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AI企业亏损 是先烈还是泡沫?
国是直通车消息,作为资本市场宠儿,人工智能企业最近的日子却过得不太好。
在6月13日至15日举行的2018全球智能+新商业峰会上,亿欧公司创始人黄渊普发布《2018中国人工智能商业落地研究报告》称,90%以上的AI企业亏损。
从阿尔法狗打败世界围棋冠军开始,人们的目光就被这种听上去非常高大上的技术吸引。然而现在,AI企业也从以融资论成败的高空落到地面,接受市场一轮又一轮的考验。黄渊普预测,2018年,AI行业将迎来倒闭潮。
AI企业的困局如何解开?而那10%已经盈利的公司又有什么秘诀?
国是直通车 侯雨彤 摄
面临落地痛
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让人们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还带来了无数商业场景。
百度高级副总裁朱光在今年4月的博鳌论坛上表示,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像重视互联网+一样重视AI,把公司变成AI+的公司。平台性的公司也会出现,专门为各行各业提供人工智能的基础平台技术。事实上,AI技术落地产品确实也层出不穷。
2017年,由科大讯飞和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智医助理”机器人取得了国家执业医师考试临床综合笔试456分的成绩,大幅超过360分的临床执业医师合格线,标志着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首次通过医考笔试。“智医助理”机器人今年3月份在安徽上岗。
在6月13日开幕的亚洲消费电子展上,阿里、小米、京东、百度、腾讯、联想、苏宁等各家的AI智能音箱也纷纷亮相。在今年618购物节,这些AI音箱还将面临一场销售大战。
这些成熟的AI产品落地一方面让普通消费者离AI更近,另一方面也制造了市场繁华的表象。
《2018中国人工智能商业落地研究报告》称,2017年中国AI创业公司获得的累计融资超过500亿元,但中国AI商业落地100强创业公司累计产生的收入却不足100亿元。这说明中国大部分AI企业都面临落地痛。
黄渊普认为,AI正遭遇商业落地之痛,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AI服务或产品价格普遍较高,但用户体验却普遍不好。“严格意义上来说,人工智能技术只是在理论上到达了奇点,但to B和to C领域还没有出现革命性的AI产品或服务。”
挣钱的AI企业在干嘛?
2018中国人工智能商业落地100强榜单中,2018年预计营业收入10-20亿的企业有8家。寒武纪、商汤科技、旷视科技、眼神科技、海尔U+、优必选、云从科技、影谱科技等位列第一梯队。
AI企业商业落地,行业纵深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迅雷创始人程浩曾表示,行业壁垒是AI创业最夯实的护城河。
他用医疗AI举例,“没有海量被专业医生标注的数据,再天才的科学家也无用武之地”。但在国内,获得医疗数据非常困难,但如果一个创业者在医疗行业耕耘很多年,也许获得数据来比大公司更容易。
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张益肇也曾表示,现在大部分人工智能是要靠大量数据来进行学习的,一个行业发展人工智能相关应用的前提是获得与行业、领域相关的,且经过标注整理的数据。
在第一梯队中,海尔U+隶属海尔集团,深耕智能家电领域。背靠市值千亿的家电巨头,海尔U+在智能家电市场的纵深可想而知,家电用户相关的各类数据就是发展AI智能家电的基础资源。
而在市场方面,家电本身就是一个离消费者非常近的行业,而从传统家电转向智能家电,是消费习惯的逐步养成,而不是“盘古开天地”般的巨变。
行业规模大加上“离钱近”,拥有这两点的加持是不少第一梯队公司的特点。
是泡沫还是先烈?
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
AI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这件事,不仅是国家这么认为。普华永道也预测,人工智能将在2030年为中国带来20%左右的GDP增长。
虽然AI企业在现阶段还面临各种问题,但将AI融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浪潮。而面对这90%的“赔钱企业”,一棒子打死或许也不是明智的做法,毕竟唯盈利论基本上就是走了唯融资论的另一个极端。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汤晓鸥曾表示,AI这个行业忽悠是最多的。但他也认为,如果踏踏实实地做,是有很多可以做的。
李开复在2017年就做出预测,到2018年年底,会有一批公司倒掉。他认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AI项目确实贵了,泡沫是存在的”。
而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所长魏少军在GTIC 2018全球创新峰会上表示,目前大部分AI芯片创业者都会成为“先烈”,而这将成为AI发展中最令人钦佩也最令人动容的伟大事件。
可以预见的是,不管是泡沫还是先烈,AI企业在市场上的摔打还将继续,即使他们确实为人类指明了未来。
原标题:90%AI企业亏损,是先烈还是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