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校老师创作剧本《归程》,夺中国电影文学最高奖“夏衍杯”
今年的10月30日,是电影艺术家夏衍诞辰118周年的纪念日,当天2018年“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征集活动证书颁授仪式暨电影编剧论坛,在夏衍的故乡浙江杭州举行。来自重庆的两位作者张弛和刘帆共同创作的剧本《归程》,最终获得了“优秀电影剧本”,为重庆捧回了被称为“中国电影编剧最高奖的夏衍杯,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独家采访了在杭州参加活动的重庆市电影家协会副主席、西南大学文学院影视艺术系系主任刘帆,听他讲述剧本创作的故事。
2018年夏衍杯获奖名单。
剧本表现真挚父子情
夏衍杯是国内唯一一项电影剧本政府奖,由国家电影局、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中国夏衍电影学会共同主办共同主办的,被业内称为“中国电影编剧的‘奥斯卡奖’”。记者了解到,今年的夏衍杯共收到了剧本898部,仅产生了34部入选作品,而最终获得最高奖“优秀电影剧本”的只有4部,由张弛和刘帆创作的《归程》就是其中之一。
张弛和刘帆分别是来自重庆师范大学和重庆西南大学的两位老师,刘帆告诉记者,《归程》讲述了一位离乡多年的老人,在人生的最后岁月里,在儿子的陪伴下回到家乡,寻找失联多年的“女儿”,在这个过程中他和儿子常年处于破裂的情感逐渐得到了修复。刘帆透露,《归程》故事最初的原型就是张弛的父亲。“我和张弛聊天的时候,知道了他父亲患糖尿病的故事,我们都觉得这个可以作为原型来进行剧本创作。”
刘帆说他们一直倾向于创作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与其坐在房间里空想,不如去收集生活中有意思的原型来创作。”《归程》讲述的其实是一种更真实的父子关系,在刘帆看来,以往很多影视作品中表现的父子关系都太远离生活,“我们的核心创作团队大概有七、八人,大多都是70后和80前这个年龄段的,我们生活中和父亲的关系不是一见面就会甜言蜜语,当然也不是剑拔弩张那么紧张,更多的时候都是把感情藏在心里不愿意表达出来。”
张弛(左)和刘帆在颁奖礼现场。
创作时经常“吵架”
《归程》想要表现这样一种更符合大多数人真实生活的父子情,在刘帆看来,这也是剧本能够获奖的原因之一:“我觉得《归程》之所以能获奖,也是因为这种真挚的父亲情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打动了更多的人。”
从去年二月份有了故事原型,到今年参加夏衍杯,刘帆和张弛多次修改剧本,“现在的剧本已经是第六稿了。”回忆起创作的经过,刘帆说最大的难点是要把故事改编成剧本。“一个好的故事小说和一个好的电影剧本,是完全不同的,这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写剧本就是一个转换的过程。”刘帆告诉记者,剧本也从最开始想要表达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夫妻关系等各种家庭关系,到现在重点把父子这条线做强做足,“剧本的线索更加清楚了,同时背景也足够丰富。”
在这个过程中,刘帆和张弛需要对每个情节一遍遍的推敲,对台词一句句的打磨,刘帆笑称,他和张弛在创作时的状态就是“经常吵架”。“比如很多台词,我觉得应该更精炼,更符合电影感,但张弛会认为应该更详细,不然交代不清楚,我们就会发生争执。”刘帆说基本上这样的“吵架”不少,基本上每天都有,“但‘吵架’的基础是我们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想要把剧本弄好,所以我们最终都能达成共识。”
张弛(左)和刘帆在颁奖礼现场。
电影将呈现诗意的重庆
《归程》不仅拿下了夏衍杯,也获得了多位演员的青睐,目前由《归程》进一步改编的电影《白云·苍狗》正在筹备中。刘帆告诉记者,就在上个周末,他们托关系把剧本寄给了一位一线男演员,“没想到星期二他给我打电话了,表明身份后我一下子就懵了。”刘帆说这位演员表达了自己对于剧本的兴趣,也愿意出演,但是因为预算以及档期等各方面原因,最终没能合作。
不过另一位著名女演员廖学秋已经确定将参演《白云·苍狗》。“我们创作剧本的时候,就设计了一个角色,虽然戏份不多,但很重要,而且还要是一位50岁懵懵左右能说方言的女演员。”刘帆说他们一开始就准备请廖学秋来演这个角色,第一次找到廖学秋时,她听完大概故事后答应可以给一天的时间来演。“没想到看完剧本后廖学秋老师主动打电话来,谈了半个多小时她对于剧本的看法,说她很喜欢这个剧,觉得这个角色就是为她写的。”刘帆说廖学秋主动把拍摄时间增加了一天,“廖学秋老师说一天肯定拍不完,并强调钱不钱的就不要谈了,她愿意来演。”
刘帆透露,《白云·苍狗》电影的前期筹备工作正在进行之中,预计将于11月下旬正式开机拍摄,而取景地就将在重庆。“这部电影全部在重庆拍摄,我们都认为重庆特别适合这个题材。”不过刘帆却强调,那些多次出现在影视剧中的热门景点,他们一个都不会去取景拍摄:“我们会在北碚、万盛等地方取景,希望通过镜头让观众们看到一个诗意的重庆,充满乡愁的重庆,山水画般的重庆。”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孔令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