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美国挑起贸易战的实质是什么?

人民日报客户端2018-08-09 18:05

d25cc476279a4e3094e99358a94bdfd1.jpeg

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自美国挑起贸易战以来,中美之间贸易摩擦和争端不断升级,国内外舆论对白宫的谴责一直不断,但也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在网上流布。一种是把责任归咎于中国,说是“中国在战略上‘过分自信和高调’,招致了美国的组合拳”;一种是批评中国不该反击,说是“及早妥协让步,贸易战就不会愈演愈烈”。言下之意,只要中国服软,美国就会“高抬贵手”,中美“贸易战”也就不会打了。

事实果真如此么?

贸易战这件事,即便从中美关系的逻辑考量,也需要一些更宽广的历史视野。

当年,面对实力强大、意识形态相异的苏联,美国发动“冷战”,“倾其所有,拿出所有的黄金,全部物质力量”,对苏联进行全方位打压和遏制,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外因,美国自诩赢得了“历史的终结”。上世纪80年代,迅速崛起的日本,很快成为美国的“心病”。尽管那时的日本对美国亦步亦趋,社会制度也由美国设计,美国依然不断制造贸易摩擦,颁布“自愿出口限制”项目,签订“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升值,最终让日本陷入“失落的二十年”。

可见对华贸易战,绝非一些人“高调招敌”“意识形态”导致“中美关系紧张”所能解释的。设置对手一直是美国为确保自身强势的战略惯性——自1894年美国GDP世界第一以来,在美国的“战略词典”里,哪个国家的实力全球第二,哪个国家威胁到美国地位,哪个国家就是美国最重要的对手,美国就一定要遏制这个国家。

有人曾总结,在美国国际交往逻辑里,存在一个“60%定律”:当另一个国家经济规模达到美国的60%,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甚至有快速赶超美国的可能之时,美国就一定会将其定为对手,要千方百计地遏制住对手的成长。不管是当年的苏联、日本,还是现在的中国,概莫能外。

微信图片_20180809180718.jpg

无论中国怎么做,在美国看来,中国的发展已经“危及到了美国第一”。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美国的60%,是日本、德国、英国的GDP之和,还是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世界最大外汇储备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发展成果进入井喷期,拥有世界四分之一的工业能力,创新科技水平正快速追赶美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关系更加密切,对世界其他国家也充满吸引力……自鸦片战争以后,经过100多年努力,中国重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这是我们观察中美贸易摩擦必须清楚的基础性事实。如此大的体量、如此重的分量,不是“低调”就能隐藏的,就像一头大象不可能隐身于小树之后。

尽管中共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中国依然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也一再重申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但以美国一以贯之的逻辑,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理所当然地成了美国全球霸权地位的最大挑战者。更何况,“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与潜力均远大于历史上的苏联与日本”, 成了美国的一个“前所未有的对手”。对于这样的“对手”,美国必然会采取两种手段,一是以对手来激励自己,争取民众对“美国再次强大”的政治支持;二是在各个层面遏制对手的超越。

白宫前首席战略师史蒂夫·班农曾毫不掩饰地说:“我们正在与中国进行经济战。25或30年内,我们中的一个将成为霸主,而如果我们陷入其中,霸主将是他们。”班农这句话,真正的价值是他对中美经济博弈格局及其未来发展前途的判断,以及美国政府为改变这一历史趋势所做的历史选择。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个,就会明白中国当前所面临的来自美国的一切挑衅和压力,都是美国统治阶层一直遵循的逻辑使然。

正是这种将霸权主义作为国际关系基础的观念,导致了白宫对21世纪世界秩序的错误判断、对中国和平发展的错误判断。许多人都关注到,早在去年12月,特朗普公布的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已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称中国是挑战美国实力、影响力和利益,意图侵蚀美国安全和繁荣的“修正主义国家”。

再往前看,这种视渐渐强大的中国为“对手”的思维,并非特朗普政府所独有。

一份智库报告曾把美国的敌人按照遏制的优先循序划分为“红线”、“黄线”和“绿线”。作为“红线”的苏联首当其冲,作为“绿线”的伊斯兰世界排在最后,而“黄线”就是冉冉升起的中国。很多学者都相信,如果不是“9·11”让美国掉转了枪头,今天的中美贸易战可能早就开始了。

微信图片_20180809180727.jpg

中国人这些年已经习惯了美国人动不动就黑我们,特别是在拉票的时候。

2000年,小布什在竞选时就明确提出“中国不是美国的战略伙伴,而是美国的竞争对手”,并在其任期内对华实行“遏制性接触战略”。

2009年,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更是宣布“重返亚洲”和实施“亚洲再平衡”计划,目标对准的正是快速发展的中国。奥巴马不止一次强调,“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世界第二”。

中国人这些年也懂得了美国人为何捧我们,特别是在美国自己有麻烦的时候。

比如“9·11”出现了本·拉登,2008年又有金融危机,美国自己有麻烦,就开始借重中国,携手打击国际恐怖主义、防止全球经济崩溃。当时的美国战略家甚至提出了G2以及中美国(ChinaAmerica)的概念。就像美国卡托研究所外交政策研究主任约翰·格拉泽所言,“过去几十年中,美国对中国采取的态度,在不屑一顾的傲慢,真诚的合作和无耻的竞争之间摇摆不定。”这种“摇摆”,并非意味着美国对华政策没有目标和准则。当中国的发展不仅没有让美国称心如意,而且在一些层面对“美国第一”形成了挑战,遏制必然加重,并会随着霸权的惯性而升级。

回顾中美经贸磋商过程,特朗普政府言行不一、摇摆不定、出尔反尔,但其背后的逻辑并无二致,无非是战略打压、战术讹诈;其真实意图也不言而喻,绝不仅仅是缩小贸易逆差,而是要在更广泛意义上遏制中国发展。对此,今年4月份,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题目就是《醒醒吧美国,中国必须被遏制》。细数美国加征关税的清单,条条针对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处处针对中国产业的转型升级。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坦言,特朗普宣布新的关税政策,“反映出美国存在的巨大焦虑”。

这种“巨大焦虑”的背后,是美国要确保自己永远不可超越的“绝对优势”。

其实,中国的发展,本不应引发美国如此“焦虑”。《纽约时报》最近发表了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财政部顾问史蒂夫•拉特纳的一篇文章,说到: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为9380美元,而美国为61690美元,不到美国的六分之一;且“仍有7亿中国人——约占中国人口的一半——每天生活费仅为5.5美元或更低”。

然而,即便如此,在美国的一些战略家看来,中国的发展已经变得“难以忍受”。执掌美国国家贸易委员会的彼得·纳瓦罗在《致命中国》一书中,曾详细列举“摧毁美国工作机会的八种武器”,并称中国“快速变成全球最厉害的刺客” ,将矛头直指中国。而这本书被视为“特朗普处理对华关系的指南手册”。

有人说得好,站在中国的立场,中国要求发展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在一些美国战略家看来,中国正在一步一步地成为美国最强劲的对手。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首任院长格雷厄姆•艾利森说得更是直白:只要中国不放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就将继续挑战美国在各个层面的统治。这恐怕才是挑起贸易战的真实意图,那就是堵死中国在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向上攀升的机会,打掉中国蓬勃发展的势头。然而,为了确保自己遥遥领先的“绝对优势”,不惜打压13亿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正当权利,这不是强权逻辑又是什么?又哪里有一点“历史正义”?

二战以来,美国也曾遇到若干挫折,但从未失去过霸权地位。它把自己搞垮苏联、打败日本都视为“天定命运”,进而认定今天打压中国的发展,也是自身历史命运的必然。然而,合作则共赢,对抗必双输,这是任何有战略眼光和清醒头脑的人都会认同的客观事实,也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那种“自己好处通吃,别人只能完败”的零和思维,那种“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旧时代”的陈旧战略,既不可能让美国重建“单极世界”,更不可能阻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不要忘记美国战略家布热津斯基的警告:如果美国把中国当作敌人,那他们就会变成敌人。

我们也要看到,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一直都存在阻力,作为一个商业社会,中美经贸合作对美国商界及他们联系的美国生产和消费链有着巨大利益,这些利益会冲击美国一些精英设计的对华激进战略,为中美关系提供不被那些精英彻底绑架的可能性。这也是两国热爱和平及理性力量维护中美关系平稳的努力空间。

历史经验告诉人们,一个繁荣的中国对美国有利,一个繁荣的美国对中国也有利。正因如此,习近平主席反复强调,“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提出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指出“中美两国如何判断彼此战略意图,将直接影响双方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发展什么样的关系。不能在这个根本问题上犯错误,否则就会一错皆错。”中国无意改变美国,也不想取代美国;美国无法左右中国,更不可能阻止中国的发展。不经风雨,何以见彩虹?我们深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坚信只要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任何人都不可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原标题:美国挑起贸易战的实质是什么?

责编高鑫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