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潮】校园里一场特殊的演出

2018年9月7日,从新闻中得知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先生不幸逝世,先是愕然,继而在婉惜之余老想着该写点什么。

一个黔江大山里的音盲,能为这位音乐大师写什么呢?

我踌躇了好几天。同学从微信上发来两张三十四年前的照片,让我拉开了记忆的闸门。

三十多年前,我就读于重庆北碚的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前身)政治系。那时,简陋的学校礼堂偶尔会放一放老电影。而电视呢,我居住的桃园舍区,只有周末才会在宿舍间的空坝摆一张木桌再搁一台厚实笨重的黑白电视机,供学子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观《射雕英雄传》《霍元甲》等武打片。

1984年的国庆刚过,桃园那壁常贴满五花八门各类消息通知的信息墙上,又添了一纸广告: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先生莅临西师演出,票价一元,地点在学校礼堂。

当晚,去还是不去看演出,便成为我们寝室的中心话题。我的上铺晓林同学入学前就是内江地区文工团的台柱子,对此自然倾心,一再鼓动我们“机会难得,机会难得,大师级的演出,就是在北京也不一定有这机会。”身坯壮实脸庞椭圆眉毛粗黑的“熊猫”同学,素来对音乐舞蹈不感兴趣,操着浓重的川南口音摇头调侃:“小提琴?听都听不懂!还一元呢,买三份荤菜还要剩一毛!”

争论无果,但我还是迎合了晓林兄的鼓动。我想开一下洋荤,亲眼见识一下沙坪坝青木关出生的大师级角色怎么弄响洋乐器。

第二天暮黑,我陪晓林兄凭票进了学校礼堂入座。礼堂简朴:左右两侧各三扇双开的大门,四壁是抹过石灰的砖墙,没吊顶,仰头数得清一架架人字形的屋梁。门多且没有关闭,漫进的微风推搡着台上几盏泛黄的白炽灯有节奏地荡漾,颇像秋千般起伏。

盛中国终于在人们心里的千呼万唤中出场,没有聚光灯追光灯之类的刻意营造,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出场音乐,他平和得就像平时给我们授课的老师。但瞬间,喧嚣嘈杂消失了,一片清风雅静。

很快,演出结束了,我和晓林兄返回桃园宿舍,他一路上不停地赞叹“精彩、太精彩了!”我的脑海,始终还跳跃着那动人魂魄的旋律。不懂音乐的我,迫不急待地铺开纸笔,给远在家乡的朋友写信,让他分享我的感受和激动。也正是这位细心的朋友保存了我当时的书信,才让这许多稚嫩的文字不致飘散——

盛先生的演奏使我明白了何为“沉思”。他腭下横横地斜着栗色提琴,闪动着金黄的光斑。从琴弓一运行,他明亮的双眸就一直紧闭,仿佛将自已的全部心绪都融进梵阿玲(指小提琴)的音箱,然后再雄浑厚重地飞迸出来。在沉思的旋律中,大地在积蕴岩浆……

为大众熟识的小提琴曲应为协奏曲《梁祝》,它和《黄河》完全配得上‘伟大’两字,它亦是盛中国演奏风格和技巧的完美体现。一柄闪亮的琴弓,无论是轻柔地滑行,还是急速地跳荡,抑或是高傲自信地划弧空中,都是他完整演奏的构成,亦是他对乐曲、时代、人物命运的深刻演绎……

承着这份感动,次日我再次放弃三份荤菜,又买票去看了一场,依然激动不已。第三天,盛中国走了,离开了西师和北碚,但他这次的行走激起的涟漪还在荡漾。过不两天,校报登载的一篇报道,让全校师生啧啧赞叹。

如果现在还原,应是这样的情景——10月20日的首场演出结束后,许多学生上台簇拥着盛先生签名。政治系大二的黄琴同学也在其中,但她不是索要签名。她是想恳请盛中国做另一件事。教政治经济学的陈一强老师,年仅23岁,不幸肝癌晚期,坐卧艰难,但极其渴望目睹盛先生的演奏。黄琴将这意思忐忑地向盛先生表达后,盛中国没有半点犹豫,立马答应第二天下午到陈一强教师居住的筒子楼宿舍专门为他演奏。李蓉同学前几天用微信发给我的两张照片,即是34年前的那个下午那场特殊的专场演奏的真实记录。

照片一张是黑白,盛中国神色庄重,与斜卧病榻的陈一强紧紧握手,左手杵着小提琴,脸庞写满深情的问候。另一张是彩色,盛先生身着米黄色西装,内衬着白衬衣,一丝不苟地扣好领扣和袖扣,亦如正式演出一样庄重地为陈一强演奏。躺在病榻上的陈一强老师,瘦削的脸庞斜向演奏家,一双深陷的大眼贪婪地盯着盛先生的举手投足,仿佛想留存住每一个美丽的音符。而且,他嘴唇微微抿开,好像要与盛先生的演奏作深切地交流……

后来我知道,那天盛先生为陈一强老师先拉的《梁祝》,尔后是《牧歌》。据现场的黄琴回忆,“当《牧歌》拉出几个小节,我便泪崩了……”挤在陋室里的师生,无一不噙着热泪。

当时,有人把这事当作盛中国到西师演出中的花絮或插曲,但多年来我却一直视为他行走西师的高潮。但他为什么要为陈一强演奏《牧歌》呢?我思忖了很久,并特意听了几次《牧歌》的磁带。那浑厚饱满的旋律,用一串串音符细微地刻画着大草原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既是对大自然的倾情礼赞,更是对神圣生命的无比敬重。

从此,从磁带到碟片,总有《梁祝》《沉思》《牧歌》等曲子伴我而行,而且必须是盛中国的版本。虽然二十多年前我又曾在富丽堂皇的北京音乐厅听过他两次演奏,但距离太远,五彩斑斓的聚光灯追光灯追逐着他,主持人一串串优美的言辞赞美着他,但却让我觉得没有三十多年前在西师礼堂那般亲和平实。

前几天,我与年届八旬的叶祥明老师通话,聊到盛中国、陈一强还有母校的其他轶事。她告诉我,当年盛中国演出的礼堂已改建成游泳馆,陈一强老师住过的筒子楼已扩建成医院,短短几十年沧海桑田,各种物质条件早已今非昔比。欣喜之余,我总在想,如今攘来熙往的学弟学妹们或许知道盛中国的《梁祝》《牧歌》《沉思》,但未必知道,在那些不复存在的房舍里,抚慰过充满渴望的灵魂,也润浸着真善美光辉的这些不朽的乐曲,曾经震憾人心地奏响。

《两江潮》是中共重庆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副刊,创刊于上世纪70年代,是重庆报纸历史最悠久的副刊。

《两江潮》每周刊出一期,讲述重庆故事,紧跟时代热点、展现人文历史、贴近现实生活,面向社会广泛征稿。

体裁要求:

纪实性散文、随笔为主,同时刊登优秀的文艺评论、特写、报告文学,美术作品、摄影作品。

投稿邮箱:

kjwtzx@163.com

撰文:任光明

编辑:兰世秋 赵迎昭

审核:袁尚武

同茂大道416号是《重庆日报》旗下微信公众号,关注文化热点、挖掘巴渝文脉、汇集展演信息、弘扬城市精神,欢迎踊跃提供线索,转载请获取授权。

联系方式:kjwtzx@163.com

邮件标题请标明“同茂大道416号”

by.同茂君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举报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