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重庆火锅的演变过程
这也是我的猜想,不一定对。清朝中叶,辣椒在四川走上餐桌。但火锅出现的前提,不只是辣椒、花椒,还得要有油水。舀一勺清水,保证你熬不出火锅的味道,非要熬的话,估计也不会有人吃。而当年的正规餐馆,无论大小,都不可能发明火锅这种形态——当年,麻辣是非常上不得台面的,是穷人的美食。
慢慢地,到清末,一些小餐馆开始出现麻辣菜品。这从1908年出版的《成都通览》一书中,可以看到例子:那时的成都餐馆里,只有不到10%的菜品有麻辣。这是个很奇怪的现象,那时民间早已流行——我有一本咸丰年间成都美女曾懿写的《中馈录》,里面就有她家做豆瓣的方法。
然后,杂菜和麻辣的结合,应该就是火锅最早的形态。杂菜和辣椒,都源自草根。二者结合后,可以借辣椒压住杂菜的怪味,更主要的是,杂菜里面的油水,和辣椒花椒结合,才应是火锅诞生的必要条件。既然加了辣椒花椒的杂菜不难吃了,那么,杂菜吃完了,里面的汤汤水水,是不是不能浪费?再烫点什么东西,不是好吃又节约吗?如果加一点没人要的牛杂,油水增加了,味道也不错——好嘛,就这样,火锅一路跌跌撞撞向我们迎面走来。
贰
初期火锅很可能是游摊
初期,火锅很可能也是游摊,然后部分生意好的游摊固定为坐摊。上个世纪20年代初,在江北城水沟街有家“划得来”酒馆。该酒馆位置比较偏,以前主要卖“冷单碗”,就是散酒加一点花生、豆干之类,生意不好。后来,添了火锅,生意才好起来。但是,这还不是重庆最早的火锅。因为,这个时候,朝天门等码头的路边上,已经很有多露天火锅摊了。
那时的火锅摊子,长得很草率。一个泥巴炉子,一口铁锅,铁锅里面,是现在还在用的井字九宫格。锅旁边,一个案板上的主菜有:牛油渣、牛心、牛肝、大肠、腿子肉,素菜则是包包白、大葱和蒜苗。老板手持一把菜刀,站在案板后面。牛油渣等荤菜,已经切成一大块一大块,食客按块取食,老板则把指定的荤菜改刀,切成小块。大家一人一格,各吃各的——请注意,这时是没有毛肚的。至于素菜,就按“把”计费,老板抓一把多少钱。
早期的火锅摊,除了朝天门这些码头,城里的,则多集中在较场口的街边屋檐下,经营方法和码头上一样。较场口最出名的火锅摊儿,老板外号“李毛钱”。他给食客们计数时,使用以前的小铜钱。小铜钱又叫毛钱,所以得了这个外号。李毛钱很会做生意,他每天一早,就去收集当天各个戏院的石印海报,贴在摊子旁边的墙上,食客们可以边吃边就海报聊天。这家火锅摊儿,在抗战时毁于战火。
重庆火锅之所以特别出名,以至于成了麻辣火锅的代表。这和重庆的位置有关。抗战前,重庆就是全西南最大的水码头、最大的商业城市、最大的工业城市,穷人多,这火锅摊儿就对应地多了起来。火锅摊儿出现了,火锅馆还会远吗?但,究竟是谁把火锅,从路边摊搬进小馆子,现在已经无考。
叁
抗战时火锅就名扬
我能够查到的几乎所有知名火锅馆,都是抗战期间出名的。这些火锅馆是:临江门的云龙园、夜光杯、述园;米花街(现八一路)的一四一(一四一后来和云龙园合并了);五四路的不醉勿归;精神堡垒(现解放碑)的汉宫毛肚火锅……等等。
当时的火锅,和现在完全不同。马识途老先生曾经回忆他当年在重庆吃火锅的场景:“就低桌子,坐高凳子,脚踏桌横子,赤着膊,豪吃豪饮豪言豪叫,才真叫吃重庆火锅。”——那时的火锅,在桌子上放一泥巴小炉,炉上一小锅,或一人或数人,围坐而食。炉子摆在桌子上,食客必须坐高凳子才行。把火锅埋进桌子里的招数,是很久以后才出现的。马识途这样的知名人士,在重庆大量吃火锅,大量写火锅,慢慢地,重庆火锅的名气,随之远播四海。
最后,我们再猜想一下火锅诞生的路径:清末,随着辣椒的普及,杂菜和辣椒、花椒终于幸福滴结合在一起了。然后,火锅从杂菜中分离出来。经过若干年后,大约是1900——1910年之间,作为一种独立的饮食形态,火锅被人们接受。再然后(1910——1920),出现火锅游摊,即挑着火锅担子四处游荡的前辈们。部分生意好的火锅游摊,固定下来,成为火锅摊子。陆陆续续,更多人加入火锅摊子的队伍。1920年前后,火锅摊子的生意越来越好。一些高端人口,既喜欢火锅的重口味,又不愿意放下身段,去路边和下力人一起,在一口锅里翻来翻去,这时,部分餐馆开始把火锅搬上餐桌。而专业的火锅馆,出现更晚,估计在1930年前后才出现。重庆火锅的最后定型、发展和闻名全国,是抗战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