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荐书 | 《使女的故事》续作《证言》简体中文版来了,接续15年后恢弘剧情
1985年,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刚推出《使女的故事》时,一定不会想到整整35年后自己的命运依然会和这部幻想小说紧密相连:2019年,《使女的故事》续作《证言》英文版刚一面世就斩获了英语小说界的最高奖布克奖。也是从那时起,中国读者、追剧的剧迷也开始翘首以待它简体中文版。现在,它来了。
纵观文坛、影视圈,先有小说后有影视剧、电影的,数不胜数;这其中“翻车”,或是被书迷吐槽的更可以用不胜枚举来形容。但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使女的故事》绝对算是最佳反例。简单来说,《使女的故事》第一大吸睛点就是脑洞开得足够的大。阿特伍德笔下构建起了一个属于未来世界的“基列国”,有生育能力的女性被称为“女仆”,她们都只是纯粹的生育工具。女主角Offred就是其中之一,全书的故事就围绕她周旋于统治者、统治者凶残的“妻子”、为统治者打理家务的年长女人“Martha”之间展开。她在想在活下去的同时还要找到自己被夺走的女儿。
但《使女的故事》小说于1985年诞生后,除了斩获美国专门奖励科幻、奇幻文学的“星云奖”之外,有超过30年都未曾进入过更多大众的视野。直到2017年,同名美剧面世,一炮而红:截至去年已经出到了第三季不说,并且口碑全线爆棚。在中文网络世界里,三季《使女的故事》的豆瓣评分无一低于8分。也正因如此,不光《使女的故事》英文版销量突破了800万册,同时也是电视剧的成功推动了阿特伍德动笔创作这部续集《证言》。
美剧《使女的故事》前三季均获得了相当不错的口碑,反过来为拉动了原著小说的销售。
“亲爱的读者们:你们曾多次向我提问,关于基列国及其内部运作的细节。这些疑问都成了这本书的灵感来源。”在去年的《证言》英文版首发式上,阿特伍德这样说到。同时,阿特伍德透露,《证言》这个书名有三层意思:遗言、证词、遗命。
《证言》的故事开始时间被设定在了《使女的故事》结局15年后,“基列国”的统治从内部出现了裂痕。此时,前面的主角奥芙弗雷德、大主教夫妇完全退出了舞台。但有两个已为大家所知的人物依然存在:丽迪亚嬷嬷,以及在《使女的故事》最后一章“史料”中出现的R.弗雷德里克·贾德大主教。他从一开始就认为,“通过女人来管理女人,是达到生育或其他目标的最好、最划算的办法。”
在结构上,《证言》和35年前的《使女的故事》一样。小说主体由一个世纪以后的历史学家发现的手写材料组成;材料本身是以第一人称重述“基列国”的内幕。而整个《证言》故事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由丽迪亚嬷嬷手写的。因为在故事中只有嬷嬷还能看书写字,基列剥夺了其他女性获取知识的权利。丽迪亚嬷嬷重述了“基列国”的巨变是如何发生的。相比此前奥芙弗雷德的自述,丽迪亚嬷嬷的口述更加感性,可以说是残酷加倍。去年,《证言》英文版面世后不久就获得了布克奖,这也让已经80岁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成为了该奖项历史上最年长的获奖者。
据阿特伍德介绍,《证言》的写作是在很多地方进行的。除了自己住过的一些酒店客房,去过的咖啡店之外,还包括了公园长椅、森林深处,甚至因塌方暂停的观景火车厢里。她还笑称,在印有谚语的餐巾纸上,都写过《证言》的部分内容。“在正式落笔之前,《证言》的部分创作是在其前作《使女的故事》的读者们的脑海中进行的,他们一直在追问:那部小说结束后又发生了什么事。”阿特伍德表示,在35年里思考这个问题会有什么样的答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左)凭借《证言》和英国作家伯纳德·埃瓦里斯托分享了去年的布克奖,这也是该奖项30年来首次出现两位作家共享。
2019年10月14日,她凭借《证言》第二次荣膺布克奖;第一次是2000年的《盲刺客》。
这一年,根据《使女的故事》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第三季上映,该剧已在这三年里横扫艾美奖、金球奖和(被誉为奥斯卡风向标的)评论家选择奖。虽然在1990年就有了同名电影,但影响力远不及这次葫芦网(Hulu)制作的电视剧集。阿特伍德本人还在第一季中客串了一位嬷嬷,在剧中扇了奥芙弗雷德一巴掌,明明是自己写出来的场景,她演出时却觉得特别恐怖。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裘晋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