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冯小刚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讲授“导演课”:做电影需要崇高感

澎湃新闻2018-11-02 10:42

11月1日,冯小刚现身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温影客厅”,给学生们讲他的导演艺术。这次讲座一年前受院长贾樟柯导演之邀敲定。导演冯小刚并非学院派出身,而作为一所以培养电影工业技术人才为主要诉求的学府,被视为中国电影中拍商业片最有观众缘的冯小刚导演来开讲可谓再合适不过。

整场讲座,冯小刚导演从电影的拍摄技术更新、影视化妆的困境以及演员的指导培养等几个方面与相关专业的同学们进行了探讨。冯小刚感慨贾樟柯能够每月亲力亲为地操持教学工作,并感慨“比起教育者,我们这些纯拍电影的人更自私,舍不得把自己的时间拿出来分给别的事情。”

从喜剧转型关注现实是回归初心

讲座以冯小刚的《集结号》为出发点,在贾樟柯看来,这部电影可以算是冯小刚转型之作,曾经的“贺岁片之王”冯小刚在《集结号》之后的创作作者性越发增强。谈起这样的转变,冯小刚表示,这其实是一种“回归”。

冯小刚表示自己刚刚入行的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十年,受到的电影教育,是从第四第五代导演拍了一些列电影反思“文革”,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中来的,“那时候觉得电影是对政治社会的全面介入,也是对过往灾难的深刻反思,是‘文以载道’的事情。”

从1990年开始,冯小刚正式成为导演,拍《北京人在纽约》《一地鸡毛》《月亮背面》等电视剧,创作还延续1980年代的影响。但此时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了转变,市场经济开始,冯小刚连续拍的几部电影都出了些问题,使得投资方远离,自己也面临生存问题。“这时候就开始拍喜剧贺岁片,但我也特别开心,观众开始对喜剧开始感兴趣。”冯小刚开创的冯氏喜剧和当时香港黄百鸣、周星驰的喜剧风格不同,“更多还是带有谋者挖苦、调侃、讽刺,并不依赖表演上的夸张来让人笑。你看葛优基本是不动声色的。”

冯小刚透露,自己和演员说戏时常会叮嘱,“你千万觉得你要用演喜剧的方法演电影,要用常态来演。”《甲方乙方》《不见不散》等一系列贺岁电影的成功,让很多观众有了年底的时候看冯氏电影就能开心过个年的好印象,“投资方也很踊跃,我掌握了更多资源和话语权,就想回到过去的路上去,觉得电影该说点事。”这是冯小刚转变的契机。

在正式“转型”前,冯小刚用《天下无贼》做了一个过渡,“过去葛优是不二男主角,到这里葛优让位给了刘德华。这部电影不止依靠语言,加入动作,人物关系也变复杂,这个尝试之后发现观众还认你。于是有了这个铺垫,到《集结号》就做了彻底的告别和转变。现在回想起来起来,这真的是很有意义的转变。”

《集结号》

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准依然落后

《集结号》在10多年前翻新了中国电影拍摄战争片的工业标准。这是“商业片大导演”冯小刚在自我表达之外的另一重突破。冯小刚至今记得第一次看斯皮尔伯格《拯救大兵瑞恩》在好莱坞的试映时的震撼,“登陆舰抢滩之后,甲板放下,美军往下冲,整个银幕打红了。当时感受到那种战争的逼真和残酷,带来的压迫感。” 冯小刚谈道,“过去我们的战争片更多是表现英雄、大无畏,我们忽略了作为活生生的人恐惧作战时的紧张。战争给人的恐惧,正是战争片必不可少的表达和警示。”

《集结号》和《芳华》都涉及到战争,“我在部队呆过,对军队有很深感情,《芳华》也是我的生活经历,一个人的创作如果能和自己的生活经历结合在一起,就会异常丰富。”冯小刚这样总结作者电影跟作者本身的个人体验之间的密切关联。而拍摄这些战争大场面的电影,从每一个军种不同年代的服饰细节,到炸点的布置引爆,以及特效化妆的妆容,都对电影工业的配套制作水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冯小刚例举从姜地圭导演那里“接手”的韩国团队能够让炸点在工作人员手上直接爆炸而不伤人分毫,好莱坞的化妆师才能解决不靠“画白发添褶子”的方法提升演员的年龄感。“现在中国电影投资那么大,票房那么好,但在电影工业上特别落后。”冯小刚以化妆和摄影团队的排布为例,指出“中国的演员能扮年轻,也能化成80岁,但年轻演员要扮成40岁就没招了”。

而中国的摄影组常常因为只有一组人,要在每天开拍前提前两三个小时布光,收工后再留下收拾一两个小时的设备,“长期处于早出晚归极度疲劳的状态,这就造成了他们做事对付。”谈起电影团队的创建,冯导坦言,好莱坞的工业模式确实更加先进,这就需要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这样的教育模式出现,为国内影视行业输送比肩国际的专业人才。冯小刚曾多次呼吁建立电影工业的“蓝翔技校”,“我们如果能培养出这些人,中国电影工业的整体素质就能有很大的提高。”

《芳华》

急脾气但从不骂演员

和演员的合作,是现场同学们关心的重要问题。冯小刚透露,《集结号》启用张涵予,是因为当时张涵予负责给来试戏的演员配戏,三个月配了40多个人,结果自己“脱颖而出”。“张涵予演谷子地让我感受到了非常美妙的状态叫‘人戏不分’,演员到了这个状态一定可以演得特别好。”冯小刚透露,自己在当电影节评委评男女演员的依据,“看谁是不可替代的。比如《编辑部的故事》,葛优的李冬宝就是不可替代,葛优之后,再也没有人能演这个角色了。”

冯小刚还谈到了自己喜欢用新人的原因,“跟新演员合作特别愉快,他们很相信你,有大量的时间。”拍摄《芳华》之初,冯小刚没给姑娘们分配角色,“就让她们每天住在一起,再观察她们的状态。有人飞扬跋扈,有的被欺负,有的明哲保身,让她们在环境里暴露自己,再分配角色。面试一个小时是不可能了解到这些。”同时,冯小刚还自曝自己虽然是个急脾气,但在片场绝对不会骂演员,“演员依赖自尊心生存和工作,很多导演恰恰在这件事上忽略,骂演员挑剔演员,如果导演连续表现出不满意,大牌演员也会崩溃。我有时候脾气不好,但再急躁在演员面前也得克制。”

《一九四二》

做电影需要崇高感

关于迎合观众和自我表达之间的平衡,拍了大半辈子电影冯小刚也回顾了自己的利弊得失。冯小刚透露,关于《集结号》的结尾,主创们曾经产生过分歧。摄影师吕乐认为谷子地不应该挖到战士们的尸体,“就应该咬着冻馒头冻死了。张涵予觉得这样人物的悲剧性‘高级’,被鼓舞得不行。但编剧刘恒坚持,这是‘一个英雄受了委屈’的故事,最后要把英雄的委屈给解决了,观众一口气才能释放出来。所以47个勋章摆在谷子地面前的时候,观众觉得电影解决了。”而“《一九四二》里所有人都饿死了,观众觉得太绝望。这是我的一些创作经验我是希望有个人表达,但电影又需要很大投资,还是要考虑观众需求。”

被问及之后的创作计划,冯小刚表示,自己现在觉得“拍大制作电影挺累的,大多注意力都会消耗到制作上。现在还是挺想拍把人物推到前面,不需要那么大制作的电影”。对于这些年的创作,冯小刚总结说,“最近几部电影,每部拍得都很投入,都觉得自己得到了释放,虽然很苦,但是乐在其中。”如今,电影行业逐渐趋于冷静,资本热钱大量退出。冯小刚说,“电影需要票房,但不能从一开就是就把赚钱当成目的。做电影需要崇高感,如果你仅仅想着对付观众喜好,这种时候你会对自己失望的。”

责编何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