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乡”,不是我出生的地方,而是从我爷爷的爷爷那辈起就生活的地方。那是一条不过700多米长、8米多宽,却古色古香、高低错落、韵味十足的老街巷子,因蜿蜒扭拐,像极了一条趴在地上的龙,因而唤名“迎龙”老街。我的老家,就在巷子中间,龙的身子那里。
打我记事起,每年大年初二,都是回乡祭祖的日子。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回老家没有直达车,到迎龙,先得在一个叫“长生桥”的地方下车,再转乘另一辆公交车慢慢“摇”回老家。
虽说那时公交车的行进速度让人心慌,但发车时间却准得要命,车次也少得很,留给我们转车的时间只有5分钟左右,错过了就只有步行10公里左右才能回去了。所以,每次转车,都是我最紧张的时刻。
父亲一手扛着我,一手拉着我妈,朝着中转车站飞奔。我匍匐在父亲肩头,颠颠簸簸,颤颤抖抖,遥遥望着那辆车顶上载满鸭子和大白鹅的黄皮公交车,心里默默念着:不要走,等等我们……
一次,我母亲被拉得崴了脚,痛得蹲在路边直哭,我们只得眼睁睁看着公交车开走,然后搀着她缓缓挪着步子,边走边往后张望,看有没有顺路的车可以搭。终于,我们在天黑的时候搭上一辆拉砖的货车,接近半夜才回到了老家。
正因为每次回老家的路都那么“不平坦”,充满了曲折,所以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老家虽有要好的姐妹,有好吃的糖果,有好看的风景,但我总没有想回去的欲望。每到过年,我都期待大年初二晚点儿来,或者早点儿过去,让我们一家人不用再受此折磨。
直到有一天,父亲告诉我,今年回老家,再也不用“受苦”了。因为我家有了自己的交通工具——一辆嘉陵125摩托车。
那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彼时的父亲早已下岗,靠着“跑摩的”赚钱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所以这辆车也是我家的宝贝。大年初二,父亲会兴致勃勃地骑着摩托驮着家里人回乡祭祖。我们再也不用清晨就动身,而是慢慢吃过早饭,收拾好回老家的“家当”再出发。
但问题又来了,摩托车仅准载一人,回老家的必经之路——南温泉那里总会有交警站岗,老实巴交的父亲怕被“逮”住,于是,之后每次骑车回乡,都少了母亲,成了我和父亲的“独行”。每到那天,父亲都对母亲说:“又剩你一个人照屋(守门)了哟……”
工作后的第8年,2014年,我有了第一辆车。父母都已年过半百,该我开车带他们回乡了。还没到大年初二,他们就开始心心念念着回老家的事儿,老家还有几个祖坟?要买多少鞭炮……然后是颇有仪式感的装车、出发。
老家早已通了高速,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让父亲兴奋异常。谈笑间,这些年里回乡途中的记忆在你一句我一句的述说中泛起,物已不是当年物,从泥巴路到水泥路到高速路,从公共交通到私家轿车,从大半天到3个多小时旅途跋涉的经历早已过去。40年间,每一寸时空的变化都缩短着我们回乡的距离,累积着我们对老家最深层次的惦念。
去年,老家的老街被纳入了棚户街改造范围,大部分居民都搬到了新城,热闹了几十年的老街一下子消了声儿,但到了大年初二,父亲还是雷打不动地要去回去看看。祖辈的坟头都在山坡上,患脑梗多年的父亲行动不便,走不到坟头跟前,只得在老街的尽头遥望,在心里叩首。阳光洒进狭窄的街道,将父亲的消瘦的身影拉得长长,仿佛提醒着我们后辈,老家永远不会消失,它就在心里,就在脚下。
不管多少年过去,人在,路在,老家就在。
回乡的路
张永艳
灯光
吴凤鸣
我的轻轨故事
程彧
改革开放圆了我的文学梦
万龙生
汤里的风景
贺芒
《两江潮》是中共重庆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副刊,创刊于上世纪70年代,是重庆报纸历史最悠久的副刊。
《两江潮》每周刊出一期,讲述重庆故事,紧跟时代热点、展现人文历史、贴近现实生活,面向社会广泛征稿。
体裁要求:
纪实性散文、随笔为主,同时刊登优秀的文艺评论、特写、报告文学,美术作品、摄影作品。
投稿邮箱:
kjwtzx@163.com
撰文:张永艳
编辑:兰世秋 赵迎昭
审核:牛瑞祥
同茂大道416号是《重庆日报》旗下微信公众号,关注文化热点、挖掘巴渝文脉、汇集展演信息、弘扬城市精神,欢迎踊跃提供线索,转载请获取授权。
联系方式:kjwtzx@163.com
邮件标题请标明“同茂大道416号”
by.同茂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