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喜算丰收账丨搬出穷山沟,看看我们的新生活
今天的《贵州日报》隆重推出一个栏目《秋后喜算丰收账》,开篇用头版大篇幅和四版五版两个整版规模,浓墨重彩报道了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的事。易地扶贫搬迁这笔丰收账怎么样,请往下看——
收获的季节,当有所收,当有所获。战贫困、奔小康,我们又要走过一个年头,距离“相约2020”更近了。
这是极为关键的一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四场硬仗”,“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坚持“八要素”“六个坚持”“五步工作法”,掀起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夏秋攻势,17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一派火热。
秋后喜算丰收账。易地搬迁扶贫进展怎样?产业革命有哪些成果?农民培训和技术服务效果如何?“组组通”公路带来什么变化?近日,贵报传媒派出多路记者深入脱贫攻坚一线,访农户,听民声,看变化,话未来。从今天起,贵州日报全平台推出《秋后喜算丰收账》专栏,算算丰收账,盘点好做法,激励新作为。
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出发。让我们带上秋实,带上激情,拥抱一个又一个丰年,早日圆小康梦,阔步乡村振兴新征程。
【秋后喜算丰收账】多彩秋收图·搬离悬崖村↓↓↓
“这个秋天,我对幸福的感受,是充满希望和活力的黄色。”10月8日,星期一,黔西十小升旗仪式上,易地扶贫搬迁学生代表赵龙亿站到国旗下,与全校同学分享搬到新家后的感受。
“我的老家在黔西县金兰镇瓦房村哈冲苗寨,那是一个‘挂’在绝壁上的寨子,前是峡谷大河,背抵悬崖峭壁。寨子距离最近的小学直线距离有4公里,但这4公里的上学路,却是‘长’在悬崖上的‘绝壁天路’。”
“我的新家在锦绣花都安置点,沙发冰箱电视是政府配发的。小区绿化优美,道路宽敞平整,外面是就是柏油马路,还有设施齐全的社区服务中心……”
……
今年7月,伴随着悠扬的芦笙,哈冲苗寨村民全部搬离“悬崖村”,和其他乡镇3103余户13756名群众一起搬进县城,住进锦绣花都安置点。
像哈冲苗寨这样需要实施整寨搬迁的村寨,黔西县共有156个,涉及1572户6839人。目前已全部整寨搬迁,并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近稳定就业。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至县城的锦绣花都安置点,孩子们也陆续搬至黔西县第十小学就读,孩子们从约2个小时艰难跋涉的崖壁山路变为步行只需要半小时的公路。黔西县第十小学为培养孩子们德、智、体、美,在正常课堂外还开设了书法、游泳健身、乐器 、美术等免费兴趣班。
村民李志英抱着刚领到的家电,笑得合不拢嘴。当地县政府还为每个易地扶贫搬迁家庭配备电视、沙发、床、衣柜、茶几、电磁炉、电饭煲、窗帘、粮油,以保证村民能直接拎包入住。
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来到村里。原来镇里担心村民东西太多,组织了一批乡镇干部前来帮忙。天气炎热,肩扛手提的志愿者们依然热情饱满,一路走一路唱着山歌。一个个奋斗的身影,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展示着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对扶贫工作的全身心投入。
哈冲苗寨村民与当地其他易地扶贫搬迁户乘坐当地政府镇组织的车辆将一起入住县城锦绣花都移民安置点。临走前,村民们提议在镇政府合影留念,以此感谢当地政府的辛苦付出。
终于要与居住多年的苗寨告别了,搬家那天早上,哈冲苗寨的男女老少身着盛装聚集在坝子上跳最后一次芦笙舞。
2017年,黔西县完成搬迁3893户17105人,其中3841户16852人采取县城集中安置方式,委托恒大集团帮扶代建锦绣花都安置点,并配齐家具、家电等生活用品,实现拎包入住,万名贫困人口完成大迁徙,过上了他们向往的新生活。
进出寨子的山间小路曲折陡滑,异常难走,最危险的一段,坡度近乎直角,每天两次翻过大山下雨下雪也不间断。 “以前上学攀崖一个多小时才能赶到学校,下午回家时又要翻下悬崖。”赵龙亿感叹道。
清净整洁的小区,宽敞明亮的新家,配备齐全的新家电,搬迁户们可直接拎包入住。
10月8日,从哈冲苗寨搬迁至黔西县锦绣花都的赵龙亿在升旗仪式国旗下发言,发言中表达了对得到幸福生活的感恩,并表示一定会在这美好的环境下珍惜时光,好好学习。
终于要与居住多年的苗寨告别了,搬家那天早上,哈冲苗寨的男女老少身着盛装聚集在老房子前合影告别。
这样的艰苦生活环境他们生活了几代人。
更多精彩内容,点这里查看今贵州客户端版本:《【秋后喜算丰收账】各地群众喜开颜,总算搬出了穷山沟》。也可进入今贵州客户端“黔报汇”栏目阅读今日贵州日报1版、4版和5版内容。
撰文/摄影:贵报传媒全媒体记者 邓刚 李舒涵 实习生 吴浩 潘德玉
视频:贵报传媒全媒体记者 李舒涵 齐青杨 实习生 欧阳章杰
统筹: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