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回顾素质教育轰轰烈烈走过的20年,依然困难重重、乱象丛生。
一、素质教育热度不减,应试教育从未离开
今年正值改革开放四十年,各个领域纪念改革开放的文章层出不穷。在教育领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经验概括为“两个优先”:国家优先发展教育,教育优先满足国家发展需要。
1993年,《中国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要达到4%,这一目标直到2012年才完成,比原本规划的2000年整整滞后了12年,说明国家的教育发展依旧处于一个低投入的状态。而这很大程度上是现在“麻烦治理”局面的源头。
这方面尽管在大城市的优秀学校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从全国整体来看仍然乏善可陈,素质教育表面看做的轰轰烈烈,应试教育也从未离开做的扎扎实实,焦虑和困惑显而易见:一方面,害怕被应试教育的列车甩下来,掉入社会底层;另一方面,一部分家长又深感应试教育不如素质教育那么能激发孩子的天性,对未来在素质教育竞争中失去先机也有隐隐的担忧。很多人面临冰火两重天的极端评价,正是反映了这种纠结的社会心态。
二、应试还是素质?犹豫和选择之间
素质教育的概念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到1999年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内涵一直是教育领域争论的热点。
然而,在“刻苦学习—金榜题名”预期仍然稳定的当下,彻底拥抱宽松的素质教育,不像说说那么简单,学生也不敢无视考试成绩,素质教育站在应试教育的对立面,这一点是大家的共识。
应试教育被视为“复活”和“强化”版的传统“科举”教育,其中最核心的是中小学重点学校制度,这些占比甚少的重点学校成为了应试教育择校竞争的主要目标,也造成了现在激烈的学业竞争。应试教育下竞争程度愈加激烈的同时,其危害也越来越大。而此前,防止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政策口号被提出,至90年代,“片追”逐渐被定性为应试教育。
1981年,作为教育部顾问的叶圣陶在《中国青年》杂志发表《我呼吁》一文,呼吁各方面关注中学生在高考重压下负担过重的问题,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1982年教育部的通知中,要求“继续办好”重点中小学的同时,处理好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关系,“保证重点,兼顾一般”。这一通知作为对学生高考压力过大问题的回应,只是轻描淡写地作了回答。基础教育因学生承受巨大的学业压力而饱受公众批评。
以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由OECD组织,针对15岁青少年进行的数学、科学和阅读三项能力的测试)为例,2012年中国上海作为代表参与测试,当时高居榜首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业成就,还有学业负担。具体来说,上海学生平均每周作业时间达13.8小时,全球排在首位,而OECD国家的学生每周花费5小时,其他亚洲国家如韩国、日本,学生的作业时间只有上海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学业成就第一的代价是过长的学习时间。
三、择校培训热,应试教育的制度根源
北大博雅·燕园少儿在长期开展素质教育实践中,感到,当前应试教育的问题在逐渐恶化,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其一,随着教育培训业的发展,应试教育的“数字化”生存无孔不入;其二,为应试教育辩护的声音越来越理直气壮,很多人将其视为穷人“上升”的唯一途径。为何应试教育屡禁不止、愈演愈烈?有人诉诸于文化传统,认为科举留下的应试传统在如今各种“小升初”、“初升高”模式中得到了延续。但这种社会性偏好,或者说中国家长望子成龙的期望,是一种长期存在的背景因素。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解释,如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中产阶级的焦虑等等,这些因素都不是绝对性的,最直接的原因是教育制度的问题。1999年,教育部为了贯彻《义务教育法》,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要求所有的重点高中必须与初中脱钩,这一规定催生了“转制学校”——重点高中自办的初级中学转变成民营机制,摇身变为高收费的翻牌学校,用于弥补教育投入的不足,使得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教育产业化的轨道。
建立一个正常的教育秩序,还需要规范教育方针和教育的基本价值。当今社会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方针虽然深入人心,但现实中并不尽人意:追求全面却导致平均和平庸的情形屡见不鲜。
教育公平的价值被人人称颂,但在实际的教育现实中却让位于效率优先、升学率优先……在印度,私立学校需划出25%的入学名额给来自低收入家庭、生活水准低下的学生和残障学生,这既是教育公平概念的体现,也是法定的教育制度。
中国的教育是高度功利主义、精英主义的,这与文化传统中“唯有读书高”、“读书做官”的说法密不可分。精英主义指向一种价值观,即整个教育制度、资源的配置以及教育的重心,都偏向少数精英。而且,多年以来教育发展的重心都偏向高等教育,教育资源的配置倾向于城市。
四、从应试教育突围有可能吗?
如今盛行的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改革,其核心概念是“从应试教育突围”,局部的修修改改是远远不够的。有人认为整体的教育范式需要转型,亦有人提出要“换赛场”,转移到新的系统中来进行规划。
北大博雅·燕园少儿认为,当前有三个重要因素影响着教育变革: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其次是教育制度即体制与政策,第三是教育技术。教育的现代化不仅仅意味着硬件设施的改善,其核心是用教育品质来取代教育质量,就是要避免把教育质量狭义理解为考试分数和升学率。教育品质包括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发展、近视率等等,在此基础上配合教育治理的现代化,才能实现学生的充分发展。
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其中指出“教育的经济功能无疑是重要的,但我们必须超越单纯的功利主义观点以及人力资本理念。教育不仅关系到学习技能,还涉及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的价值观,而这在多样化世界中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
在这种以国家为单位的功利主义教育发展的架构下,人们也就丧失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怀。而且当这种国家功利主义逐渐转化为个人功利主义,每个人只关心自己的职业发展,所谓全面发展的公民教育也就成了奢谈。
教育的经济功能无疑是重要的,但是教育的发展必须超越单纯的功利主义观点和人力资本理念。教育不仅关系到学习技能,还涉及到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的价值观,这在多元化的世界当中是尤其重要的。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来搜集材料,不要指挥他们做这个做那个,你只要教他们如何渴望大海就够了。”发展素质教育,道理亦然。
五、培训机构可否助素质教育“一臂之力”?
今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以来,各地采取严厉措施规范整顿,取得明显成效。但与此同时,一些新问题也随之出现,带来监管难题。
《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明确设置标准、依法审批登记、规范培训行为、强化监督管理等六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各地纷纷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重拳整顿。
广州已完成对8562家校外培训机构的排查摸底,并“一家一策”建立台账。严查之下,一些作坊式的培训机构纷纷停业,一些校外兼职办培训班或在培训机构任教的公办学校教师大大减少。但是,线下培训受到规范整顿的同时,各大培训机构线上课程在手机app、微信公众号或PC端传播,为了抢夺用户展开恶性竞争,低价、圈粉、欺诈的营销手段层出不穷,而线上的监管却无法跟上。
面对种种教育机构乱象,有责任的教育机构首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其次要肩负起责任和使命,而最后才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提供课程和学习方案。今天是祖国的好少年,明天是祖国的建设者。未来总是由今天的少年儿童开创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靠一代代优秀青少年的传承奋斗,所以青少年的教育至关总要。
北大博雅·燕园少儿以青少年美育素质测评中心为基础,由北大博雅·燕园人合、元培商学院联合打造的少儿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与提升的教育品牌,旨在发挥北大雄厚的教育资源,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伴随党和国家对美育工作的高度重视,青少年美育素质测评旨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探索美育素质教育和测评工作的全新方法,组织课程研发,构建全面的美育课程体系,打造专家级师资团队,科学开展美育素质教育和测评,着力引领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
总书记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燕园少儿注重塑造精神气象的涵养、积淀专业技能的学养、锤炼精神品质的修养,肩负起新时代青少年教育的使命,强化美育育人功能,培训内容与项目因需求不断变化而持续创新。
目前,燕园少儿培训总量正以10万人/年快速递增,在全国334个城市、2862个区县,开启青少年素质教育特别是美育教育的强劲“引擎”,引领几十万家少儿教育培训机构的转型升级。
北大博雅·燕园少儿将不断探索青少年素质教育特别是美育工作的特点规律,让每一个少年都拥有发掘美好的眼睛、拥有完善的人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为高尚的精神境界,这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幸。文/作者 燕园人合·元培商学院品牌部
延伸阅读:
北大博雅·燕园少儿、元培工匠、元培EDP是元培商学院、燕园人合联合打造的三个知名教育品牌;秉承北大血统,十年砥砺奋进,不忘初心使命,屡创行业佳绩。
截至2017年底,元培EDP已开设了850多期总裁班,培养了6万余名管理者;燕园少儿、元培工匠更胜一筹,开设培训班数量超过五千多期,培养人才数量超过100万人次。做教育,我们是认真的;做培训,我们是专注的:
燕园少儿:北大血统,才智少年的成长摇篮。
元培工匠:北大品质,高薪蓝领的圆梦工场。
元培EDP:北大精神,商界领袖的黄埔军校。
教育工作是最为高尚的职业,教育创业是最佳时机的投资,从事教育是最有情怀的选择。加盟抢先机,行动即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