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 秀山 积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秀山,民风淳朴、民俗独特。

66万的总人口中,

土家、苗族等少数民族占到了52.8%。

▲备受各族人民喜爱的秀山花灯 摄/杨小林

在这里,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责任重大,意义凸显。

▲秀山清溪场镇,万亩金黄色稻田与村庄相互映衬。  通讯员 李洪森 摄

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目标,秀山将创建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融入县域经济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

民族团结进步,成为秀山发展的重要推手。

▲秀山川河盖风光。秀山县委统战部供图

加压自立“军令状”

全面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时间刚刚跨进2018年,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开年的第一个重大会议,便定了一个“高调”。

在1月19日召开的全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推进会上,秀山县委书记王杰就创建目标郑重表态——这既是对全县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秀山自加压力破釜沉舟的“军令状”。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力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既是各族群众之盼,也是现实发展之需。对于我县加快建设渝东南重要门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王杰表示。

秀山是我市重要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共有土家族、苗族、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21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2.8%。

坚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秀山始终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来抓,开创了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局面。

▲秀山洪安镇边城景区。特约摄影 马多

如今的秀山,特色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民生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各民族团结更加紧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这些都为秀山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是秀山敢于立下“军令状”的底气所在。

按计划,秀山将全面推进少数民族事业“五位一体”发展,举全县之力在特色经济、民生保障、民族文化、生态保护、教育教学、医疗卫生、民族法制、干部培养、民族和谐等九个方面做出示范,确保尽早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健全机制全域联动

尽快建成。秀山的创建工作可谓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

如何把各项任务做细落实,实现全域联动、全员参与?

健全机制,于是成为了首要保障。

▲游客在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官庄镇观赏百合花。特约摄影 杨敏

为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创建工作,秀山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担任组长。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协调处置困难。

同时,县级层面先后制定出台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方案》《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宣传工作方案》和《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考核工作方案》。县财政还落实创建专项工作经费,保障创建各阶段工作任务、措施的落实。

在此基础上,各创建单位、典型示范点还制定了详细的“九大示范工程”子方案和工作进度安排,明确了专兼职人员,配齐了工作队伍,形成了创建工作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有了机制保障,还要社会参与。于是,秀山在营造氛围、宣传教育上下足了功夫,实现了“人心”的保障。

据介绍,自创建开展以来,秀山在城区重点路段、车站、商场、医院等重点区域,广泛设置了民族团结的标语、宣传牌、户外广告等。同时,利用重要活动,发放了数万份相关资料。而在秀山手机报、秀山电视台、秀山网等宣传阵地,宣扬民族文化、倡导民族团结等信息更是铺天盖地,实现了宣传氛围的全覆盖。

为提升宣传效应,秀山还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先后成功创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个,市级模范集体2个,重庆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8人,重庆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7个,完成了14个市级及以上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

此外,通过知识竞答、开设宣传周、举办特色活动等,真正让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做到了全域发声,人人知晓。

综合实力彰显底气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是一块“国字号”招牌,创建成功,必然会对秀山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反过来,在其创建过程中,也必然依托于当地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真正让各民族群众因为创建,得到实惠。

事实上,秀山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逻辑也是如此。今年前三季度,该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数据,也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从数据延展开的,是秀山脱贫攻坚、商贸发展、民生改善等各方面的齐头并进。

如在脱贫攻坚上,贫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16153户61728人减至现在的1470户6127人,贫困发生率从14.2%降至1.4%。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安全电、同价电、乡镇4G网络、行政村宽带以及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卫生室实现全覆盖。中药材、茶叶、油茶、果蔬、畜禽养殖等五大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实现贫困村100%、贫困户97%覆盖。

▲工人们正在分拣包装发送消费者订单订购的秀山农产品。 记者  蔡正奋  摄

商贸繁荣更是有目共睹。2017年秀山“互联网 三农”发展成功纳入“全国农村电商十大模式”,被评为“全国农村电商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基本实现“重庆领先,西部一流,全国知名”。2018年上半年,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49.67亿元,同比增长22.21%;其中网络零售额实现9.30亿元,同比增长23.50%;农特产品电商销售额实现4.21亿元,同比增长29.14%。

民生提质,让老百姓幸福感、获得感倍增。教育方面,高考本科、重本上线率稳居渝东南第一,学前教育普惠率、高中教育入学率、职业教育就业率全面提高;就业方面,2018年前三季度,开发公益性岗位717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2%;社会保障方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同步调整;生态建设方面,进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行列……

发展强劲,基础给力。秀山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有底气、有动力。

链接

让农特产品卖得远、卖上价

农村电商驶入发展快车道

电商,是秀山近年来大力发展的一块招牌。其“互联网 三农”发展模式成为“全国农村电商十大模式”之一,被评为“全国农村电商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利用这一优势,秀山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过程中,也充分用活打好电商牌,使其成为了具有秀山特色的创建品牌。

▲客商参观秀山农村电商大数据中心。秀山县委统战部供图

不久前,秀山一家食品企业推出了自热火锅和酸辣粉两种系列的休闲食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仅今年上半年,这家企业的电商销售额就超过2000万元。

为这家公司提供配套服务的,是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在秀山,占地6平方公里的武陵现代物流园区已全面建成。300万吨装卸车点、集装箱站、化工品铁专线,以及8个批发市场、16个专业市场,为农村电商提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除了企业,很多村民也尝到了甜头。在洪安镇猛董村,很多特色农产品都搭上了电商的快车。村里发展辣椒,和物流园区签订了500亩的协议,辣椒每斤卖1块5,去泥的生姜能卖2块8一斤。

借助电商云仓、秀山农村淘宝总部等平台,秀山还打造出“武陵遗风”“边城故事”等一系列电商品牌。目前,仅电商云仓的日均包裹发送量就达到3万单左右。今年上半年,当地实现电商交易额55亿元,同比增长36%。

地处“边城”,却因为农村电商的发展铺就了快车道。秀山为全国跨省市地区尤其是连片特困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范本。

▲双11期间,大量的农产品订单让电商的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记者 王翔 摄

在秀山,有这样一句话:没有物流的农村电商就是“瞎扯淡”。所谓电商物流,就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起点和终点都在农村。秀山通过构建城乡配送、区域分拨、全国直达三级物流网络,形成“T 1”“1 T”城乡双向物流模式,以其更高的时效、更低的成本,有效破解了“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难题。

在秀山,有这样一个公式:农产品不等于商品,商品不等于网货。秀山通过构建农产品“产研加销”一体化上行产业链,实现一链“七有”,逐一解决农产品上行无标准、无信任、无品牌、无体系等关键问题,让沉睡大山的农特产品互联网化,不仅卖得出,还能卖得远、卖上价。

在秀山,有这样一种人才标准:“下地能弯腰,上桌玩鼠标”。本土电商人才,必须是既懂互联网,又懂农产品。秀山采取“流水席”式培训为主,开设普及、技能、创业三级渐进培训班,培养了农村电商从业人员1.5万人,持续注入新鲜力量。

近年来,秀山紧紧抓住“互联网 ”发展机遇,始终把农村电商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建立完善电商平台、物流快递、产品上行、人才培养、电商服务“五大体系”,有效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产业升级、带动了群众增收,极大地提升了秀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电商这一脱贫“利器”,也被越来越多的贫困农户所接受、所运用,尤其是有保障、有盼头、有稳定收入的订单农业,精准地把电商红利分配到户,不仅带动了5000余户贫困户脱贫增收,更是推动了“一村一品”发展、提升了现代农业抗风险能力。近三年来,全县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达到17.21亿元,居武陵山区第一。

“九大示范”

力促民族团结进步

按照《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方案》,秀山将举全县之力在特色经济、民生保障、民族文化、生态保护、教育教学、医疗卫生、民族法制、干部培养、民族和谐9个方面做出示范,确保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秀山县城,碧绿的梅江河穿城而过。记者 齐岚森 摄

●创建特色经济示范工程

示范目标: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走出一条符合基本县情的特色经济发展道路,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创建民生保障示范工程

示范目标: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根本目的,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建生态保护示范工程

示范目标: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修复生态、提高环境质量,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创建民族文化示范工程

示范目标:深挖民族文化遗产资源和内涵,推动民族文化交流、交融,增进各族群众相互了解、尊重、信任和学习,增强各民族凝聚力和影响力,助推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创建教育教学示范工程

示范目标: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均衡、优质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加快武陵山区教育高地建设步伐。

●创建医疗卫生示范工程

示范目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高效,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武陵山区前列,服务周边区县的作用得到凸显,加快武陵山区医疗卫生高地建设步伐。

●创建民族干部培养示范工程

示范目标: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培养一批熟悉民族政策法规和民族工作的干部,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扎实、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深受群众拥护的高素质专业化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队伍。

●创建民族法制建设示范工程

示范目标: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工作,推进民族工作法制化,依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

●创建民族关系和谐示范工程

示范目标: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深入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筑牢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增强各族群众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宿感。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举报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