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传灯人” 3000余具古灯点亮一段段尘封历史
战国熊顶灯、汉代青铜燕形灯、明代青花蜡台……成都金府路上,这家民间古灯博物馆里,不同样式的灯盏器皿,跨越千年历史相聚一堂。过去三十多年里,姚宇里从全国各地将它们淘来,沉睡在时间长河里的它们,再度被“点燃”,一同亮起来的,还有一段段被尘封的历史。
今年63岁的姚宇林,一生中一半的时间都在与灯打交道。如今头发已经花白的他,一见到古灯,依旧两眼放光。
12月21日,在以“做时间的朋友 名家畅谈收藏智慧与白酒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沙龙上,他分享了这30年的寻灯之路。
坐拥3000盏古灯,姚宇林最牵挂的,还是一盏最普通的老油灯。
上世纪70年代,姚宇林远离家乡来到成都,七年后第一次回家乡探亲,家中角落里的一盏布满灰尘的老油灯让他的思绪飘到了小时候,那时,跳动的火苗旁,他低头写作业,母亲安静地坐着针线。
正是这样一盏再普通不过的灯,点燃了他的收藏热情。“这承载着一种乡愁。”从那以后,从成都的猛追湾,到北京的潘家园,甚至国外的古玩市场,都有他寻灯的身影。“越了解,越着迷,你会发现,每一盏灯都会说话,它的图案、文字、材质、工艺等等,都在为我们讲述一段历史。”在姚宇林看来,在搜集古灯的过程,就是和古灯交朋友,听它们“说话”,而要真正懂它们,这得花上一生的时间,“2000年前后,我在内蒙古淘回一盏青铜如意柄盏形灯,灯盏上有一些特别的文字,经过这么多年中外专家的研究,如今,可以确定的是,上面的文字确为西夏文,只是还未研究出,到底是啥意思。”在灯影里解读历史,在姚宇林看来,这正是古灯的魅力。
独乐不如众乐,尤其是历史文化,更需要传承。随着藏品越来越多,姚宇林开了一座以灯为专题的文化博物馆。5年来,这家博物馆一直以公益的形式运营。30余万中外观众,在姚宇林创造的灯影世界里和过去对话,和传统文化碰撞出火花,而姚宇林也享受着作为文化“传灯人”的乐趣。
封面新闻记者 吴冰清 摄影 雷远东
编辑 : 文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