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85岁老人走累了 孙子背她继续游景区 | 父亲带去世女儿护照跑完马拉松:替她完成未了心愿
【孝顺孙子】
85岁老人走累了 孙子背她继续游景区
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2018年4月6日,是清明小长假第二天,龙门石窟景区内游人如织。在龙门石窟的人流中,一位年轻人背着一位老人引人好奇。原来,这位年轻人从南阳带着奶奶来洛阳龙门石窟旅游,因景区太大,奶奶有些体力不支,孙子直接背着85岁的奶奶在景区内看石窟,背一会儿,搀扶奶奶走一会儿,奶奶的幸福都用笑脸表达了出来,让周围的游客看后十分感动。
【感人父亲】
父亲带去世女儿护照跑完马拉松:替她完成未了心愿
北京青年报消息,在近日的无锡马拉松赛道上,一位父亲格外引人注目,他手持女儿护照,遇到摄影师便敬礼留影。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3月初,这位父亲的女儿在无锡遭遇车祸,不幸离世。为完成女儿跑首个马拉松的心愿,半个多月后,父亲整理好自己情绪,带着女儿的护照奔向马拉松的终点。4月6日,这位来自北京的男子向北青报记者讲述了这个充满特殊意义的马拉松,还有他与逝去女儿的心愿与遗憾。
这位男子名叫白杨(化名),家住北京通州,育有二女。他在跑道上举起的并非他本人的护照,而是大女儿杨月的。前不久,23岁的杨月在无锡因车祸不幸离世。
杨月在大学学的是国际旅游与韩语专业,她早已办好护照,原计划于今年9月前往韩国进修研究生。因为喜爱江南风景,杨月曾央求父亲带她跑无锡马拉松,无锡马拉松是杨月报名的首个马拉松。当时白杨满口答应,没想到却成为一个未完成的心愿。
白杨回忆,杨月在无锡、昆山实习有一年多了。在无锡的公司里,她经常加班到很晚。尽管实习辛苦,杨月从不轻言放弃,还坚持学习考上了研究生。3月4日凌晨3时50分,杨月和往常一样加班,下班后她在距住处0.65公里处突遭车祸。
失去杨月后,白杨一直把她的护照带在身边,想她了就拿出来看看,这次跑马拉松也不例外。看着照片上女儿的面容,白杨还能记起杨月在孩童时曾在他背上“攀岩”,指着海上月亮呢喃。清明时节,他不时想起女儿“以后一定会对你好”的诺言,不禁低落语塞。
这是白杨第一次来无锡。跑完马拉松后,白杨决定多留一阵。早晨,他跑在杨月实习上下班的路上,此时的无锡景色很美,却跑不进他眼里,这13公里的路,对白杨来说格外漫长。
对话
带护照跑马拉松 只为完成女儿心愿
昨(6日)天,白杨告诉北青报记者,他想用自己喜爱的马拉松为女儿和自己做一次有意义的事,不想让女儿在天堂看到自己颓废不振的“熊爸”样子。虽完成了女儿的马拉松心愿,但他仍对女儿抱有遗憾。对于未来,白杨称会带着家人走出伤痛,积极面对。
不想当一个“熊爸”
北青报:当时是怎么想到以这种形式跑马拉松的?
白杨:这些天一直把自己关在女儿的屋内,静静地待着,看着,想念着她。我也曾暗示自己,别再难过、选择忘记,但还是身不由己,默默思念着女儿,我希望时间快些,好从头站起。最后还是用自己喜爱的马拉松运动为女儿和自己做一次有意义的事,不想让女儿在天堂看到颓废不振的“熊爸”样子。
北青报:拿着护照跑步,肯定会有不少跑友好奇吧?
白杨:一开始有的跑友不知道情形,觉得很诧异,但后来知道了,都送来安慰和鼓励,并肯定了我的举动,为我和女儿的故事而感动。他们跟我说“白杨加油”“哥哥挺住”“兄弟坚强”。
北青报:跑完马拉松那一刻,想到了什么?
白杨:想到每一步、每一公里都给她留下了美丽的护照身影。我想告诉女儿,“爸爸坚持到了终点,安全完赛了”。但是到终点那一刻我真的控制不住了,流了满脸泪水。
只为完成女儿的遗愿
北青报:这不是您第一次跑马拉松了吧?
白杨:我今年48岁,是第13次跑马拉松。跑马拉松去过不少城市,每次参加完马拉松回到家里,妻子和大女儿都会高兴得不得了,出去吃顿好吃的,为我洗尘。我也会买些当地的特产或者纪念品送给她们,一家人其乐融融。
北青报:这次跑得怎么样?觉得困难吗?
白杨:这次是我跑马拉松最烂的一次了,因为状态不好,没有从孩子这个事的阴影中走出来。跑到30公里时真是身心疲惫,但是我没有放弃。虽然很慢,但对我是很有意义的态度和行动。
因为我是带着女儿跑无锡马拉松的遗愿来的,借着无锡马拉松的樱花盛开,带着女儿的护照去替她完成未了心愿,这或许是最坚强最勇敢的信念,因为马拉松唯有坚持和向前。
带着女儿护照继续跑
北青报:完成了女儿心愿以后,还有什么遗憾吗?
白杨:女儿喜欢江南城市,原来打算带女儿重游她所喜爱的无锡、杭州、苏州、扬州。这是一个遗憾。
北青报:杨月出事之前,有没有跟您联系过?
白杨:我们每天都有微信沟通,问她需要加班到几点,几点到家。孩子出事那天,我在合肥出差办事,连她最后一面都没见到。没有告别的离别,是我的一个心结遗憾,语音聊天是最后的遗言。
北青报:有没有特别想对月儿说的话?
白杨:我很想念她,希望天堂多一个更坚强、更快乐、更幸福的女儿。我会带着家人走出这段伤痛,好好珍惜身边爱我的和我爱的每一个人。我会带着女儿的护照继续奔跑在马拉松赛道上,但以后我会让时间冲淡伤痛,快乐地面对家人,面对大家,面对明天。
【深夜鸡汤】
最怕听你说,“我习惯了”
1
在朋友圈里发了一个答案征集:日常里,你最怕听到别人说哪句话?
高票答案都让人心服口服,有“随便”“不信算了”“跟你没什么好说”“我习惯了”“哦”,等等等等。
可能因为正在经历,所以在诸多答案里,我对“我习惯了”这句话最敏感。这句话,最近频繁听朋友说起。
朋友A是个非常独立的姑娘,再加上老公工作忙,很多家务事都是她一个人处理。最近她生了一场大病,除了闺蜜自告奋勇陪同一次,其他时间她都是一个人带着病痛去医院,可身体状况依然没有起色。我问她一个人到底行不行,太难熬就要老公请假陪护,这正是最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她回复我:没事,一个人可以的,我习惯了。
看到这句话我怔了很久,不知道怎么回复,但我懂得“习惯”背后的心酸和失落。
另一个朋友B,在去年背负了家庭债务,工作也一直不断加码。上个月,女朋友跟他提出了分手,原本就压力重重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我跟他说,这么辛苦,还是要适当解压。他很无奈,也对我说了同样的话:没事,我习惯了。
其实很多人身上都有这两位朋友的影子,曾经尝试但没有结果,对现状束手无策,便只能调整自己的态度,让自己对孤独、压力、痛苦等等习以为常,以为这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可每每听到都让我倍感心疼。
2
无论哪句话,我们害怕听到的其实都不是那简单几个汉字的组合而已,我们是害怕接收到那句话里埋伏的态度和情绪。
“我习惯了”也一样,这句话背后的情绪是无奈、失落和心酸,态度是无力的面对和被动的接受,而背后的故事可能更复杂。
他们的生命里一定有过创伤性的经历,某个很重要的人没有在他需要倾诉的时候关照过他的情绪,没有在他脆弱的时候给予过支持和陪伴,没有在他渴望爱的时候给予过满足。
故事千变万化,但它导致的创伤体验却总是相似。这些经历让人感到不被接纳、不被关注、不被爱,更严重的可能会一点点剥夺存在感和价值感。所以,那些经常说“我习惯了”的人,可能还会伴有“我不值得“我不重要”这样负面的自我认知。
每次用“习惯”来应对困境和难题,并非都是自动化的反应。在真正习惯之前,他们可能都会重复经历内心的挣扎。
朋友A和朋友B也一样,不是没有想过跟老公沟通陪她去医院,不是没想过找朋友倾诉烦恼,但在他们的想象中,每当自己提出请求,结果可能都是遭到否定和拒绝。
与其说是结果糟糕,不如说是内心的想象更可怕。至少从概率上讲,事实结果只有一半的可能性不如愿,但在他们的想象或“自以为”里,却永远只有一种自己最不想面对的结果。
也是这样的想象和“自以为”,禁止着内心的渴望越界而不去尝试,阻碍了自己去改变被动习惯的现状。所以,那些过去的创伤性体验很难得以修复,负面的自我认知很难得以调整,他们的心里只能一直保存着过去的故事,无法再书写更温暖的未来。
3
当然,“我习惯了”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防御机制,因为害怕再次体验过去那样的失落和伤痛,所以用看似轻巧的四个字把自己限制在一个固定的模式中——不再轻易暴露情绪、表达诉求、寻求支持。这种固定模式可以提供一定的安全感,但这种安全感真是稀薄而有限。
习惯了说“我习惯了”,习惯了这种防御机制,是很难意识到你在习惯一件本不该习惯的事。你以为的坚强和独立,其实是在把他人的善意拒之门外;你以为的安全感,其实是建立在一个非常不牢靠的基础之上。想把这种负面的习惯扭转成跟他人建立正向积极的互动,别无他法,只有勇敢去尝试。
当然,暴露情绪、表达自我、寻求支持,一定会有被拒绝的可能,甚至你还有可能会再次体验到类似过去的创伤,但换个视角再看这件事,或许你会勇敢一点。
糟糕的结果无非是再经历一次你熟悉的负面回应,被忽视被拒绝,但对于这种回应你已拥有应对的经验,有保护自己的能力。现在的你又成熟了几岁,说不定会处理得更好,那这又有什么可怕?相比起来,这一生都没有机会再体验到他人的爱和支持,才更可怕。
而只要你愿意去尝试表达,主动去打破这个习惯,就有可能用新的美好经验取代过去保存在心里的创伤体验。改变自己的按钮就在你手边,谁说这不是一个建立新习惯的机会呢?
习惯坦诚而愉悦的交流,习惯接受也给予支持和陪伴,习惯拥抱爱和关怀。
一直有句台词印象深刻,“我的心不习惯幸福”。但其实,幸福和习惯一样,都是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