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资产质量改善长期向好
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好转明显走在了全行业前面。
截至28日晚间,A股上市银行已有8家披露2017年年报,不良贷款率均出现明显下降,有的银行甚至实现不良“双降”。
根据监管部门此前公布的数据,截至去年末,整个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1.74%,与上年末持平。
上市银行资产质量好转背后,仍有问题值得思考:这种好转势头是阶段性的“昙花一现”,还是可持续的“细水长流”?不良贷款的区域结构有没有发生改变?
资产质量好转势头有望持续
过去几年,受经济结构调整、银行自身经营策略转变等多重因素影响,不良贷款反弹压力持续加大。这种压力在2017年得到减缓。
以工行为例,2017年末的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实现2013年不良“双升”以來的首次“单降”。再如建行,不良贷款率1.49%,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
农行和招行则是“双降”的典型代表。截至2017年末,农行不良贷款率为1.81%,较上年末下降0.56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下降368亿元;招行不良贷款率1.61%,较上年末下降0.26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下降37.28亿元。
这种资产质量好转、不良压力缓解的情况能否持续?
工行行长谷澍表示,未来资产质量改善能否实现长期向好,首先和宏观经济形势有关,要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能不能进一步显现出来,这一点我们充满信心。
其次从微观方面来看,除了不良贷款率这个单一指标以外,要看信贷管理以及贷款质量方面的一整套的相关指标是不是都得到了好转。这决定了不良贷款率下降的基础是否牢固。
去年工行的逾期率、劣变率同比分别下降64BP和49BP;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的剪刀差651亿元,下降超过50%。“我想资产质量的持续改善,应该是可以预期的。”谷澍说。
建行首席风险官廖林称,次年不良贷款会不会反弹,关键看三个指标:关注类贷款、逾期贷款和特殊事项。
去年建行的资产质量关键指标“五降两升”,不良贷款率、逾期率、关注类贷款占比、新暴露不良比率和信贷损失率均下降。逾期贷款更是实现2010年以来首次“双降”。
据廖林介绍,从逾期贷款的客户、行业、产品、期限分布等维度看,建行的资产质量已经企稳。未来可见的是,逾期贷款将走向稳中可控、稳中可降、稳中向好的态势。
东北地区不良率明显上升
细析不良贷款的区域结构、行业结构后可发现,在资产质量整体好转的背后,也呈现一些新特点,部分地区的不良率正在反弹。
去年工行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不良贷款率明显下降,在东北地区的不良贷款率明显上升,从2016年末的1.64%上升至2017年末的2.67%。
其他部分银行也出现类似趋势。如建行在长三角、珠三角的不良贷款率均明显下降,而在环渤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不良贷款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东北地区的不良贷款率上升0.51个百分点。招行、中信银行在东北地区的不良贷款率亦较上年明显上升。
记者发现,虽然东北地区的不良贷款率上升,但是在银行整体信贷投放中,该地区的比重并不大,不良贷款余额也有限,对银行的资产质量并没有带来显著影响。
而且,针对各区域不同的经济特点,银行也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招行在年报中介绍,针对各区域经济特点及客群差异,2017年招行对各地分支行实行差异化分类督导管理。对风险较高地区提高授信准入标准、动态调整业务授权,防范区域系统性风险。
同时,中西部地区的不良贷款趋势仍有待观察。
中信银行年报称,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的不良贷款经过积极处置,存量不良逐步化解,但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压力仍存,中西部等内陆地区不良暴露仍持续增加。
郑州银行董事长王天宇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说,从经济的增长情况来看,东部地区不良贷款基本已经见底,因为产业梯度转移,所以风险也梯度转移,中西部的不良贷款尚未见底,还在增长。
但是也有部分银行例外,实现各区域不良贷款率“普降”。如农行各区域不良贷款率均有所下降,其中西部地区、环渤海地区不良贷款率下降较多,分别较上年末下降1.06和0.7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