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贾玺增教授走进移通学院 带领学子品味华服之韵
渐入冬季,风卷起丝丝凉意,却消退不了移通学子的热情,虽然送走落日余晖,但缤果大剧院却座无虚席。10月16日晚,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很荣幸地邀请到了贾玺增教授,本次课程将由他带领我们揭开中国古代传统服饰艺术神秘的面纱,穿梭于中国传统服饰艺术的历史之中,领略其古典韵味之美。
龙袍具有奢华尊贵的气质,民族服装也具有独特地域性的精美。贾教授以图为例,以此为切入点,指出无论是高贵富裕的皇族,还是朴实忠厚的劳动人民,在这漫漫几千年以来,中国传统服饰从未停下变更发展的脚步。正是因为地区的差异,文化的不同,才造就了中国传统服饰在当今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据着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地位。
《后汉书舆服志》记载:“玄表朱里。”贾老师由此为依据指出韩国古代一幅画中与中国定陵出土的物品复原图中冕冠的不同之处。事实上传统服饰不止有一定的规律性,它对于人类社会的分类,社会行为的约束作用也显而易见。正如周代用于祭祀的冕服,它是中国古代服饰传承时间最长的一个类型:古代农耕生活需要人们长期耕地和定居,人类也在时光的流逝中意识到了身份的等级高低可通过不同的服饰来展现差异,这才产生了象征天圆地方的冕冠和用于明确社会等级的冕服。同样的,还有汉代绶带颜色的差异和长短的不同都彰显出当时人们等身份级的高低。服装不仅可以通过对人类社会的标识来象征不同的等级制度,还可以规范限制人们的言行举止。古人守丧期间所穿的丧服,西方的礼服,无不显示着人们生活的“仪式感”,小到佩戴的物什,花纹,大到衣着的色彩,古人通过这些细致的巧妙之处告诉我们他们对于服饰作用的差异化理解。
随着《甄嬛传》、《如懿传》、《延禧攻略》等越来越多的影视剧开始采用精美高超的科技手法向我们娓娓道来历史人物故事,让传统历史文化有了更为创新的发展和传承。这本来是值得高兴的,然而现在却出现了许多过度商业化,不尊重历史甚至篡改历史的现象,大家也很有可能受到影视剧夸张效果的影响,而在脑海中根深蒂固错误的历史观念。贾教授认为,文化工作者和历史研究人员对待历史应时刻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即便服饰传统文化和历史文献仍存在部分缺失,也不能因此为由做出错误的示范。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旨,陪葬君王的厚葬制,五十色制度,兵器也逐渐演变为头饰,唐代开放的服饰到清代繁琐的朝袍三式样。时间见证了传统服饰文化的发展,谁又曾想如今端庄典雅的旗袍也曾做工繁琐?在时装周占据国内外服装顶尖行业的今日,传统服饰文化发展也不可就此断节。贾教授表示:“现代服装设计正是需要融入传统服饰文化的价值,在创新中实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合。”
最后,贾教授表达了他对于传统服饰文化的美好展望,希望大家能够多角度创新传承服饰文化,为服装文化建设添砖加瓦。(记者 粟思寒 刘晋怡)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校园新闻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