媒体矩阵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和立足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履行好这一使命任务,必须准确地对当代大学生的媒介使用习惯、信息获取偏好做出准确研判,确保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能够为大学生们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

高校新媒体传播阵地不同于一般的自媒体账号,它不能趋利媚俗,但也不能远离学生。微博校园全国渠道总监李俊蔷认为,新形势下的校园新媒体工作应该做到既有意思又有意义,同时将知识性、趣味性与思想性融合起来,将线上运维与线下活动结合起来,一个真正有价值的校园新媒体生态应该是以学生的全方位成才为目标并且能够充分释放和激发学生主体性、创造性。

近年来,微博在舆论表达、议题建构、价值引领、知识分享等层面的重要性不断凸显,越来越多的高校又将宣传思想工作的重心迁移至微博。西南交通大学新媒体联盟副秘书长朱莹燕认为,作为微传播格局中的强媒体,新浪微博受到了广泛青年大学生的喜爱,高校集中精力深耕微博平台,有利于高校新媒体品牌的打造,突破本校师生的传播限制。朱莹燕结合西南交通大学新媒体运营的经验指出,“只有转换学生视角,转换我们所要传播内容的语言体系,才能让我们所传播的内容更具价值,才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

内容为王的时代,高校新媒体平台面临着从量到质的考验,从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获得学生的青睐需要的不仅仅是接地气的方式,更重要的是优质的内容。2018年四川教育新媒体发展势头强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四川大学官方微博主管李雁从做精品内容,造校园网红,助推高校文化传播的角度介绍了四川大学官微建设经验,她认为,好的自媒体应该“不以吸粉至上不哗众取宠,走精品路线,弘扬正能量,坚持原创,坚持精品,注重团队建设,走心走格调”“大学官微不仅仅是做内容,更应该有思想思考以及社会担当”。

在短视频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信息获取主要方式的背景下,高校新媒体如何运用好短视频这一备受学生喜欢的信息传播形式也变得极为重要。论坛现场,梨视频拍客中心运营总监粱鸿兴通过大量源自身边的生活化案例就校园环境下如何玩转资讯短视频分享了校园环境下资讯短视频拍摄背后故事。

但仅有传播渠道的拓展及表达方式的创新还远远不够,高校新媒体矩阵建设需要形成合力才能缔造出与其使命任务相匹配的传播力、影响力。为此,微博与高校一道通过资源、技术、服务的全方位对接,着力构筑校园新媒体生态,打通校园与社会、教师与学生、管理与服务等若干层面的区隔,构筑线下线上同题共振的“同心圆”。

与会人士认为,构筑一个全新的校园新媒体生态需要从机制、平台、渠道等多个角度入手,建设强大、可靠的高校新媒体平台不能依靠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单打独斗,必须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巩固高校宣传阵地。为此,微博全国高校官博联盟为高校新媒体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通过微博校园矩阵的搭建和优势资源的共享,致力于打造一个崭新的校园新媒体生态,从而助推高校新媒体工作更好地承担起育新人这一使命任务。

论坛现场还举行了微博大学新媒体学院授牌仪式,西南交通大学、四川传媒学院获得授牌。同时,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传媒学院等学校正式入驻微博全国高校官博联盟。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举报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