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
是一座特立独行的城市
整座城市都建在山上
山上叫“上半城”
山下叫“下半城”
小时候听过一句民谣:
上半城 下半城
上上下下走死人
山城独特的地形不仅造就了
洪崖洞、穿楼轻轨、跨江索道
这些独有的网红景点
还造就了特殊的职业
手持棒棒 爬坡上坎
帮助市民解决负重之苦
他们就是山城“棒棒”
三十多年来
有人唾骂他们衣衫不整
影响城市品位
也有人感慨
是几十万棒棒用肩膀挑出了一个新重庆
1997年一部名为《山城棒棒军》的电视连续剧横空出世这部被视为四川方言剧扛鼎之作的作品不仅在全国获奖无数而且也捧红了庞祖云、赵亮等一众演员时隔21年一部以棒棒为主角的电影即将和观众见面该片纪录了山城重庆“棒棒军”这个特殊群体在时代大潮中的命运转折以及他们在当下时代的生活状态真实呈现了他们逐渐远去并模糊的背影
何苦
一个正团级转业军人
带着一个摄影师
揣着1300块钱
住进了重庆自力巷棚户区
拜棒棒老黄为师
用一年时间拍摄了这部纪录片
一部豆瓣评分9.7的国产纪录片
《最后的棒棒》电影版
于8月17日全国公映
影片用最真实的镜头
再次带你走近重庆棒棒的生活
导演何苦身体力行
通过与棒棒一年多的共同生活
忠实纪录了
山城重庆“棒棒军”这个群体
在时代变迁中的命运转折
诠释了
负重前行、爬坡上坎
敢于担当、不负重托
的重庆人精神
1.原型棒
改革开放之初
山城重庆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一群特殊的人
他们爬坡上坎 肩上扛着一米长的扁担
棒子上系着两根青色的尼龙绳
沿街游荡揽活
他们来自农村
是街头的临时搬运工
被市民亲切地称为“棒棒”
“棒棒”是重庆独有的文化符号
他们也是生活在城市最底层的劳动者
一根扁担、一副肩膀
一双脚板,挑起生活
挑起责任、挑起希望
“棒棒精神”是勤劳朴实、乐观向上的精神
在负重前行的三十多年中
感染着无数普通人
数十万“棒棒”大军不仅挑走了汗水浸泡的年华
也挑走了属于自己的年代
同样也见证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变迁以及人间冷暖
这些年
“棒棒”行业并没有因为
交通和运输方式的改变和自身的生存困境
而彻底没落和消逝
有人选择了转型
也有人选择了坚持
因此
《最后的棒棒》的原型是一个很棒的群体
也是一个值得尊重的群体
2.导演棒
《最后的棒棒》导演兼编剧
何苦
2014年 带着梦想和追求
住进重庆繁华商业区内即将拆迁的破屋子
与几名“棒棒”同吃同住
同劳动13个月
2015年
何苦用最真实的笔触和镜头
完成15集电视纪录片《最后的棒棒》
和17万余字的同名纪实报告文学
2016年
《最后的棒棒》获金树国际纪录片大奖
这次
何苦带来了根据自己同名电视纪录片
改编的电影《最后的棒棒》
通过亲身经历拍摄而成的影片感染更多人
唤醒人们对人性的美好渴望
和幸福生活的珍惜向往
何苦:“我告诉自己 我有责任去记录这一切"
3.立意棒
影片以重庆街头为背景
以几名普通“棒棒”即将告别
正在消逝的行业和一名退役中校扛起一根棒棒
开始自己的追寻为缩影
以点带面真实生动还原了
那个尚未远去的年代和群体
所发生的辉煌与尴尬
坚韧和无奈
以及值得回忆和铭记的故事
以小见大真实再现了一个群体由盛转衰
一个城市翻天覆地的发展历程
是一部“小人物、大情怀、正能量”的纪实影片
“祖国富了,我们老了,心更近了”
“棒棒来哟”
“来了哦,来了!”
这个声音正在离我们远去
但依然有一群人在坚守
为自己的生计流着汗
为家人的希望拼着命
同时也为重庆捍卫着
山城棒棒军三十几年血汗换来的威名
普通话里的“干活儿”这个词
在重庆话里会被说成“干活路”
大概是因为
在吃苦耐劳的重庆人看来
只有去“干”
才会有“活路”
即便真的有一天
棒棒这个职业消失在时代浪潮中
但是棒棒那种
“难处当自立,男儿当自强”的担当
“开口常笑活,天宽地广”的乐观
已然深深融入重庆人的精神骨髓
永续长存
棒棒,雄起!
重庆,雄起!
在影片的结尾
曾这样唱到
负重前行,敢于担当
最壮是你的脊梁;
负重前行,敢于担当
最美是你的胸膛
为你打call
这部属于重庆人民
自己的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