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消息,在校大学生小刘刚签贷款合同还不到10分钟,3万元钱还没到账,5名“雕龙刻凤”的文身青年就气势汹汹冲了进来,吼道:“你就是小刘,快还钱!”今日,记者从武汉市公安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获悉,民警深入调查该起“纠纷”,打掉一个盘踞在光谷地区的“校园贷”黑恶势力团伙,查明该团伙引诱大学生借贷,故意制造违约,通过暴力或软暴力催账,涉案金额达100余万元。该案共刑事拘留13名嫌疑人,目前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网贷的钱还没到手就被逼还钱
2017年11月,在校大学生小刘在校园内看到“无抵押、利率低”的贷款小广告,联系上“业务员”李某。11月16日,小刘带了两名同学作为担保人,如约在一家餐厅见面,签了贷款3万元的合同,李某称去取钱,让小刘稍等。
不料,还没到10分钟,5名满身文身的社会青年气势汹汹地冲进餐厅,吼道:“你就是小刘,快还钱!”小刘说:“真是搞笑,刚签合同,钱都没给我,还什么钱?”
5名文身青年将小刘等3人团团围住,拍桌打椅,言语刺激,声称“不还钱就不准走”。吵闹中,小刘为了脱身,抡起一把椅子想冲开一条路,双方发生扭打,与小刘同行的杨某拿出一把水果刀挥舞,划伤一名讨债人的手臂。
有人拨打了110报警。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茅店派出所民警将双方带回派出所。出人意料的是,受伤的一方主动要求调解,办案民警察觉背后有隐情。
暴力催债团伙13名嫌疑人落网
民警调查发现,5名文身青年受雇于一家名为氿衡汇丰的公司,该公司竟是专门针对大学生放贷,多次发生暴力讨债“纠纷”。警方随即成立专班,对这家公司展开侦查。
据查,2017年3月,李某伟、徐某祥依托氿衡汇丰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开始从事线上小额贷款业务,经营数月后,因为线上放贷回款率低,催收难度较大,李某伟便决定转型线下业务,在校园内推广。他以无息贷款为诱饵,发展了一批校内大学生为业务员,让其在学校内张贴贷款小广告、在宿舍内向同学宣传小额无抵押贷款招揽业务。他招揽多名社会闲散人员,对违约的借款人进行“软暴力”催收,采用在学校闹事、电话骚扰亲友等方式迫使借款人还钱。
警方逐步摸清了团伙成员的身份和分工,于今年2月份收网,陆续抓捕了包括组织头目在内的13名犯罪嫌疑人。
8月2日,东新警方查明该团伙引诱大学生借贷,故意制造违约,通过暴力或软暴力催账,涉案金额达100余万元,以将李某伟等人涉嫌组织参与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移送检察机关。
办案民警起底“校园贷”的套路
“校园贷”恶势力团伙瞄准部分大学生好面子、爱攀比、社会经验少的特点,通过低息引诱,签订阴阳合同,故意制造违约等方式实施诈骗,各个步骤层层递进,相互关联,最终编织成一张大网,让借款大学生一旦触网就难以脱身。今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警方揭示“校园贷”的种种套路:
强制收费。非法“校园贷”公司往往以无抵押、利率低为幌子,实际却以各类手续费、中介费、保证金等名目收费,实际利率极高。如大学生小田借款5000元,12期还款每期还款542元共6504元,然而签完合同才知道还要扣除300元中介费和1000元保证金,到手仅有3700元。
阴阳合同欺诈。这类公司还会让借款人签订双倍的贷款合同,声称是行规,只要按期还款就没事。可事实上,借款5000元签下1万元的借款合同后,贷款公司就会通过支付宝、银行转账等方式打款1万元留下转账记录,有的还会拍照录像,随即让你退还多打的钱,但这些合同、转账记录、照片录像都为他们追债的证据。
故意制造违约。“校园贷”公司会设置苛刻的还款条件、故意设置还款障碍等方式导致借款人违约。有的规定每天上午9时至12时还款,一天一还,早一秒迟一秒都算违约。更有甚者,有的不告诉借款人还款时间,有的“鸡蛋里挑骨头”,比如发现借款人使用了信用卡、花呗、白条,便会以在多家平台借贷为由认定违约。
软暴力催收。“校园贷”公司以贴身跟随、泼油漆、电话骚扰亲属等“软暴力”方式,给借款人施加精神压力。更有甚者,大学生小吴借款逾期未还,4名讨债人员将他拘禁在网吧5天,不让他离开,迫使其父母还款6万元。
“过桥转单”垒高债台。一旦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校园贷”公司便会给贷款人介绍另外一家公司继续借贷。新贷款公司将会故技重施,利用阴阳合同的手法增加债务。经过多次过桥平账后,原本几千元的债务在短时间内会增加到数十万元。在调查中民警发现,一名大学生曾向该团伙借款5000元,在半个月内通过转单等运作方式飞涨到了60000元。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刑侦大队民警董盼提出3点防范建议:急需用钱时向父母或亲属寻求帮助,切勿向小额贷公司、借贷APP贷款;一旦发现自己落入“校园贷”陷阱,应立即报警并告知父母和老师,不要独自解决,以防越陷越深;学校应加强校内管理,及时清除校内“校园贷”广告,并定期开展防范“校园贷”宣传,严防学生被发展为小额贷公司业务员。
原标题:贷款的3万元钱还没到账,追债人就气势汹汹找上门来,一个“校园贷”黑恶势力团伙被端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