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笔记大赛|相聚收获季——用心生长不停歇,自然之歌未落幕

春风拂过果林

一切都在慢慢苏醒

背包里装满了好奇心

我们要一起去旅行

……

▲获奖者代表和与会嘉宾合影。

2019年1月11日晚,歌声与掌声响彻重庆市群众艺术馆群星剧院。在第五届重庆市梦想课堂·自然笔记大赛颁奖晚会现场,这首以“重庆自然之歌”为名创作的大赛主题曲《春风拂过》,由来自重庆市内的8名小学生代表,以及8名自然教育机构代表首次公开合唱。

▲合唱本届大赛主题曲《春风拂过》。

作为这首歌的词作者,著名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傅天琳见证并亲历了重庆市梦想课堂·自然笔记大赛的五年成长路。2014年,在首届重庆市梦想课堂·自然笔记大赛的作品终审会上,担任专家评委的她,在一批待定的作品中发现了一幅用铅笔涂鸦的枯树。“一棵聪明的树要学会在冬天脱去树叶,一心一意地生长。”在图片旁,小作者写的这句话打动了傅天琳。她当即将这件作品分享给其他评委。最终,这件《一棵聪明的树》获得了那届大赛的一等奖。

这就是自然笔记,用手写、手绘等方式,图文并茂地记录自己在自然中的见闻与心得、感悟。经过五年“一心一意地生长”,自然笔记大赛不但在重庆扎下了根,发出了芽,还留下了一片片“记忆”。

▲《记忆之树》

作者:罗婕(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

指导老师:高红英、罗键

第五届重庆市梦想课堂·自然笔记大赛特等奖“松雀鹰自然观察员奖”获奖作品。

“重庆人常说‘四季同框’,说黄葛树有‘记忆’……”在本届大赛特等奖获奖作品《记忆之树》中,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初中三年级学生周媛记录了自己在重庆街头和公园里观察黄葛树发芽、落叶等现象的过程,探究了移栽对于黄葛树生长节律的影响,由黄葛树的“记忆”——对环境的适应性,领悟到重庆人的精神气质。

感受山水之城,绘就美丽之地,正是第五届重庆市梦想课堂·自然笔记大赛的主题。本届大赛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管局、市文旅委、市林业局、团市委、市科协等11家市级部门主办,少年先锋报社、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少儿频道、重庆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重庆科普基地联合会、重庆自然博物馆、渝中区自然介公益发展中心联合承办。依托重庆境内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本届大赛开展了自然嘉年华、自然大巴公益课堂、“小小自然代言人”选拔活动、自然教育户外活动、自然笔记公益培训等5大类120余场主题活动。

到2018年10月,本届大赛作品征集截止时,大赛组委会共收到参赛作品41353件。这些作品是由全市范围内826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及教育培训机构等单位按参赛作品总量20%的比例选送的——据此推算,本届大赛总参赛人数超过20万,是2014年首届大赛的约5倍。

▲历届大赛参赛规模数据(注:首届大赛,各单位选送的作品数量约为参赛作品总数的10%,单家单位选送作品数量不超过100件;第二至五届大赛,各单位选送的作品数量约为参赛作品总数的20%。)

为确保大赛的科学性和权威性,2018年,大赛组委会邀请到了国家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教育室副主任祝真旭,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环境教育项目总监雍怡,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单华春等近百位科学、科普、自然教育、文学、艺术等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担任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了前后四轮评审。自然笔记大赛又一次成为展示重庆少年儿童综合素质与拓展能力的平台和窗口。

▲重庆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肖祖修(后排右)为本届大赛特等奖“松雀鹰自然观察员奖”获奖者颁奖。

颁奖晚会中段,四川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本科生何玉芬携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初中一年级学生周丹彤登上了舞台。当背景大屏幕展出她高中时期的照片和作品时,何玉芬开始讲述自己与自然笔记结缘的故事。

进入高中后不久,一次,何玉芬和同学们接到了老师布置的任务,用自然笔记记录自己感兴趣的自然景物。这个出生并成长于巫峡畔,从小对大自然有着浓厚兴趣的女孩决定“挑一个简单的来画”——记录蕨类植物。

“事实证明我是多么天真!那蕨类植物看着结构简单,下笔的时候,我才发现,每种蕨类的叶都有差别——复叶怎么分裂、孢子囊怎么生长,都是需要仔细观察和留心的地方。”何玉芬回忆说。2015年,她用这件作品参加了第二届重庆市梦想课堂·自然笔记大赛,获得了优秀奖。

2014年暑假,当时即将升入高中二年级何玉芬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野外科学考察活动。在金佛山,她和同学们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首次在重庆境内记录到黑带腹链蛇,还发现了红点齿蟾的幼体和成体——这是人们第一次在重庆境内发现该物种的成体。

▲何玉芬(左)、周丹彤(右)发表主题演说《从水到路皆乡土,惜福感恩爱自然》。

“刚进入初中,我就听说了何玉芬、赵维(第四届重庆市梦想课堂·自然笔记大赛特等奖获得者)等学长们的事迹,特别羡慕和崇拜他们,想像他们那样去探索,去行动。”周丹彤说。

2018年7月8日晚,周丹彤听到院子的水池里传来类似鹅卵石撞击的声音,观察发现那是某种“青蛙”求偶时发出的。经过持续近两个月的观察,她以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下了斑腿泛树蛙从求偶、配对到产卵、孵化的连续过程,完成了自然笔记《听取蛙声一片》,并获得了本届大赛特等奖。

▲《听取蛙声一片》

作者:周丹彤(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

指导老师:高红英、罗键

第五届重庆市梦想课堂·自然笔记大赛特等奖“松雀鹰自然观察员奖”获奖作品。(受篇幅限制,此处展示图片为该作品部分内容)

“从作品中,我们能看到这位同学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系统思考,描述详尽,有心底深处的感悟,真是难得的有心人!”本届大赛专家评委之一,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单华春点评道。

“这段经历让我觉得,哇,在我本来不擅长的方面,原来我也可以做得很好!”周丹彤说:“我有时候也比较贪玩,做事情可能会半途而废。但这次,在父母的陪同和鼓励下,我坚持了下来。”

“自然笔记开启了我的探索之旅,是我科学系统地接触大自然的第一步。”何玉芬说。现在上了大学,在专业学习期间,她仍然坚持时常走近自然,特别是到偏远农村地区进行观察和探究,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去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水等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副主任闫世东(右一)为“小小自然代言人”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

作为一项公益性赛事活动,重庆市梦想课堂·自然笔记大赛聚焦于精准扶贫和教育均衡。2018年,大赛组委会向秀山、酉阳等区县定向捐赠了自然观察工具包1000套和《自然笔记大赛指导手册》10000册;为部分深度贫困地区免费提供了公益自然教育课程;通过社会募资的形式,向市内18个深度贫困乡镇学校捐赠了自然观察工具包1400套,并深入丰都、彭水等区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了自然笔记课程培训4场。在市委统战部、市公安局、重庆环卫集团等部门和单位的支持下,大赛组委会全年向贫困地区累计捐赠了价值近50万元的赛事活动物资。

对公益属性的坚持,对环境保护的践行,贯穿于重庆市梦想课堂·自然笔记大赛赛事及各项活动组织中。本次颁奖晚会,从开始筹备到最终举行,大赛组委会实施了一系列“零废弃”举措,严控废弃物总量,包括倡议到场的嘉宾、学校师生、亲子家庭及所有工作人员自带水杯,实行“光盘行动”,在晚会现场设置垃圾分类箱,对现场产生的垃圾实行分类收集和回收,等等。潜移默化向公众传达绿色发展理念,营造爱物知恩、节用惜福的社会风尚,推动梦想课堂深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正是自然笔记大赛从五年前诞生起便一直恪守的核心要义。

▲在颁奖晚会后台,前来领奖、参加演出的孩子们和工作人员们正分类收集垃圾。(供图/自然介)

* 有关本次晚会的“零废弃”计划实施情况,可阅读今日(1月12日)自然笔记大赛微信公众号推送的第二条消息《数据|期末大考,孩子们交出了这份“零废弃”成绩单》

2018年暑假,第四届重庆市梦想课堂·自然笔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重庆天地人和街小学五年级学生徐庄懿前往秦岭参加了一次科考夏令营。但是,出发前,他“心情很是悲伤”“本不想参加夏令营”,因为在那之前不久,他的爷爷突发疾病去世。8月14日下午,一只在阳光下飞舞的蜉蝣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他在自然笔记中写道:“只见它在灿烂的阳光下,舒展着薄薄的翅膀……”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他意识到“几个小时之后,它便会永远离开这个世界。但是,为了这几个小时的光辉,它从卵长成幼虫,在水中生活了1到3年。”

▲《生命的力量——对一只蜉蝣的观察与感想》

作者:徐庄懿(重庆天地人和街小学)

指导老师:黄东

第五届重庆市梦想课堂·自然笔记大赛一等奖“白海豚最佳分享奖”获奖作品。

“我还记得爷爷会演奏很多乐器,经常为我们欢快地表演,那种朴素又乐观的样子时常感染着我。所以,我记录下了蜉蝣短暂的一生,并取名为《生命的力量-对一只蜉蝣的观察与感想》。”徐庄懿介绍说。

“相遇之后,都会分别,但是生命的力量是永恒的。”凭借这件作品,徐庄懿再次获得了一等奖。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马岱良(右一)为本届大赛一等奖“白海豚最佳分享奖”获奖者代表颁奖。

五年来,通过坚持做自然观察和自然笔记,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像徐庄懿这样,不仅养成了用图文分享见闻的习惯,还越来越善于用表情、动作和语言来表达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的感恩,从而进一步拉近了亲子关系和家校联系。对此,本届大赛策划组织了“小小自然代言人”选拔活动。由江北、九龙坡等区县推选的200余名小学生先后走上舞台,站在镜头前,展示自己的自然笔记作品,讲述自己的自然观察经历。

“三月的一天,妈妈拿回来一块‘土豆’。她却说这不是土豆,是一种攀爬绿植,名字叫做‘山乌龟’……”

2018年11月,在“小小自然代言人”选拔活动决赛现场,江北区新村实验小学一年级学生陈若水这样讲述自己做自然观察的起点。

从3月开始的几个月里,在妈妈的引导和陪伴下,陈若水持续观察了这株山乌龟的生长过程,做成了自然笔记,还整理出一则自然观察故事,讲述给同学、家长和老师听。

回忆起女儿的表现,陈若水的妈妈说:“本来孩子就是属于自然的。自然能教会孩子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有趣的自然笔记,也提高了我的观察力与细心程度呢!”陈若水说。经过初赛、决赛,包括陈若水在内的9名少年儿童被评为“小小自然代言人”。

▲《我的山乌龟》

作者:陈若水(江北区新村实验小学)

指导老师:向檬

第五届重庆市梦想课堂·自然笔记大赛三等奖“蓝蜻蜓奇妙发现奖”获奖作品,“小小自然代言人”荣誉称号获得者。

耕耘数月,成为“代言人”;耕耘五载,谱就自然歌。五年来,重庆市梦想课堂·自然笔记大赛先后开展了各类主题活动600余场,累计参赛人数达200万人次。走近自然,观察自然,做自然笔记,已经成为这些重庆市民,特别是少年儿童和亲子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

“周末和节假日,孩子们可以在家长或学校的组织下,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走出家门,到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博物馆去,因为自然是人类的老师,通过这些和亲近自然的活动,我们能够去认识、体会和感悟自然。平时,学校也可以开展一些自然类的课程,让孩子们有机会接受到专业、系统的科学教育。”重庆自然博物馆馆长、古生物学家,重庆市梦想课堂·自然笔记大赛评审委员会主任欧阳辉说:“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孩子一定会对自然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实际上,经过五年来自然笔记大赛的持续开展,我们已经发现,孩子们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能够自发地培养起自己的探索精神。”

▲重庆自然博物馆馆长、古生物学家,重庆市梦想课堂·自然笔记大赛评审委员会主任欧阳辉(左一)带领“小小自然代言人”宣誓。

▲全场来宾和观众宣誓。

“接下来,我打算带着我的学生,一起编写一本属于我们自己的校园植物图鉴,用绘本形式、富有童趣的语言来介绍学校里的各种植物——无论是高大的乔木,还是低矮的灌木、绿植丛。”本届大赛优秀自然笔记课程奖获得者,重庆市合川巴蜀小学教师秦红梅说:“我还想把这样的实践范围扩大到学校周围的社区里,通过学校资源和社区资源的共享,进一步培养孩子们自信表达的能力,增强社会参与的能力。”

“通过开展自然嘉年华、自然大巴公益课堂、‘小小自然代言人’选拔活动、自然教育户外活动、自然笔记公益培训等形式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我们会让孩子们发现,自然笔记大赛不仅仅是比赛,更不是作业或考试。它是好玩的,能开阔眼界的,值得孩子们喜爱的。”重庆市少工委副主任、少年先锋报社社长陈俊介绍说,作为重庆市梦想课堂·自然笔记大赛主要承办单位,少年先锋报社还将在不久后开始推出“自然笔记欧洲行”研学活动等高端产品,采取招募、遴选等方式,让自然笔记大赛的部分参赛者获得欧洲学习交流访问的机会,为孩子们开辟一条条更广阔的自然之路。

冬去春来,正如《春风拂过》所唱:

风儿吹过果林

一切都慢慢在苏醒

感谢大自然妈妈

孕育万千生灵

伴我梦想前行

快乐地旅行

……

《少年先锋报》记者 常劼、屈敏 现场报道

若无特别署名,本文中的晚会现场照片均由重庆电视台少儿频道提供。

主办: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重庆市城市管理局、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林业局、共青团重庆市委员会、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少年先锋报社、重庆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少儿频道、重庆科普基地联合会、重庆自然博物馆、渝中区自然介公益发展中心。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举报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