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消息,12月26日,被称为“江浙沪第一天路”的沪苏湖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这条“横着走”的高铁线路,是长三角高铁网中首条横贯江浙沪的通道,串起了中国经济第一城上海、中国最强地级市苏州,以及“两山”理念诞生地湖州。
沪苏湖高铁自上海市上海虹桥站引出,途经江苏省苏州市,终至浙江省湖州市湖州站,设上海虹桥、上海松江、练塘、苏州南、盛泽、湖州南浔、湖州东、湖州站等8座车站。
线路全长164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上海虹桥至湖州站最快55分钟可达。
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5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超7700公里,这164公里的沪苏湖高铁有什么重要意义?可以带来哪些机会?谁又会是最大赢家?
沪苏湖高铁线路走向示意图
机会来了,湖州要抓住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沪苏湖高铁的沿线城市自然会从中受益,成为赢家,而这条线路对湖州来说,似乎意义更加非凡。
湖州说,他们等了20年。
地处长三角地理中心的湖州,在过往的交通版图中一直比较尴尬。比如说,湖州是长三角地区为数不多高铁不直达上海的城市。
此前湖州站开往上海虹桥站一天仅有3班高铁,列车需经杭州绕行才能前往上海,用时约2个小时,且由于列车行驶方向调转,还需调转座椅方向。
上海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资深专家杨建文告诉观察者网,苏锡常和杭嘉湖是上海周边两个重要的小城市群。改革开放之后,苏锡常的发展启动较早,杭嘉湖稍微滞后一些,由此就形成一个发展落差,这一落差也体现在交通设施上的差别。
近年来江苏铁路建设加快推进,截至2024年11月,江苏高铁通车里程数已经达到2541公里,位居全国前列。江苏每万平方公里就有235公里左右的高铁里程,密度在全国处于第一位,70%的县级节点已经进入到高铁时代。
“沪苏湖通车了之后,可以继续关注接下来沪乍杭(上海-嘉兴乍浦-杭州)铁路的规划和推进。这条线路通了之后,可以加强杭嘉湖的进一步联动,让长三角,特别是江浙两地的基础性交通条件发生根本性变化。”杨建文说。
他认为,相比于上海和苏州,沪苏湖高铁对湖州来说影响更大。
湖州市委书记陈浩透露,未来,每天将有超100对列车往返于沪湖两地,湖州到上海间最快仅需30多分钟,也就是“一杯咖啡”的时间,“沪湖同城”成为现实。
“半小时能到意味着,上海和湖州的同城化效应会进一步推进,同城化带动产业化。”杨建文说,高铁打通直接影响的是人群,两地的人员往来会大大增加。人员往来增加了,商机相应就来了,也会进一步带动产业的发展。
因此,他建议湖州,“明年在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建设时,特别关注一下沪苏湖高铁,及其通车后对来往人员行为的影响,招商引资要尽快跟上。”
他认为,湖州相对于上海、苏州来说,有更多的后发优势。“后发优势也是优势,同样会带来商机,湖州要抓住。”
12月26日,沪苏湖高铁正式通车运营。科技日报
长三角持续上升的整体发展势头难能可贵
沪苏湖高铁改变长三角城市群的时空距离,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引领作用显著,区域发展指数进一步提升。
12月2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长三角区域发展指数为132.6(以2015年为基期),比2022年提高3.3。自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区域发展指数年均提高3.3,六个分项指数均有所上升。
从经济总量看,2023年,长三角区域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突破30万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50万亿元,是2018年的1.4倍,占全国比重为24.4%。
创新共建效果显著。2023年,长三角区域研发投入快速增长,研发经费投入迈上万亿台阶,达10167亿元,区域研发投入强度达3.33%,提前实现《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2025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以上的发展目标。
协调共进稳步提高。2023年末,长三角区域铁路运营里程达1.46万公里,铁路路网密度比2018年末增长36.7%;高速公路里程达1.73万公里。区域内铁路路网密度、高速公路密度的省际差异相比2018年末明显缩小,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持续提高。
国家统计局
绿色共保成效显现。2023年,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区域环境空气PM2.5平均浓度比2018年下降27.3%;长三角594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3.4%,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区域绿色低碳转型取得进展。
开放共赢平稳推进。2023年,长三角区域货物进出口总额15.17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是2018年的1.4倍,占全国货物进出口总额比重为36.3%。2023年,实际利用外资717亿美元,占全国比重为43.9%,比上年提升3.8个百分点。区域高水平开放持续扩大。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2023年,长三角区域人均公共财政支出达1.93万元,是2018年的1.3倍。长三角区域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2023年底已推动173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实现52个居民服务事项“一卡通”。
杨建文指出,这几年长三角的经济虽然受到影响和冲击,但是仍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整体发展势头。在当下我国内外部压力加大、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长三角的表现难能可贵。
“长三角占了全国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这个比重不小,在体量如此之大的情况下还有很稳定、很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长三角能够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状况,比较主动和及时有效地做出调整;第二,长三角明确了自己的发展定位;第三,长三角一直以来都特别善于抓住发展机会。”
原标题:长三角能“横着走”了!谁是最大赢家?
编辑:饶治美 责编:吴忠兰 审核:冯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